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精品问鼎全国大奖 十作品艳冠湖北文坛
宜昌文化界争奇斗艳、百花盛开,文艺作品精品化,文化活动常态化,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李亚隆的摄影作品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陈文的《三峡社会变迁与纪实摄影流变》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周立荣原创歌曲《巴土恋歌》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八件文艺精品获全国大奖
2012年,宜昌文艺家和文化界,牢记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认真履行职责,克服困难,创新思路,不断开创新局面。市政协委员、文联党组书记黄尚荣说,近年来,宜昌文艺界始终围绕文艺出精品,建设文化至高地进行创作。
2011年,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选送的《土家族撒叶儿嗬》获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民间广场舞金奖;在第六届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上,夷陵区选送长阳山歌《花咚咚的姐》夺得对唱组银奖,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选送的《细碗莲花》获多人组合组铜奖,秭归县选送的《峡江船工号子》荣获多人组合组优秀表演奖;宜都市选送的《丹阳渔歌》获全国渔歌邀请赛银奖,是湖北省唯一获奖的地方渔歌曲目;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选送情景剧《妈妈》获广州军区文艺调演一等奖。李亚隆的摄影作品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陈文的《三峡社会变迁与纪实摄影流变》获得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一等奖,周立荣原创歌曲《巴土恋歌》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十件作品在首届湖北艺术节上获奖
湖北艺术节是省级综合性艺术节,由省政府主办,文化部艺术司支持,省文化厅承办。从2012年开始举办,三年一届,在武汉市或其他市州举办。主要活动包括舞台艺术演出、社会文化活动和文化艺术展览等,每届艺术节可视情况邀请部分省外及海外剧节目(展览)参加展演。可以说,湖北艺术节是湖北举办的最高艺术盛会,在艺术节上拿奖是通向全国艺术节的门槛,各个地市州非常重视。
2012年,宜昌市选送参加湖北艺术节的节目斩获颇丰。夷陵区选送的表演唱《美酒喷喷香》、舞蹈《爱在山水间》两件作品获首届湖北艺术节暨第十五届楚天群星奖大奖,大型原创风情歌舞诗《三峡·我的家乡》获首届湖北艺术节暨第十届楚天文华奖优秀剧目奖。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选送的少儿广场舞《五峰板凳龙》、远安县选送的远安花鼓戏《吴大挖塘》、宜都市选送的美术作品《小丫》等七件作品获首届湖北艺术节暨第十五届楚天群星奖作品奖。其中,《五峰板凳龙》、《美酒喷喷香》、《爱在山水间》三件作品入围全国第十届艺术节。
宜昌市人大代表、宜昌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永平说,在首届湖北艺术节上,无论从获奖的质量和数量上计算,宜昌市在全省各个地市州都是名列前茅。
文化惠民活动常态化
“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文艺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2012年,宜昌市在抓文化精品建设的同时,非常重视惠民活动,让普通群众感觉到身边就是文化。”人大代表王永平朴实地讲。
2012年,宜昌举办了12场 “三峡文化广场月月演”系列文艺活动,12次文物、书画展览,24场“三峡文化讲坛”公益性文化讲座。宜昌市京剧团创造性开展了“国韵大戏台”品牌活动,搭建了全省首家京剧票友舞台,全年演出25场。各县市区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西陵区的第59届“多彩西陵”、第7届“西陵庙会”,秭归县的第21届“端午文化节”,远安县的第29届“嫘祖庙会”,当阳市的第27届“长坂坡歌会”, 宜都市的第6届“农民读书节”,还有枝江市的“民间吹打乐大赛”,兴山县的“舞龙舞狮大赛”,伍家岗区的“社区文化节”,以及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兴山县的农村文艺汇演等品牌群众文化活动持久开展,各具特色。
开展“文化宜昌·全民阅读”活动
文化离不开阅读。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宜昌市也开展了“文化宜昌·全民阅读”活动。各个县市区和城区各单位开展了特色鲜明的“十进一创”阅读活动,试点建设了新华书店校园店、“文化宜昌·全民阅读”手机阅读专区等一批阅读推广平台。创建了“机关午间书社”、 “书香进高墙、爱心伴改造”、“快乐小屋”故事会等阅读品牌。
2012年,三峡日报、宜昌市图书馆、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了“老宜昌”文化系列讲座,聘请宜昌老专家,讲述宜昌的人文地理,逸闻趣事,每场爆满,给市民上演了12场文化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