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为2016年2月17日《人民摄影》报道内容)
3月下旬,中国第16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组委会正式公布评选结果,三峡青年文艺家陈文的原创摄影作品《“后三峡”时代的长江百姓民生(2003-2015) Yangtse River Dweller Life in Post-Three-Gorge Era (2003-2015)》在来自96个国家和地区的10167名摄影人投寄的55637件(组/幅)作品中脱颖而出,经过评选、鉴定、公示,正式入选该届国际影展,并将于今年5月在郑州面向海内外展出。
中国国际摄影艺术展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举办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吸引世界各国、各地区摄影家参与最多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重要赛事和展览,是连接国内外摄影界的重要平台。它自1981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设立,每两年举办一届,至今共成功举办了15届,累计收到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万余名摄影人的参评作品近43万幅。自2015年7月起,本届国际影展通过汉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正式面向全球征稿。第16届国际影展的评选工作根据中央关于文艺评奖改革的通知精神,对评选出的作品统称入展,没有作品等级排序。郑州市副市长刘东、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刘宇等出席相关组委会工作会议。
《“后三峡”时代的长江百姓民生(2003-2015) Yangtse River Dweller Life in Post-Three-Gorge Era (2003-2015)》系陈文先生深耕三峡题材文艺创作的摄影子项目之一,以客观冷峻的影像语言刻画出三峡工程蓄水以后的长江两岸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存情状,并进一步触发思考与追问:“纵然物換星移、时光流逝,这沉甸甸的影像都如一个个抹不去的标志,让我们想起三峡移民的付出,并关注那些让他们做出如此重大牺牲的美好诺言是否兑现……”
据悉,本届国际影展各类别评委设置合理,阵容强大。18位评委分别来自中国、法国、意大利、新西兰、以色列、韩国、立陶宛、古巴、南非等国家和地区。他们中不乏国内外的知名摄影家和摄影组织负责人,更有国际摄影节策划方面的专家、国际知名媒体摄影人,充分体现了国际影展评选的国际性、权威性、包容性和多元性。(庆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