由宜昌市工人文化宫、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大地”——周运逸航拍摄影作品展将于12月28号在宜昌市工人文化宫展厅展出。本次展出时间为12月28日——1月28日。
“大城”展出作品 • 一
周运逸,职业摄影师。宜昌市人,1965年生,自1984年起开始摄影,长期从事纪实摄影专题创作及摄影培训,参与组织了大量摄影创作、交流活动。发表、获奖作品计五百多幅、组,拍摄量达数十万张。
“大城”展出作品 • 二
《俯瞰的快感》
策展人/李朝晖
俯瞰从来都是一种给人带来快感的观看,从上往下的视角让观看者自然的获得优势地位,所以当一个成年人要想亲近一个儿童,会蹲下来和他讲话,其目的就是为了与他保持一种平视的交流,给他一种平等、舒服的心理感受。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在拍摄儿童或者弱势人群时,像凯文•卡特拍摄《饥饿的苏丹》,多罗西亚•兰格拍摄《移民母亲》,都会让自己的镜头低下来,保持一种平视的尊重。
当我们面对自然及人造景观的时候,观看视角同样给我们的心理感受带来巨大影响。当我们站在珠穆朗玛山脚,仰望雪山之巅,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油然而生。当我们身处高楼林立的城市街道,心底都会有一丝压抑。所以多数人都有登高的欲望,都有长出翅膀翱翔蓝天俯瞰大地的幻想。
俯瞰是一种权力,一种神才拥有的权力。
飞机使人有了俯瞰的机会,但也只是少数人的机会。过去,航拍测绘曾是政府特权,民间航拍十分少见。十年前,徐为民、杨铁军等摄影家为了航拍三峡,仅租用一次飞机便花费十万之巨,堪称壮举。现在,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一切。小型航拍无人机的市场化让广大普通人都有了俯瞰的机会,所以一出现便受到广大摄影师的青睐。大疆的公开数据显示,去年国内大疆飞机的保有量已达50万以上,一年的飞行量为1400万架次以上。宜昌最早从李志伟、周运逸等购买无人机开始,现在拥有无人机的摄影师已有数百人之多。李彪还建立了“宜昌市摄影飞行大队”,组织大家开展航拍交流。大大小小的摄影比赛中也能见到越来越多的航拍作品,航拍作品稿件多到甚至让一些评委感叹“航拍作品泛滥”的地步。
艺术追求个性、创新的本质决定了,泛滥必然带来进步。大像数高画质的航拍无疑是一个重要方向。周运逸、吴名洲经过长时间艰苦卓越的努力,成为这个方向上的佼佼者,不仅在宜昌,甚至在全国,都处于领先的位置。而他们采取的技术路线又各有特色,周运逸使用小型相机,多幅拼接的方式实现大像素影像,而吴名洲则采用大飞机、上亿像素数码后背获得高画质航拍照片。此刻,当我们站在周运逸的《大城》这样纤毫毕现的巨幅影像面前,俯瞰我们的大厦如林的繁华城市和秀美如画的乡村,无疑让我们的由心底感受到巨大的快感。
“大城”展出作品 • 三
关于《大城》:由点而面的种种
周运逸
打开手机,给你或者给他来一个定位,在上一次以后的今天我们来一次相会,或许又是一次刷新了的认识……那一天,我在楼顶看鸟,也看了云,在下面的喧嚣的诱惑下我低头向下看,一个从来不同的你展现在我面前。那,是一个点。原来我们只不过是按我们步幅做半径的那么一个圈,且是圈中的那么一个点。我原来的平行视线所及以为是那么的无边,当把它的圆点往海拔的方向升了那么一升,廓然那个圈成了一个大面,似乎我通过镜子看到了我的鼻,甚至我的鼻孔。那,是一个面。于是,看到了我永远在那个圆圈外径某个切点上永远感知不到的视角。于是,忘了什么是艺术,多了影像的感动。
“大城”展出作品 • 四
“大城”展出作品 • 五
文/图:李朝晖 编辑:冯潇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