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记者走进位于宜都清江古镇民俗文化村的徐荣耀故事传习研究基地,对曾获首届中国故事节故事表演银奖的“故事家”徐荣耀进行专访,并在《湖北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头条刊发题为《宜都“故事乡长”故事不散场》的专访。全文如下:
《湖北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局部)
宜都“故事乡长”故事不散场
文/图 记者 海冰 通讯员 陈世琴 杨险峰
8日下午,在古色古香的宜都清江古镇民俗文化村,几位“故事小明星”聚集在徐荣耀故事传习研究基地,轮流登台演讲。清江小学的刘羿辰、李嘉乐带来《青蛙和乌龟》和《小胖墩的伤心事》,实验小学的徐鸣灿带来《西郭先生》……一个个精神饱满,声情并茂,汇报演讲结束后,徐爷爷逐一点评、指导,并祝大家“鸡年闻鸡起舞,更上层楼”。
荣获首届中国故事节故事表演银奖、被授予“故事家”称号的徐荣耀,近年来培养了千余“故事小明星”。
800多盒录音带装满民间故事瑰宝
在宜都方言里,“讲古”就是讲故事,类似北方的“侃大山”、西南的“摆龙门阵”。
“讲古”“听古”在宜都有传统,徐荣耀就是听着民间故事长大的。从参加“宜昌县革命故事演出队”巡回演出算起,与共和国同龄的徐荣耀,已从事故事演讲、曲艺创作、民间文学搜集整理50余年了。期间,他曾骑着不同款式或破旧或半新的自行车,走遍宜都各个乡镇、村组,寻访了180位民间艺人和民间故事传人,搜集了2400多则民间故事,“录音带都攒下了800多盒。”
2001年4月,52岁的徐荣耀从宜都市文化局副局长的位置退下来,决定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于是,无数个日日夜夜,他对着录音带反复倾听攒下的故事、认真整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陆续出版了宜都名人故事、地名故事、动物故事、风物传说等书籍共计近40册。其中,《杨守敬故事》英汉对照版荣获中华大众文学奖,《宜都民间故事全书》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此外,徐荣耀还以诙谐幽默的表演,让宜都民间故事从田间地头,走向工厂、机关、学校,并带领宜都故事团队频登大雅之堂。
徐荣耀在故事传习研究基地指导“故事小明星”们
乐当“乡长”培养千余“故事小明星”
2000年5月,宜都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故事之乡”称号。作为宜都故事的“头雁”,徐荣耀付出的艰辛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戏称他为“中国民间故事之乡”的“乡长”。
徐荣耀很乐意当这个“乡长”,作为宜都市故事学会主席,徐荣耀在汇聚各方力量下,又持续举办了数十期民间故事培训班。如今,该故事学会有200多会员,其中长期活跃在乡间大舞台的民间故事达人,就多达20多位。
为传承宜都故事文化,徐荣耀还积极推动少儿故事发展。目前,宜都已举办10届少儿故事大王创作演讲比赛,举办了十多次少儿故事创作演讲培训班,连续多年举办“少儿故事征文评奖”,2000多件作品登上了各类报刊。
去年,由徐荣耀搜集整理、参与主编的又一本儿童故事读本《厚德故事会》出版。宜都实验小学、红花套小学、清江小学、杨守敬小学、陆城一小等5所学校,也正式被确定为徐荣耀故事传习研究基地的辅导学校,徐荣耀每周轮流到这几所学校,对孩子们手把手地进行义务辅导。
在徐荣耀的努力下,宜都市先后涌现千余“故事小明星”,徐荣耀带着“故事小明星”们参加“中国故事节”“全国少儿故事比赛”“全国少儿广播故事大赛”“中国少儿红色故事会”等赛事上,并频频斩金夺银,这些活动不仅有效传承了优秀民间故事,启迪了少儿心智,训练了学生口才,还使“中国民间故事之乡”声名远扬。
图文:明雪 编辑:冯潇
?。ǖ慊髯笊戏?ldquo;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