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英,57岁,五峰人(土家族),湖北省民协会员。省级“大师级民间工艺传承人”。43岁下岗,用14年拜师学艺,打磨土家竹编工艺,取得两项国家专利,竹编作品《隐形观音》2016年入围第13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 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接过父亲扶贫棒 技艺免费传乡亲 荣登 “中国好人榜”
李凤英:竹编编出300村民致富路
在湖北省博物馆,一幅精美的竹编画吸引了游客驻足观赏。而这幅画的创作者不是知名画家,而是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三房坪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李凤英。
下岗后,李凤英苦学竹编技术,并将竹编画带上世界舞台,成功逆袭为省级“大师级民间工艺传承人”。作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扶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罗官章的女儿,李凤英不忘父亲的嘱托与期望,成功后接过父亲手里的扶贫棒,免费培训村民,热心帮助300村民,带动50多个贫困户脱贫。
好人故事,感动中国。今年57岁的李凤英荣登6月 “中国好人榜”。李凤英的父亲罗官章曾被评为2016年7月“中国好人”,不到一年,这个土家族家庭走出了第二名“中国好人”。
下岗自谋出路 访老篾匠苦学3年竹艺
五峰牛庄堪称宜昌“小西藏”,大山连绵起伏,村民渴望脱穷根。作为一名县官,父亲罗官章一直致力于帮助家乡人民脱贫致富。
从小耳濡目染,李凤英深知父亲的秉性,却屡屡碰壁。1997年,她从县木材场下岗,父亲时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苦苦恳求了几晚,却没能从父亲那里“要”来一份工作。没办法,她只能憋着泪自己想出路,几年时间里,她和丈夫李秀云开过餐馆,打过零工,却都一无所获。
“你还这么年轻,去学竹艺去。”父亲鼓励她去创业。2003年的一天,李凤英在菜市场买菜时,看见一位老人叫卖“竹编茶具”,精美的竹编一下子深深地吸引了她,她当时就将竹编茶具买下,回家仔细琢磨。一边研究,李凤英一边想:自家的祖辈们都是当地有名的篾匠,何不听从父亲的建议去学竹编?
人到中年,李凤英走上了女篾匠的道路,她翻山越岭拜师老篾匠,前后走访了98位老师傅??嘌?年多,终于掌握了传统竹篓、簸箕等的制作工艺,她开始尝试着自己作竹画,潜心钻研一个多月,处女作“福禄寿喜”终于出炉了,她兴高采烈地拿到艺术品店去卖,“老板们都说我的作品过于粗糙简单,不值钱,直接退了回来。”现实无情地给了她重重一击。
学绘画与分丝 竹编画登上世界舞台
困难时刻,父亲罗官章在一旁不停地鼓励她:“你妈在田里辛辛苦苦地干活,从来不说放弃,你要向她学习,钻下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凤英看到精美的苏绣作品是一针一线慢慢“画”出来的,便尝试着自己作竹画。但竹画不同于普通的竹编,不仅需要过硬的竹编技术,还得有一定程度的绘画功底。已有了些许白发的李凤英带上行李到三峡大学、武汉大学当“学生”拜师学艺,从零开始学习美术常识和基本要领。
制作竹画要先将竹片分成薄片,试很久,没成功。采花乡87岁的陈老篾匠知道后,带她去竹林辨识竹子的年龄,只有2年生的竹子,其柔韧性才最适合分片。为了帮妻子突破这个瓶颈,在法院工作的丈夫李秀云也利用业余时间,与妻子一起研究制作分篾工具。“经过3年的反复试验,我们最终将缝衣针按照1厘米的宽度排成一排,在排针两边分别滴上树脂漆,再将针的正反两面分别涂上树脂漆,进行固定和反复加固,才成功做出了分丝工具。”李凤英告诉记者。
李凤英迎难而上,功夫不负有心人,1毫米厚的竹片她能分6层,直至透明;1厘米宽的薄片,能抽出40根竹丝,比头发丝还细。
凭着不懈努力,李凤英创造的竹编画逐渐声名鹊起,其精心制作的两幅《隐形罗汉图》,一幅在新加坡以16万元售出,另外一幅也被省博物馆收藏。在今年的第二届中国(潍坊)民间艺术博览会暨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评选中,李凤英创作的《隐形观音》成功入围,该作品长35厘米,宽50厘米,由5858根竹丝制作而成,仅重5克,展现了精湛的技艺,成为全省唯一入围山花奖的工艺作品。
建竹编小组 带动50多个贫困户脱贫
“我老了,干不动了,你要带领贫困户一起干。”看着女儿的竹编事业越做越大,父亲罗官章不停地嘱咐她。李凤英被父亲一辈子带领群众脱贫的精神所感动,决定从父亲手中接力扶贫,通过竹编技艺开拓出脱贫新门路。
从此,李凤英踏遍深山老林,寻访全县竹编艺人,联合全县98名篾匠,建立起12个竹编小组,带动50多个贫困户脱贫。牛庄乡黄兴林、残疾人罗培双等10多名贫困村民先后慕名找到李凤英,要求学习竹编画,李凤英不仅免费教授他们技艺,还帮助他们解决吃的问题。但竹编技艺非一日之功,学徒们信心不足,又担心销路不好,有几个学徒悄然溜走。李凤英不厌其烦,挨个上门做工作,还免费把材料送到家,手把手教他们。
为了抱团取暖,让五峰竹编闯出大世界,李凤英注册成立五峰印象竹艺有限公司,并与“五峰蓝”电商平台合作,让竹编工艺搭上电商快车。电商平台先后售出贫困村民的竹编产品《红心向党》画、背篓、台灯、果盘等17800多件,让传统竹编销往祖国各地,直至美国、印尼等世界各地,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万大关。
作为宜昌市高技能人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湖北省民间工艺大师传承人,如今,李凤英免费教残疾人、贫困户、孤寡老人竹编工艺;还走进职校,免费定期教200多名贫困学子竹编手艺。
(原载《三峡商报》,记者杨春艳,通讯员苏富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