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祖孙三代开办宜昌首个家庭画展
祖父乡间画民俗 孙辈四人学美术 百余作品报春来
“丹青吾家事,艺情后世传”,3月5日,羊年伊始,由市文化局、市文联和市妇联共同主办的杨山草堂家庭艺术展在市群艺馆拉开序幕。我市年近八旬的艺术家白可,携儿子和四个孙辈柳之、杨诺、山河、罗荣,创办了宜昌首个家庭艺术展,共展出130多幅作品,其中有国画、油画、版画、书法、色粉、素描,为大美宜昌,献上了蓬勃清香、缤纷夺目的报春花,让人眼前一亮!
弃医学画被骂“叛逆”
白可率领儿孙六人首创家庭艺术展,有人说他们是艺术世家。不错,他们是艺术世家,一家三代出来6位从事艺术之人,难道不是艺术世家?可是,在白可之前,他们家可是医学世家。采访时,白可告诉记者:“我父母都是医生。在旧社会,学医是很受人尊敬的,生活上没有后顾之忧,可是,我天生爱画画,从小就有一个梦,6岁时,白可就模仿着画孔夫子的像。小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画花草和动物,梦想着长大后当一名画家,希望能进中央美术学院深造。”年近八旬的白可身体健朗,谈起往事依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白可本名杨启发,白可是他的艺名。说起改名“白可”,还有一段佳话:因崇拜绘画大师齐白石,而起艺名白可。60年来,他一直对艺术孜孜不倦地追求,有上百幅作品刊发于各类报刊杂志。因成就突出,《枝江县志》专门推介过他的艺术成就。
从1953年开始,他开始将自己的作品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此后每年都有作品见诸各类报端。除了向外投稿,白可更多的是为人们作画。1961年,白可所在的人民公社为迎接上级检查,临时决定将公社5个食堂的墙壁全部画上画。白可带着8个高中生,自己在前面勾图,学生在后面填色,两天两夜没合眼,终于完成了任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白可成为了农村的职业画者,画的最多的是毛主席的像。近年来,虽年事渐高,又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但白可仍坚持作画。此次画展中,有一幅20米长的《宜都土家迎亲图》,他耗费了六年时间才完成。
一家三代“丹青缘”
在杨山草堂家庭艺术展的创作团队中,一家三代人。杨氏草堂第二代,白可的儿子,山河的父亲力人,他不仅能写出颇具见地的美学评论,也是诸多艺术活动的策划者。23年前,为初出茅庐的“宜昌画坛四小龙”(郑瑰玺、刘鸿伟、杜大江、谷丰)美展作序;23年后,正是由他动议,宜昌作家王玲儿倾力相助,策划举办了这别开生面、不同凡响的家庭艺术展。“在我家里,墙上挂的,桌上摆的,眼睛能看到的,都是我的画作。孙儿们从出生起,就耳濡目染。”白可说,对于孙儿们的培养,他只教给他们基本常识和技法,从未刻意要求他们学绘画。但是,他们最终都喜欢上了绘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并坚定地将其作为人生的高尚追求。
次孙山河,3岁起就对绘画特别痴迷,速写、素描、色彩俱佳,2010年高考,他以湖北省“美术状元”的成绩,顺利进入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圆了祖孙三代的“中央美院梦”。
长孙柳之,本名杨柳,2004年报考中央美术学院时,专业成绩是全国38名,后因英语成绩差3分而未能如愿,就读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油画专业。
孙女杨诺,自幼喜欢书法和画画,2011年毕业于重庆交通大学艺术设计系,又于2012年跨专业考入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攻读硕士学位。
外孙婿罗荣毕业于三峡大学美术教育系,现任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伍家岗区美协秘书长。多件油画作品参与市级美术作品展,并获各类奖项。
一场家庭艺术盛宴
看完家庭艺术展,到场的市民、专家对作品赞不绝口。知名作家符号说,平生见过的美展很多,然而如此家庭艺展,尚属首次。艺术的魅力在创新,家庭艺展本身,即是一种创新??俺浦鸦埃瞬捞?;画坛创举,艺界盛事也!
市民左国豪看了家庭画展,感慨道:“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英国有句谚语说:“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唯有世代延续,代代传袭,可以期待一个艺术世家的出现。三峡大学教授周德聪说,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一方土地,一座城市,涌现更多的教育世家、杏林世家、体育世家、文学世家、艺术世家,当是其文化品位、文明底蕴深厚的标志。
?。ㄍ趿柙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