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艺传承高峰论坛在宜举行
中国美学精神与一带一路民间文艺传承宜昌高峰论坛,10月15日至17日在宜昌半山酒店举办。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和副主席刘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邹明华、中国民协国内联络部主任侯仰军、湖北省民协副主席鄢维新、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应华、三峡大学校长何伟军及我市有关领导冉锦成、黄尚荣、陈宇京、吴强等出席开幕式。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和民间文艺工作者、新闻记者参加论坛,宜昌民协王作栋、邓新华、熊庆文、张颖辉、覃庆华,分别参加大会(书面)发言。
这次高峰论坛的主题是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讨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文艺传承。研讨议题是中华美学精神与“一带一路”上的民间故事,“一带一路”视域下的多民族文化交流,中华美学精神与民间习俗,中华美学精神与民族民间乐舞,中华美学精神与巴楚艺术。在大会主题发言中,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讲述“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美学精神的富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肖放提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需要重新发现乡土文艺”,复旦大学教授、博导郑士有论述“农民画与中国传统美学精神”,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杨民康阐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的中国西南跨界族群音乐研究。
大会主题发言由中国民协联络部主任侯仰军主持,专家发言分别由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陈宇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邹明华主持,分别发言的有邹明华、桂宇晖、周耘、王雪瑛、毛巧晖、杨先艺、和云峰、王作栋、邓新华、李晶、李修建、周伟平、陈靑洋、熊庆文、曹志辉。大会专家评议人分别是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宜昌市民协副主席邓新华教授,中国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作大会书面发言的还有陈开颖、覃庆华、张永辉、赵以保、江渝等。
此次高峰论坛由中国民协、湖北省民协、三峡大学主办,由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承办,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协办。10月15日,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前往长阳,乘船考察清江流域民俗,参观资丘民族文化展览馆,调研长阳南曲、撒叶儿嗬、山民歌等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观看长阳民俗文化村长阳非遗项目展演。(记者明雪)
中国民协领导邱运华、刘华考察指导宜昌民间文艺工作
中华美学精神与一带一路民间文艺传承宜昌高峰论坛,10月15日至17日举办期间,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和副主席刘华,分别考察指导宜昌城区民间文艺工作,要求乘胜前进,把民间文艺工作做得很好。
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参观“夷陵版画”
10月16日下午,他们在市民协熊庆文陪同下,首先来到点军区宜昌车溪民俗文化旅游区,冒雨观看民俗文艺演出、民俗展览、民俗一条街,观看民间打铁、造纸等工艺,不时拍照,称赞民俗文化旅游区真正体现了民俗文化。
来到宜昌袁裕校家庭博物馆,市民协副主席、馆长袁裕校给他们详细汇报,合影留念,并逐厅参观展品。邱书记详细观看,不时发问。他说,这个展览不容易,文物数量多,品种很齐全,应该进行梳理,可以办成全国最好的家庭博物馆。
在西陵区土家寨酒店,邱运华观看了西陵区民协主席蔡远发的办公室,并共进土家餐。西陵区民协顾问朱新泉汇报民间工艺美术创作工作,并赠送一幅《百寿图》和一幅易拉罐浮雕《雄鸡》。邱书记说,创作民间工艺产品是最好的传承。
10月17日上午,邱运华同志首先来到三峡大学观看校园,然后来到艺术学院观看教学,听取院长陈宇京汇报。邱运华说,三峡大学发展很快,艺术学院传承和弘扬民间文艺值得赞扬。他对主办这次宜昌高峰论坛表示感谢。
然后他们来到夷陵区夷陵楼,听取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芳汇报和表演,观看已经建成的刘德芳展览馆,邱运华认为刘老为传承和发扬作出成就,对市民协顾问彭明吉扶持高龄传人刘德芳表示赞赏。他还参观了湖北工艺美术大师高新章的“夷陵版画”创作,希望他走向世界。(记者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