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对黑龙江流域的民族、史地、古迹和社会经济作全面调查的人,他的学术文集被中华书局一版再版、享誉学界。他,就是十九世纪中叶诞生于湖北枝江市顾家店镇高殿寺村的清代吉林劝业道员曹廷杰。
2016年5月28日,来自宜昌、武汉、北京等地的50余位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和曹氏宗亲,齐聚枝江市顾家店镇高殿寺村,举行座谈会,纪念这位爱国学者逝世百年。
本次座谈会由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宜昌市作家协会、宜昌市文艺理论家协会联合主办,枝江市顾家店镇人民政府承办。座谈会前夕,与会嘉宾观看了《曹廷杰故里寻踪》专题片,并到曹廷杰的出生地故居和曹廷杰祖上墓地遗址等现场进行了参观。曹廷杰嫡孙曹启烺介绍了曹廷杰的主要事迹和曹氏后裔的现状。
图为曹廷杰先生的墓地
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李泉先生、顾问符号先生,将“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曹廷杰学术研究创作基地”的匾牌,授予顾家店镇人民政府,顾家店镇党委书记高菁、镇长裴玉涛接牌。枝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祖奎介绍了与会的各位嘉宾,顾家店镇党委书记高菁致欢迎词,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龚晓嵩代表枝江市委、市人民政府讲话。
在座谈会第二阶段,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自由发言。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宜昌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力人主持会议。现将座谈会专家发言纪要如下(以发言先后顺序整理):
李泉(原宜昌市政协主席、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我在厅级领导岗位工作了26年,在村级单位召开这样一个纪念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的座谈会,还是第一次。在这之前,我知道曹廷杰这个历史人物,但没有太多的了解。我为顾家店籍力人(杨力)的精神所感动。力人告诉我,符号先生也很重视曹廷杰研究。来到高殿寺村委会,看到这里的会议室很简陋,说明这个村不算富裕。但这里很重视乡土历史文化事业,力人做了一些穿针引线的工作,曹氏家族宗亲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大家都为这次座谈会的如期举行做出了很大贡献。
关于枝江的历史文化名人,符号先生有一些独到见解,董和、董允父子,王永彬、曹廷杰、张继煦,张子高、张滂父子等等,随便说一个,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宜昌的老书记张忠民同志担任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有一年,宜昌举行杨守敬学术研讨会。一位专门研究杨守敬的台湾学者在和我交谈时,对于她在宜昌的见闻哀叹不已。那位台胞说,在英国,不管走到哪里,说到莎士比亚,几乎所有的国民都如数家珍,都感到无比自豪,但在宜昌街头,随机问了一些人,却鲜有人知道杨守敬是谁。这段时间,我对曹廷杰的相关史料做了一些了解,我也为他的事迹所深深感动。
曹廷杰先生是封建时代一个典型的学者型道员,从他留给我们的一些真实史料出发,至少能够让我们形成以下一些共识:
一是曹廷杰先生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曹廷杰在东北做官30余年,始终心系国家的疆土安宁与安全,始终维护着中国的主权与利益,始终捍卫着中国人的人权与尊严,他三次上书光绪皇帝,为维护国家利益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曹廷杰先生具有浓郁的亲民情节。曹廷杰是清代的一位政府官员,但他心系百姓,在履职期间,为辖区百姓和家乡父老倾注了很多心血和智慧。他的亲民情节,在今天仍然不过时,值得我们后人虚心学习、借鉴、继承和发扬。
三是曹廷杰先生具有虔诚的敬业精神。曹廷杰是官员,但又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的学者。他的《东北边防辑要》、《西伯利东偏纪要》和《东三省舆地图说》等学术著作,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与史料价值。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内容,都能够在曹廷杰的人生之路和学术著作中找到历史脉络。当代中国人确立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自然过程、自发过程。认真研究曹廷杰思想,大力弘扬曹廷杰精神,有效传播曹廷杰文化,对于不断提升我们每个人的敬业精神、团队意识、家国情怀,都是有益的。
宜昌拥有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和杨守敬故里,这无疑是值得宜昌人骄傲的。但与此同时,我们的目光也要投向曹廷杰故里。我希望,今后能够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走进曹廷杰学术思想文化研究领域。通过不断加大曹廷杰学术思想研究、总结、交流与推介力度,引导更多的人们,去关注、关心和热爱枝江顾家店这片有故事、有温度的土地,为促进曹廷杰故里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造福曹廷杰故里的黎民百姓,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曹诗青(曹氏宗亲、原宜昌市文化局局长):我是曹廷杰老前辈的宗亲,今天能回到家乡参加这个会议,很感动,也很感谢!顾家店镇举办这个座谈会不简单,曹廷杰的爱国精神很伟大。我是在曹廷杰的故里长大的,我在三老爷的老屋里读过私塾,解放后当民兵又在这个老屋里开过会,还在这个屋场坝子上搞过一次文艺演出。我大致还记得,那个老屋是徽式建筑,白墙黛瓦,进了大门,里面有天井。在天井屋的阁楼上,散乱地堆着很多线装书。后来都被人为破坏毁灭了,想到这里,作为后人,我们愧对三老爷。在这里,我提两点建议:一是抓紧时间搜集资料,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适时恢复重建曹廷杰故居,并建立曹廷杰纪念馆和曹廷杰图书馆。二是认真研究、梳理和归纳曹廷杰的勤学、爱国、清廉、亲民思想,并做到学以致用,将他的爱国思想一代一代传下去,造福于后代、民族和国家。
曹家麟(北京曹氏名人):我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今天能有机会来到爱国者曹廷杰的家乡,受邀参加纪念他辞世100周年的座谈会,深受他爱国情怀的教育,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1874年,24岁的曹廷杰进京为官,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有感于国难当头、匹夫有责之际,他上书朝廷申请到边关立志报国。上书中他表白了自己的心迹,他说:“俄国人不动一兵一枪,占去我数以百万计的领土。当今,我朝龙兴之地又在垂危。东北边防的加强,是迫在眉睫的大事。我曹某此番投笔从戎,志在报国,不在封侯。”这令人感动不已。
清末研究东北史地的学者众多,曹廷杰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为东北史地的研究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人杰地灵的枝江顾家店孕育和走出了一位伟大的爱国学者,是全国人民的骄傲,更是我们曹家人的荣耀。
张泽勇(原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分社社长、党委书记,宜昌市作家协会主席):这次由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牵头,宜昌市作家协会与宜昌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共同参与主办,枝江市顾家店镇承办的纪念曹廷杰辞世100周年座谈会很有意义。为此,我提出四点建议:
一是要深刻认识曹廷杰。曹廷杰是枝江儿子、亲民官员、爱国学者。这个定位要明确。
二是要深入宣传曹廷杰。建议立即着手修改枝江市、顾家店镇、高殿寺村的百度简介,在相关条目里面全面注入“曹廷杰元素”。要组织力量编写《曹廷杰文化读本》,本地关联的学??梢愿?ldquo;曹廷杰小学”。
三是传承曹廷杰精神。曹廷杰最可贵的精神就是勤勉精神、爱国精神和清廉精神。
四是开发曹廷杰文化。要将曹廷杰故里作为文化项目纳入枝江和顾家店的项目库立项,并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使其成为“爱国基地、乡村典范”。
杨尚聘(原三峡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最近,我们炎黄文化研究会的会刊《三峡文化》杂志,在对宜昌的历史文化名人进行系列宣传。力人是顾家店人,我们请他对曹廷杰的相关情况做点研究,这在一定意义上讲,促成了本次座谈会的召开。宜昌的清末民初,是社会的动荡期,但也是一个文化的繁荣期。杨守敬、曹廷杰、张子高等人都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历史文化名人。曹廷杰既是文化人,也是官员,二品道员,已经是不小的官员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贡献是巨大的。
今天,来自于全市有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齐聚一室,参加一个由镇政府承办、在村级简陋会议室进行的,纪念我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爱国学者辞世100周年的座谈会,这种形式不多见,也不容易。下来,我们要对曹廷杰的有关史料继续进行认真挖掘,在《三峡文化》杂志进行重点宣传,以实际行动来纪念、学习、宣传这位宜昌本土的历史文化名人,教育后人热爱我们的国家、热爱我们的家乡,建设好我们的国家。
陈宏灿(中国作协会员、原宜昌市文联主席):我这次回顾家店,是“故地重游、重在补课”。在1975年到1976年,我还是一个20多岁的小青年,在这里担任五合公社(顾家店镇前身)党委书记。在那个特定的年代,搞了一些好事,也做了一些坏事。那时的文化概念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尤其对历史文化是有欠账的、是愧疚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华书局专门编辑出版了一个“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只有10多个人物,里面有《黄兴集》、《宋教仁集》、《廖仲恺集》,也有《曹廷杰集》;近些年,在东北的一些大学历史文化系,有很多博士生、硕士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就是关于曹廷杰的边防思想或者东北史地学术研究的。这说明,在中国近代史上,曹廷杰是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在文化意义上讲,是一个“吃不完”的曹廷杰。
枝江市政府和顾家店镇政府,现在开始做这件事情,是功德无量的。近期顾家店镇开发的青龙山森林公园,打出了一个“家文化”牌,这很好。中华民族要振兴,一个根本就是首先要做到文化振兴。关于曹廷杰研究,我提几点建议:一是广泛搜集、深入挖掘、强化记忆。记忆就是借鉴,就是导向,就是价值观。曹氏宗亲对曹廷杰的研究很投入、很热情,这是一种文化自觉。今天的座谈会,又是一个很高的起点,但才开头。枝江、顾家店两级政府是其中最重要的推手。二是要变少数人的记忆为多数人的记忆,变当代人的记忆为子孙后代的记忆。我们刚才观看的《曹廷杰故里寻踪》电视专题片,是从家庭视角拍摄的。作为曹廷杰故里的基层政府,应该主导拍摄一部可以向大众和世人推介的《曹廷杰》专题片。也有必要在合适的时间点,恢复曹廷杰故居、建设曹廷杰纪念馆,因为物化记忆,对于人类文化的传承是非常必要的。
周德聪(中国书协委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三峡大学教授):我是怀着受教育的心情来到顾家店镇的。过去我对曹廷杰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人没有太多的了解。前天夜晚,我读完了力人的文章《爱国道员曹廷杰》,才对曹廷杰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刚才李泉主席的讲话,使我受到了一次教育。我正是被力人热爱家乡的那份真情所感动,才来到了顾家店。在这里,我又对宜昌当代文化名人的风采有了更多的认识。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有传播地方文化的责任与义务。今天,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给顾家店镇授予了“曹廷杰学术研究创作基地”匾牌,这只是开始,我完全相信,未来必将结出丰硕成果,并不断丰富宜昌历史文化名人崇高精神的内涵。
王作栋(中国民协会员、湖北省民协副主席):对曹廷杰这样一位为国家作出特殊贡献的历史地理学家的研究推介工作,枝江、宜都、宜昌都有人做过,但都是零星的,没有形成文化效应,宜昌社会各界知晓曹廷杰其人其事的,占比甚微。这种缺失,从曹廷杰辞世的1916年算起,整整100年了。
曹廷杰在我国近代史上,对中俄边界的勘察调研成果、相关著述、以及上书朝廷的奏折,具有历史的、现实的、未来的三重意义,这在历史地理学界早有定论。枝江、宜昌推进对地域文化名人曹廷杰的研究工作,不宜拾人牙慧、简单地重复定论,当下需要从基础面着手,厘清一些学界说法不一和曹氏故里应予把握分寸的事项。建议考虑以下几点:
1、充实曹廷杰辞世年代的确认依据。在百度上搜索曹廷杰词条,其辞世年代却是1926年、1916年两说并存的。选其一种说事,需要依据。期待能有《曹廷杰卒年考》面世。
2、采取对曹廷杰故居遗址和墓地遗址的补救措施。曹廷杰故居只剩遗址了,现在光一个“曹廷杰故居遗址”牌子放在那里是不够的。趁一些高龄老人健在,要把故居的占地面积,东西向、南北向的起止点搞准确;要把形制绘图留存。这项工作,是为下步争取省里扶持“修复曹廷杰故居”经费做准备的。
3、区别出生地、籍贯、祖籍。曹廷杰出生地为高殿寺,所有资料记载相同。籍贯,则有“枝江”、“宜都”两说,百度搜索显示各说各的。杨力近期作了大量细致的梳理工作,这个脉络清晰了,今人表述就有了一致性,减少争执。
4、慎重宣传曹廷杰年少时在宜都与杨守敬切磋学问。曹廷杰小杨守敬11岁,要讲曹廷杰年少时在宜都与杨守敬切磋金石地理之学,一定要对照《邻苏老人年谱》,看有无契合的时间段。另外,如果《曹廷杰文集》或他未收入文集的笔记中自记有相关内容,也能佐证。
5、关于“亚东平情人”及其他。1987年中日杨守敬学术研讨会前夕,宜都有个由宣传部长率领的小组去武汉接待,我是成员之一。在省社科院里,有位武汉大学的教师问我,曹廷杰的别名“亚东平情人”是怎么来的?我当时语塞。这个别名怪异,我至今不清楚它的寓意、不清楚曹氏从哪一年开始使用。
上面的几点建议,都是从“梳理地方史料,强化推介基础”考虑的。总的想法是,旁人问起来,曹廷杰故里人能正确答复。还没有弄清楚的时候,就如实回复“不清楚,有待专家学者确认了”。
陶远震(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原宜昌市人大民宗委主任):刚才李泉会长和符号先生给顾家店镇授予了“曹廷杰学术研究创作基地”的匾牌。在此,我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参照屈原研究会、昭君研究会和杨守敬研究会的模式,成立一个曹廷杰学术研究会,网络一批专家、学者,长期参与此项研究活动。二是作为曹廷杰的出生地,顾家店镇在现阶段,可以多做一些搜集史料、保护遗存等基础性、抢救性的工作。三是在这次座谈会的基础上,梳理一些课题,开展专题研究。
曹宗国(原宜昌三峡电视台台长、作家):作为一位曹氏宗亲、一个曾经的电视工作者,我很高兴参加今天这个座谈会。对于曹廷杰的历史定位,我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曹廷杰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地理学家;第二,曹廷杰是清代的官员,官至二品道员,是一名杰出的爱国志士。
朱复胜(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宜昌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力人热爱家乡的这种精神,令人感佩。对于顾家店、对于曹廷杰,力人的那份感情,外地人是无法完全感受到的。但在今天,他把自己的那份感动,变成了我们这么多外地人的感动。
顾家店镇、高殿寺村,三面环江、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真的很美。国家对于一些传统村落,有一些扶持政策。最近,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开发成功的朱家楼子乡村观光旅游项目,很有借鉴意义。建议顾家店镇予以参考,整体规划、分步推进,将曹廷杰故里建设好、管理好、推介好,以此造福于曹廷杰故里的百姓。
曹文金(曹氏文化研究者、原宜昌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感谢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和顾家店镇举办这次座谈会,感谢力人推动这个活动的如期举行,让我们知道了关于曹廷杰的更多信息。我提一条建议:今后应该由顾家店镇人民政府担当起牵头的使命,夯实“曹廷杰学术研究创作基地”,要充分调动政府、政协、大学、研究机构、网络、民间、曹氏宗亲等各方面的力量,来共同做好这件事情。众人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曹廷杰文化研究工作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袁在平(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文史专家):我提两点建议:一是关于曹廷杰定位,是著名的爱国史地学家;二是关于曹廷杰开发,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梢圆握诊龉榍世?、兴山昭君故里、宜都杨守敬故里,进行系统规划、整体设计、分期推进。
周德富(枝江一中特级教师):我们今天能在《曹廷杰集》和网络上看到一些关于曹廷杰的文字与资料,但这些大多比较概念化,还有一些更原始、更生动的史料需要我们不断去发现、去挖掘。近些年,我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今后愿意和大家一道来把曹廷杰研究推向更高层次。
甘茂华(中国作协会员、原宜昌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作家创作需要激情,专家学者提出学术观点需要实地考证。这些年来,我们抱愧顾家店、抱愧曹廷杰。在弘扬曹廷杰文化方面,作家们能做什么?作家也可以拿起笔,也可以写出很多好作品。曹廷杰是一首美丽的诗篇,他的爱国情怀、潜心精神和担当理念,可以感动每一个心浮气躁、匆匆赶路的人?;厝ヒ院螅乙欢ㄐ匆黄赜诓芡⒔艿奈淖?。
黄道华(原枝江市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我很早就在关注曹廷杰。应该从1984年开始,我就开始搜集有关曹廷杰的史料与文物。建国初期,在曹廷杰的出生地曹家老屋里,还有很多曹廷杰的文史资料,后来的一些运动将那些资料毁灭殆尽,实在太遗憾。据当地人传说,曹廷杰是一位做学问的官员,也是一位很有个性的官员。一次回家乡在老枝江县城(现在的枝城镇)下船时,发现迎接他的县令傲慢无理,身为二品道员的曹廷杰,便毫不客气地给了县令一个下马威。现在,枝江市、顾家店镇两级政府都很重视曹廷杰文化研究、发掘与推广工作,作为一名文博工作者,我一定尽己所能、鼎力相助。
覃明才(枝江市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枝江一中教师):作为顾家店人,在这里我做个表态,一是今后多向各位老师、专家、学者学习;二是代表枝江作协,为弘扬曹廷杰爱国精神、研究曹廷杰思想、推介曹廷杰文化,多做一些具体工作。
符号(原宜昌市政府副市长、中国作协会员、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顾问):今天开了一天的会,大家很辛苦,但我还是充满了欣慰。这次座谈会,给予了我的心灵,以巨大的震撼。
去年我在给杨力的杨山草堂家庭艺术展写序的时候,借用杜甫的“诗是吾家事”,评价杨山草堂大有“丹青吾家事,艺情后世传”的势头。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纪念会、座谈会、研讨会,也是继续把“曹廷杰文化”当作了“吾家事”。
最近,在宜昌各地,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文化现象。那就是“乡绅文化”渐成繁荣之势。地方文化、名人文化在蓬勃生长,这预示着宜昌的文化事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期。
我曾经在政府分管文化工作多年,很长一段时间,我居然不知道枝江出过一个名叫张子高的杰出科学家,真有“一种愧疚”。在后来的时间里,我又写了《我的董和、张子高情结》,算是一种小小的弥补,但还是远远不够。在历史上,枝江出现过很多杰出的人物,从三国时期的董和、董允父子,到清代著名学者《围炉夜话》的作者王永彬,到杰出的爱国历史地理学家曹廷杰,到教育家张继煦,全国著名的化学家、科学院士张子高、张滂父子。这说明,枝江不但有影视明星史可、军旅歌手金波等,更有为中国的文化科学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一大批文化名人。必须修正《枝江市情》介绍,归根结底是校正我们的价值观。
顾家店现在开始开掘曹廷杰文化资源,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也只是一个开头。今后的空间还很大,前程也很远大。在座的各位都要有“以文化为己任”的心态,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地方志办公室今后在讨论新版宜昌志书时,关于宜昌人物部分,曹廷杰应该名列其中、得到应有的位置。
《曹廷杰文集》上下卷,中华书局1985年即已出版,我们要以该书的编辑为榜样。我们对曹廷杰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百度”面前是不够的。应该不断挖掘相关史料,充分利用其放大效应,发挥文化在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文化就是资源。文化对于提升一个村、一个镇,乃至一个县、一个市的文化品位,都是不可估量的力量。刚才我们看到的高殿寺村的村民拍摄的《曹廷杰故里寻踪》专题片,里面有一个细节,他们设想今后应该有一个“曹廷杰故里”的牌坊。这是村民们的一个梦想,这很好呀。这样的想法太伟大了,我们要让“伟大”平民化,“伟大”不能光是政治家的“专利”。
对于下一步曹廷杰故里的开发,可以先易后难,从一些小事、具体事做起。比如在进入顾家店镇的主要通道,修建“曹廷杰故里”牌坊,以曹廷杰命名的中小学,讲述曹廷杰的故事,开展知识竞赛,整理、张贴曹廷杰名言录,迅速同曹廷杰生活达三十余年的东北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得到他们包括图片、塑像在内的现成历史资料。通过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让曹廷杰在頋家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下次我们来,首先就来问问小朋友:“曹廷杰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呀?”要在曹廷杰故里形成浓浓的文化氛围。我坚信,文化氛围浓了,后辈中必将走出更多的曹廷杰式的人才。
完成这样一个浩大的文化工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政府部门应该努力推动,要积极物色像杨力、周德富、黄道华、曹诗平这样的“文化研究志愿者”、“义工”。要避免落不到实处的大忽隆热闹;有时候还得靠以一当十,以一当百单兵作战。
弘扬曹廷杰文化,不只是政府的事,不只是文化人的事,是全镇各行各业共同的事业。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经过几年的切实努力,就一定会看到一个新的文化的枝江、文化的顾家店镇。
郭超?、张勇、孙才清、王玲儿、冯汉斌、徐万林、张明文、曹诗平、曹辉鹏、赵勇、杨丽华、张君、王玲、洪霞、李红明、王立铭、段家奎、刘顺兵、刘海英、曹礼圣、杨柳之等同志及其他曹氏宗亲,也在座谈会期间发表了不同意见。(力人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