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民间文艺专家学者考察宜昌民间谜语、歌谣
本网讯(记者明雪)台湾民间文艺专家学者金荣华、王俊彦、陈丽娜,在中省市民协吕军、李亚沙、李刚、鄢维新、王作栋、熊庆文等陪同下,10月24日至26日在宜昌观看了长江三峡工程和长阳清江风光,分别在宜都、长阳、夷陵考察民间谜语和歌谣。
年届8旬的台湾著名民间文艺家金荣华教授,24日在武汉下机后乘车直奔宜都青林寺,参观中国谜语村博物馆,与青林寺谜语交流。金教授说,谜语是来自民间的涉及知识全面的口头文学,中国谜语最具水平,青林寺有如此之多的谜语并收集整理很不容易。他们对赵兴寿、丁开清等人介绍的谜语很感兴趣,数次要赵兴寿为大家表演谜歌。当赵、丁二位当场给五位客人各制姓名谜语时,客人们鼓起掌来。金教授为谜语村题字;“将青林寺谜语创新发展,让青林寺谜语走向全球”。中省市民间文艺专家建议,珍惜谜语村这块品牌,抓好传承弘扬,把中国谜语村做出效益、做出影响来。
25日上午,考察一行来到长阳民俗村,观看了陶行知民俗文化艺术团表演的原汁原味的薅草锣鼓、五句子、川号子等民歌,参观长阳博物馆,与萧国松、覃发池、胡世春、戴曾群等民间文艺家座谈。他们认为长阳民歌资源丰富,质量很高,艺术性强,来自民间,正在传承。他们对川号子特别看好,几位客人具体地分析几个川号子作品,记录原词,分别记录“茎子”和“叶子”内容及“川法”,还请几位演员清唱了几首号子民歌。金教授认为,川号子是最具特色的民歌,完全可以发扬光大。中国民协副秘书长吕军提出,应将川号子当作中国最有前途的民歌来传承,让它唱响世界。省民协副主席鄢维新提出应该尽快立项,将民歌川号子当作文艺工程来抓。
考察一行当天下午来到夷陵区夷陵楼,客人们对这个“武汉的黄鹤楼”大加赞赏,在参观“夷陵版画”作品并与传人高新章等座谈,台湾客人认为夷陵版画既有民间文化,又有市场前景,双方可以加强合作。26日上午,他们来到夷陵区雾渡河镇文化站,观看了雾渡河镇收集整理的几十本民歌集,特别是民间叙事长歌,观看了专题电视片并听取6位农民演员演唱山歌。几位台湾客人认为收集整理如此众多的民歌很不容易,了不起。演唱的长歌、五句子、小调、薅草锣鼓,他们听地很入神,又请68岁的向德文和35岁的邓昌明现场表演薅草锣鼓的甜歌,从内容的早上、下田、中午唱到下午和睡觉,并将唱此内容详细记录下来。雾渡河镇党委书记刘宁表示,雾渡河正在打造中国民间之乡,金荣华先生高兴地说,申报条件已有良好的基础。
(宜昌市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