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俗大雅徐荣耀
李姜洁
大俗,即大雅。是从一茶一饭中品出大道至简的恬然,是从一物一什中悟出人生真谛的悠然。宜都故事如是,徐荣耀如是。
宜都故事与徐荣耀,相伴两相生。
从田间地头走来,从村舍火塘边走来,一脚泥,一身土,浸染着生活的气息,散发着艺术的芬芳。是宜都故事的样子,也是徐荣耀的样子。
以土为根,充满乡音、乡情、乡趣,又饱纳古代民间故事之精华,宜都故事,既有下里巴人之本色,又具阳春白雪之雅致。将宜都及其故事推向“中国民间故事之乡”的徐荣耀,是泥腿子“日白佬”中的活跃分子,更是登上民间艺术峰顶、获得“中国故事家”殊荣的优秀民间艺术家。
是大俗,亦是大雅。
二十一岁那年,徐荣耀与宜都故事结缘,从此一见倾心,弹指已是五十载。在物质生活艰苦、文化生活贫瘠的岁月里,禾场的田角、坡边的树下,他用丰富的乡音俚语、幽默谐趣的表演,为辛勤劳作的农民兄弟送去笑声和欢乐,成为农民兄弟的“义务故事家”。五十年间,他的故事,从穷乡僻壤的田间地头,讲到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讲到省广播电台、电视台,讲到首都北京的“老舍茶馆”,讲到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从上山下乡的青年,到破格担任市文化局副局长,无论地位如何改变、时光如何流转,他始终不改对宜都故事的痴、对民间文化的迷。
在他和宜都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共同推动下,宜都获得“中国民间故事之乡”美誉,宜都故事被纳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重点?;ざ韵蟆L斓莱昵?,从艺五十年,他与宜都故事相荣相生,他本人也赢得一系列殊荣:“中国故事家”、“中国好人”、“荆楚楷模”、“湖北民间故事大王”、“中国好故事银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面对这些荣誉,他淡定如初,却对“义务故事家”的称呼,尤为珍惜。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宜都故事如是,徐荣耀如是。
低调、朴素,一辆破自行车出行,叮叮当当,风里来、雨里去,却总是满面春光。“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轻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德人”,是他的座右铭。将“宜昌民间文艺突出贡献奖”、“杨守敬文艺奖终身成就奖”等数万元奖金,多次转赠给全市的优秀民间文艺家,这样的事发生在徐荣耀身上,并不让人意外。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特别授予他“基层民协主席的好榜样”称号,号召各地各级文艺工作者向他学习,并不让人意外。荣登中央文明办发布的“中国好人榜”,40万宜都人民接力点赞,并不让人意外。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就是“故事乡长”徐荣耀,“文化达人”徐荣耀。
扶持和鼓励民间艺人和民间故事传承人,退而不休,当好头雁,甘为人梯,力推新人,他视为己任,视为当然。成立“徐荣耀故事传习研究基地”,设立校内辅导班,举办民间故事培训班,培养了300多名少儿故事大王、40名成人故事大王、100多名小故事家、2000多名故事新苗、600多名故事学会会员,成立了10个乡镇故事分会、捐赠了2万多册图书。他多次带着“故事小明星”们参加“中国故事节”、“全国少儿故事比赛”、“全国少儿广播故事大赛”、“中国少儿红色故事会”等各类赛事,并频频斩金夺银……说起这些数字,比说起自己从事故事演讲、曲艺创作、民间故事搜集整理50余年,出版了《宜都民间故事集成》等40部系列专著,有近400件约180万字作品在各级媒体发表,创作表演故事1000余个,有28件作品获得全国新故事大赛银奖、中国文艺群星奖银奖等55个奖项……更让他欣喜和快慰!“人有家财万贯,我有桃李三千”,是他最大的荣耀?;独肿湃嗣竦幕独?,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而荣,为群众而耀,徐荣耀如是!
“故事乡长”行走山村50载,古稀之年,仍不忘初心、老骥伏枥。宜都市民欣然为徐荣耀点赞:“一个人一辈子一故事一举成名,五更起五十载五百贤五谷丰登。”
让宜都故事吸足天地精华,纳够百姓智慧,从大俗走向大雅,又从大雅回归大俗,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这是他一生的事业和梦想……
?。ㄗ髡呦狄硕际形牧飨?br />
供稿:李姜洁 编辑:冯潇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