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企业媒体联盟联合主办的“一线故事”第三季“中国建设者”发布会在北京落下帷幕。由清江公司报送的《28天的苦战》获得“金牌人气奖”和“十大故事”两项大奖。清江公司职工颜铭(市散文学会副会长、湖北省作协会员)、余爱彤根据高坝洲水电站清漂抢险工作中先进人物事迹创作的快板书《清江硬汉向克寿》,在宜昌市曲艺家协会会员张鲁宜的指导下在发布会现场成功演出,并获得高度好评。
《28天的苦战》以实地演说的形式,在镜头前讲好一线故事,再现了2016年清江清漂抢险打捞那惊心动魄的画面和感人至深的场景。经过组织多方力量大力宣传推广,《28天的苦战》网络点击量突破44万次。根据此故事编创的快板书《清江硬汉向克寿》接受在发布会上演出的任务只有10天时间,高坝洲电厂职工张兴斌在张鲁宜的辅导下,挑战了这项从未接触过的专门艺术,演出时在五十余张清漂抢险现场图片构成的ppt背景下,一举成功。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说:“你们的故事太了不起了,你们真不容易。”三峡小微记者现场采访后感叹:“清江公司用28天时间挑战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你们也用10天时间挑战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张鲁宜(市曲协会员)参与《28天的苦战》创作、指导编排
《清江硬汉向克寿》
在湖北,有清江,
八百里山水似画廊。
它原本是个边穷地,
水电开发变了模样。
国务院颁文做试点,
三任总理曾表扬。
三大电站如丰碑,
三十年矢志创辉煌。
不表那:
隔河岩九八抗洪立大功,
不表那:
“清江模式”名气响。
表一表:
去年清江超九八的大洪水,
高坝洲出了个硬汉郎。
他就是——
共产党员向克寿,
抗洪抢险的指挥长。
去年气候好反常,
一连多日风雨狂。
七月十九日这一天,
清江掀起了滔天浪。
整个流域发大水,
三座电站警报一直响。
防洪指令要泄洪,
剑悬头顶讲担当。
泄洪持续一昼夜,
库区养殖遭了殃。
生活房,加网箱,
好似那野马脱了缰,
四五万吨直往那大坝身上撞。
总经理彻夜不能眠,
急召向指挥来坝前。
倾盆雨,下不断,
夜漆黑,照手电,
向指挥坝前仔细看——
我的天!这咋办?
坝前垃圾堆如山。
水电站的拦污排,
早已变形似弓弯。
漂浮油桶十几万,
棚屋钢管错综乱。
百年不遇大灾祸,
难倒专家多少个。
请行家,谋爆破,
专家摇头没把握。
舟桥部队总该行,
首长感叹没见过。
三峡集团领导到现场,
心急如焚把话讲——
问,向指挥?
垃圾何时清理完?
坝前啥时恢复原模样?
向指挥,党性强,
关键时刻挺胸膛:
古时大禹能治水,
今日我治洪又何妨。
我是党员请放心,
我们写下了请愿书,
我们还立下军令状:
检修儿郎全体上,
一个月,
誓把那垃圾清理光!
六月天,气温高,
烈日炎炎似火烧。
安全帽上党徽闪闪亮,
坝上党旗随风扬,
见证党性在现场——
向克寿他不顾家里遭了灾,
他不顾爷爷躺在病床上,
他不顾孩子读书要送行,
他不顾晒成黑脸庞……
就如那定海神针般,
坚守在大坝上。
清江人,挽狂澜,
救财产,保发电。
大吊车,开坝上,
先吊起渔民生活屋,
再吊起堆积渔网箱,
捞起鱼来冷库藏,
清点完毕还给养鱼郎。
右岸劈开荆棘路,
开辟起坡新战场。
向指挥,真聪明,
想点子,巧用兵。
抗洪勇士抖威风,
恰似活虎与生龙。
白天齐上阵,天黑才收工,
晚上做方案,凌晨又出行,
忘了累,忘了肿,
忘了麻,忘了疼……
苦战二十八天整,
终于把垃圾清干净。
三峡年度大会上,
向克寿登上了,
那荣誉殿堂光荣榜。
都说男儿不流泪,
可他发言泪汪汪:
功劳不属我个人,
是我们团队力量强。
沈团结,张力量,
田奉献,雷担当……
个个都是抢险好儿郎。
人心齐,泰山移,
劳动奉献正能量。
高坝洲清漂载史册,
助力清江美名扬,
助力清江美名扬!
文/图:本网编辑部、张新民 编辑:冯潇
颜铭更多相关信息请参见宜昌文艺网“文艺资讯”专栏——http://www.ycwl.gov.cn/content-46909-966231-1.html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