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由夷陵区作家协会主办的“夷陵区文学创作研讨会”在小溪塔城区召开。夷陵区作家协会、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夷陵区诗词学会共计50余名会员参加会议。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光学,区文联主席周爱民等领导出席会议。
会上,专题学习了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传达学习了市委宣传部《关于文艺精品项目及大众文艺优秀作品给予扶持的通告》和区文联相关文件精神。区作协主席黄荣久作了《肩负责任追求使命,为建设强区主城富美夷陵贡献我们的文学力量》的主题研讨报告(全文附后),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袁国新、区诗词学会会长林文楷分别就如何开展文学评论和诗词创作进行了专题辅导并提出了发展方向。易晓燕、陈晓莺、王延志、何力分别就小说、散文、现代诗歌和古诗词创经验同与会者进行了分享。刘艳、黄祖明等25名作家诗人就个人申报的38部作品创作构思和进度与参会者进行广泛交流。
2017年,夷陵区文学创作围绕建设富美夷陵主题,组织开展了“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上洋文学笔会、月儿湾诗会、夷陵楼端午诗会、点军夷陵诗词联谊会等活动10余次;参加省、市作协、高等院校专业培训学习8人次。朱白丹、谭家尧、彭小琴、欧阳运森等公开出版文学专著5部;周士华、黄荣久获宜昌市第六届“屈原文艺奖”;易晓燕、彭小琴获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创作扶持;易晓燕长篇童话《仙子与灵娃》入围中国少儿文学奖评??;陈晓莺获得“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王延志荣获第二届国际城市文学论坛暨新诗百年100位城市影响力诗人;刘艳荣获《三峡晚报》第五届“杉杉杯”父亲节有奖征文一等奖;秦莉萍获黄河文联文创号“百姓故事”征文优秀奖和宜都市文联“围炉·先贤·家风”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易晓燕150万字长篇小说《武矣定传奇》完稿,在起点中文网刊载,袁国新40万字长篇非虚构散文《七稚烟云》、林文楷《借居记》等散文三组约10万字完成初稿,龙学贵在《天涯》、中文起点网、纵横中文网发表小说36万字,黄荣久诗集《谁泄露了你的忧伤》结集,25万字《村上人家》文化散文完成初稿。全区作协会员在地市级以上文学刋物、网站发表文学作品1000多件。会上发展陈发明、陈红玲、熊春秀等夷陵作协新会员13人。2017年新加入宜昌市散文学会19人。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长黄光学对2018年夷陵文学创作提出五点希望:一是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来创作;二是紧紧围绕“富美夷陵、强区主城”的战略部署来创作;三是紧紧围绕讴歌时代,凝聚人心来创作;四是紧紧围绕多出精品、多出力作来创作;五是紧紧围绕文化文艺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来创作。区作协将全面启动2018年"夷陵文学精品创作年”活动,重点对25名作者申报38部作品进行重点跟踪服务。区文联主席周爱民表示,对成熟的精品作品将在评奖和公开出版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肩负责任 追求使命
为建设强区主城富美夷陵贡献我们的文学力量
黄荣久
室外寒冬萧瑟,室内盎扬春意。我们以文学名义相聚,文学就是我们的家园。去年1月7日,我们区作协召开了一次规??涨暗幕嵋?,今年的今天,正好也是1月7日,这个日子是黄部长亲自定的。按民间说法,"七"意味着七上。这也标志着正是我们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春天。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委员《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来夷陵,与我们最基层的部分作家见面会谈,这是对我们基层作协莫大的鼓舞。
去年以来,我们区作协在区委宣传部和文联领导下,在上级作协指导下,认真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关于"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论述和省市区一系列繁荣文学创作的指示精神,以围绕建设富美夷陵为主题,以"发展、发表、攻大刊上大报"为重点,带领全区作协会员、团结全区广大文学爱好者,按照区文艺精品创作五年行动计划和协会年度目标管理的相关要求,全面启动"文学创作年"活动。经过一年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赢得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下面,我受作协主席团的委托,报告工作并对2018年讲点意见
一、2017年主要工作
?。ㄒ唬┪平ㄉ韪幻酪牧曛魈猓难Т醋骰疃岣欢嗖?/p>
1月7日,全区作协会员齐聚小溪塔城区,畅谈2017年文学创作愿景。上至86岁箸有两部在国内少有长篇叙事诗《单恋的风》、《美在人间》的老诗人王万明;下至才从摆摊设点收摊和卷起裤管就拿起笔创作的舒德训等;有从区领导干部上退下来的彭明吉、郭朝运等;有从矿井赶来的冯志平等;有从中国民间故之乡下堡坪赶来的余贵福等;有用文学力量让所带班级重点大学上线率连续攀升的诗人王延志;还有正从上海戏剧学院深造赶来参会的刘子俊。这次文学创作会议得到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光学的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殷切希望,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屈万金,区文联主席周爱民与全区作家们共叙发展,极大的鼓舞了全区作协会员创作热情。
3月11日,夷陵区作家协会邀请市作家协会、市散文学会、三峡日报等单位30多名作家到黄花镇上洋村参加"缤纷四季 乡约夷陵"上洋文学采风活动,共撰写笔会文章39篇,其中散文23篇,诗词16首,所有作品除在《三峡日报》开辟专版刊登后,不少作品先后在《湖北日报》、《三峡文学》等十多家报刊发表。
3月30日,区作协与区文艺理论家协会、区诗词学会联合举办月儿湾第四届桃花诗会。
3月,黄荣久应枝江酒业邀请参加全省"百名艺术家进枝江酒业采风"活动。
4月,根据市作协安排,我区黄荣久、易晓燕、陈晓莺、刘艳等四名同志参加"当阳草埠湖文学笔会"活动。
4月,林文楷受邀参加重庆市全国"文坛百家聚石柱,大V神笔颂康养"大型文化活动。
6月,黄荣久、林文楷、吕孝春、陈毅然应市散文学会和秭归文联邀请,参加了九畹溪文学采风活动。
8月,黄荣久应利川作协邀请,与市作协市散文学会赴清江源进行文学采风活动。
4月29日和10月14日,区作协与区文艺理论家协会、区诗词学会分别在点军区和夷陵区月儿湾,联合举办夷陵点军联谊诗会,参与诗会两地作家、诗人共计50余人。
4月26日,区作家协会在夷陵区新华书店为86岁老诗人王万明举办长篇叙事诗《美在人间》新书发布会,宜昌市新华书店、区档案馆、区图书馆、夷陵楼、夷陵电视台、三峡夷陵网等相关单位领导及作家、诗人、记者共计30人参加?;迫倬梦跬蛎鳌睹涝谌思洹纷吹摹陡咛旌裢烈皇獭肥篮头⒉蓟嵝畔⑾群笤凇吨泄骷摇?、《三峡日报》《三峡晚报》刊出。
6月10日,区作协与区诗词学会、区文艺理论家协会联合,特邀秭归文联参与,在夷陵楼联合举办"同筑大城梦,共吟屈子风"第三届端午诗歌朗诵会。
8月,黄世堂、黄荣久应三峡大瀑布景区、三峡奇潭景区邀请,对景区文化定位、文化发展进行调研。
11月和12月,陈晓莺、袁国新、黄荣久应区旅游委邀请参与旅游广告文化定位策划专家评审工作。
?。ǘ┪菩崮勘旯芾砬炕瘫?,再展文学夷陵新形象
1、2017年公开出版文学专著3部、获文艺精品创作扶持2部。
朱白丹长篇文化散文《走遍湖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2017年3月出版,全书40万字,5月27日,湖北省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为朱白丹长篇文化散文《走遍湖北》首发式暨座谈会。湖北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高晓晖,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甘齐顺出席会议并讲话。
谭家尧长篇报告文学《金牌是怎样炼成的》(23万字),于2017年12月由花城文艺出版社公开出版;
彭小琴小说《雀尕飞》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雀尕飞》同时获宜昌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项目扶持。
我区林文楷等5人向宜昌市申报2017年度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其中易晓燕《仙子与灵娃》入选市委宣传部小说扶持项目。
2、参加省市作协、高等院校专业培训学习4次8人。
4月,黄荣久、彭定新、易晓燕、刘艳等4名作家参加在当阳市举办的宜昌市青年作家培训班学习。
4月,周士华、舒德训、覃毓华等3名作家参加了省作协在荆门组织的作家培训班。
8月21日至29日,易晓燕参加省作协在神龙架举办"湖北省第七届青年作家高级研修班"。
作协副主席刘子俊前往上海戏剧学院深造学习一年,于2017年7月结业。
3、多名作家喜获文学奖项。
易晓燕的长篇童话小说《仙子与灵娃》、黄荣久的散文集《这条河流》、黄世堂的诗词歌赋集《夷陵九歌》、欧阳运森的《集古藏今》、周士华的小说《碧血黄花》、林文楷的散文《鱼坊》等作品获夷陵区第五届欧阳修文艺奖。周士华的长篇小说《碧血黄花》、黄荣久的散文集《这条河流》获宜昌市第六届"屈原文艺奖"。易晓燕长篇童话《仙子与灵娃》入围中国少儿文学奖评选,《仙子与灵娃》于11月被评为宜昌市委宣传部文艺精品扶持项目。陈晓莺散文《秋天,找一个手工村落过慢生活》于2017年6月在由中国散文网和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四届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中获得大赛一等奖。刘艳散文《怀念父亲》荣获《三峡晚报》第五届"杉杉杯"父亲节有奖征文一等奖,宋桂年《那个意味深长的早晨》获二等奖。刘艳散文《与"她"结缘》荣获《三峡晚报》"我的书缘"主题读书征文二等奖。何力的诗词荣获第二届孟浩然田园诗词优秀奖。王延志诗歌荣获第二届国际城市文学论坛暨新诗百年100位城市影响力诗人。秦莉萍《老屋,最早的过客》参加黄河文联文创号"百姓故事"征文获优秀奖,《老杨家的家风》获宜都市文联"围炉·先贤·家风"全国征文大赛优秀奖。
4、文学创作呈强劲势头。
易晓燕150万字历史长篇小说《武矣定传奇》完成终稿,已在起点网刊上传。欧阳运森主执笔的《中华欧阳氏大宗谱.源流卷》,120万字,于2017年10月团结出版社出版;欧阳运森应区政协特邀主笔的《夷陵县令欧阳修》,40万字,于2017年10月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袁国新完成28章40万字长篇亲历非虚构散文《七稚烟云》初稿,并开始24章长篇非虚构散文《父亲老一代农民的24节运》写作。林文楷创作《借居记》《北沙河桥头》《西藏十日》散文三组约10万字。龙学贵在《天涯》发表小说6万字,在中文起点网、纵横中文网发表小说30万字。黄荣久25万字《村上人家》文化散文完稿,其中多篇被《中国文学》、《朔方》等省以上文学刊物选用。
5、作协队伍不断壮大。
今年新发展会员13人,目前共有会员88人,其中省作协会员22人,省诗词学会会员24人,中国散文学会4人,中国诗歌学会1人。2017年19人加入市散文学会。
6、参与编辑《新三峡》、《夷陵文史》、《夷陵收藏》,作协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根据区文联关于区作协新增《新三峡》刊物组稿、编辑职能的工作意见,7月25日,区作协召开主席团会议,专题认真学习和研讨区委书记王玺玮"品质不输名期刊、核心价值主战场"指示精神和区文联相关要求,作协对《新三峡》编辑人员组成、策划组稿等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部暑,经过三期刊物的试运行,得到了作者们的一致好评,无论从文学作品数量和质量也有大幅度上升,也得到省、市作协领导和专家学者充分肯定。
欧阳运森执行主编的季刊《夷陵收藏》在省内业界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7、社会化文学创作组织日趋活跃。
乡镇以三斗坪、樟村坪、下堡坪、雾渡河、邓村、黄花、分乡等;企业以中孚集团、沛林集团、百里荒旅游公司、晓峰旅游景区、三峡奇潭、俏牛儿公司等;学校以小溪塔高中、三斗坪中学、上海中学、城区二小等;卫生以夷陵医院、夷陵妇幼保健院等单位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为己任,充分利用区作协文学创作的成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充分挖掘本土特色文化,以强大厚实的软实力来对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夷陵医院是知识分子密集的单位,院党委充分利用人才优势,成立杏林文学社,创办院刊《杏林园》,今年还出版了《剪缕春光听杏花》文学作品专辑。小溪塔高中高度重视校园文学人才培养,通过校园文学创作激发学生潜能,一批爱好文学的学生较往年相比,高考上线率明显上升,有的学生还考入国家重点大学。俏牛儿公司还专门邀请国家和省作协作家到公司与员工进行文学创作交流并讲授文学创作知识。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业务培训和文学创作交流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精品创作扶持力度不够。三是日常工作有待加强和规范。四是小说散文创作人员少,还比较薄弱。五是没有活动经费。
三、2018年工作思路
关于2018年作协日常具体工作,由作协秘书处根据上级要求抓落实,望各位会员认真履行,在今天的会上,我想跟大家交交心。前不久,区委召开了五届六次全体会议,会议作出了加快主城融合攻坚,建设强区主城富美夷陵的决定,这个决定的核心内容就是各项工作要"优于、高于、雅于"中心城区,如何"优于、高于、雅于"首先是情感认知上的深度融合。既要讲好夷陵故事,更要增强"宜昌人"身份认同感。作为夷陵区作协,在全市除西陵区外,我们应属文学大区,但与来势凶猛的周边县市相比,我们深感压力重大,为此,我想谈三点想法与大家共同探索,目的一个,就是我们在文学创作上、队伍素质提升上也要实现"优于、高于、雅于"其他县市区的目标。
1、关于基层作协会员应肩负什么样的社会责任问题。文学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文学创作既是一项艰苦的、富有创造性的个体劳动,也是作家与读者交流、与时代对话的社会行为。一年多来,每当看到元辰老师天天夜里还在创作写稿还在为大家编发评论的时候;每当看到宋桂莲、易晓燕、陈晓莺、陈毅然、徐春芳、王延志、赵义祥等几位同志为《新三峡》熬更守夜精心编辑小说、散文、诗歌时候;每当看到刘艳、黄祖明、何力、杨和、许芳等同志默默无闻地为全区作协会员精心服务的时候;每当看到易晓燕、朱春银、王万明、舒德训等耐着寂寞潜心创作的时候;每当看到一个一个申请加入夷陵区作协的时候,我内心是激动的,我为之感到自豪,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是囿于小圈子,把写什么说什么片面的孤立地、看成个人的事情?还是放眼天地间,通过艺术净化心灵,引领社会、造福人民?文学创始人张载曾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想,一个真正的作家都是文化精英,也应该有这样的志向和胸怀,铁肩担道义,妙手箸文章,用手中的笔来促进一个地方乃至一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和社会文明进步。
那么,作家怎样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我认为,应该着重把握好三点:一要有正确的立场。立场问题是文学创作的根本问题。咱们虽在基层,既是劣势,更是优势。凡是成功的作品,没有一件是脱离基层的,脱离实际的。有人说,搞文学可以不问政治,但要想搞创作,就得懂政治,你的作品要想被认可,被高层刊物认可并得于发表,你就得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始终把心与人民紧紧贴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二要有科学的态度。好作品都是反映时代精神的精华,好作家都应该是思想家。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更加突出,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强烈。大家在观察社会、思考社会时,既要拨开表象的重重迷雾,分清楚什么是主流、什么是支流,表现出应有的视野广度和思考深度;又要坚持良心和底线,认真对待和积极追求文学作品的社会效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把正确的态度观点、积极的价值取向传递给人民,不断为社会发展集聚正能量。这一点,我有很深刻的体会。我从2003年以来,就一直在关注黄柏河流城生态问题,从2011年开始着手黄柏河生态文学创作,通过一系列散文的表现形式和政协委员特殊身份,不仅为黄柏河治理争取了巨额补偿资金,还终于撬开了水资源保卫大战。就黄柏河而言,终于有了有法可依的可喜硕果。这是我深切的体会。三要有艺术的思维。文学是通过潜移默化对人发挥作用的,其力量比宣传更有效、更持久、更有说服力。大家要始终保持充沛的创作激情,锤炼生动的文学笔触,善于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善于激发人性的情感共鸣,用作品的深刻思想来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
2、关于创作的基本方法问题。我理解,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象地说,就是经过加工的"菜肴",如果原材料不对,读者就品不出应有的味道。因此,文学创作的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最基本的一条是找准源头、夯实根基,使作品真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牢牢把握"三贴近"的原则。一是贴近实际。"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杜甫的很多诗歌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名篇,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为后人还原了唐朝风云变动的真实面貌。大家都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要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提炼主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激发热情,投身讴歌时代和人民的创作活动中,更加客观真实地再现我们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二是贴近生活。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当年,我们的老诗人王万明诗歌创作的很多灵感,就是来自于与几位作家、教授被关进工厂一起劳动、平反后在农村和在单位工作生活的体验。现在文学作品数量很大,据统计,全国每年通过纸媒正式出版和发表的原创长篇小说就超过3000部,网络文学更是成倍成倍增长,散文无计其数,不是我狂言,现在在文学界乃至人们期盼中,能够触动人心的作品有多少?当然,经济发展了,时代不一样了,人们的精神需求也属一种多言化趋势,但就其深层原因还是一些作家对生活的积淀不够、感悟不深。我们处在一个最佳的创作地带一一基层,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受,走进生活深处挖掘素材、捕捉灵感,既讲好自己的故事,又提炼大众的生活,使作品更好地与社会共振、与读者共鸣。三是贴近群众。人民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学作品鉴赏和消费的主体。要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经常下基层、接地气,积极访民情、听民声,主动拜群众为师,从群众创造中汲取营养,真正做到用群众喜欢的形式、以群众能够看懂的方式、说群众想说的话,达到传播先进文化、弘扬人间正气、塑造美好心灵的目的。
3、关于我们自身应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问题。作家和作者尽管只有一字之差,但境界却有天壤之别。真正的作家,应该具有高尚的价值追求、高超的艺术造诣和高洁的人格品质,应该是一个纯粹的人、崇德笃学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现在,社会上很多行业的人显得浮躁,有的人脚步还没走稳就想迈开大步跑,恨不得一夜暴富、一举成名。我们有些作者也还没沉下心来,今天写点这,明天写点那,还没有个目标。对此,不仅社会不认可,而且,时间长了,你仍然一无所有。我想,既然我们有这个爱好,又选择了这个爱好,就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就要有"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勇气和坚韧。当年,柳青为写作《创业史》,辞去长安县委副书记的职务,定居皇甫村长达10余年。今天,作家的生活创作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这种潜心创作的毅力应该是不变的。时风影响文风,文风又助推时风。我们大家都要摒弃浮躁之气,不为名利所动,不为浮华所惑,以静心静气之心态,专心致志地立足岗位,做好自己热爱的工作、追求的事业,我们这个社会就一定会风清气正、健康向上。区文联为我们下达了五年精品创作计划,我们作协会员积极响应区文联的号召,部分会员已向区文联、市委宣传部申报了35件作品的创作计划,去年1月7日,我们在创作年会上发出了倡议,2017年为创作年,倡议发出后,易晓燕、刘艳、彭小芹、舒德训、朱白丹、朱春银、王延志等一大批作家积极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易晓燕一年时间创作了一部150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武矣定传奇》。刘艳不仅在单位是重要的中层骨干,在作协还担负着作协秘书处为大家服务的工作,她挤出时间围绕精准扶贫题材进行创作,仅去年一年,就创作了10多篇比较有重量的散文。今天,是2018年1月7日,希望申报或没有申报作品的同志,应有自已的目标,积极投身于文学创作,孜孜不倦地追寻艺术梦想,把心思和精力更多用在揣摩研究作品、提升文学素养上,注重生活的点滴积累,开阔创作的思路眼界,既善于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借鉴世界各国文化的优长,又勇于适应新的时代条件和群众新的精神需求,与时俱进地加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方面的尝试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文学创作的能力和水平。
"文学夷陵"是夷陵文化建设的生力军和宝贵财富。今天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光学同志,区文联主席周爱民同志、宣传部文艺科施娟娟同志亲自到会,我想,这是代表区委、政府敬重"文学夷陵"、善待"文学夷陵"、呵护"文学夷陵"队伍的重要标志,也是对我们作协在政治上的充分信任、创作上的热情支持、生活上的真诚关爱的具体表现。从今天开始,我们将继续开展"精品文学创作年"活动,积极创造条件,举办笔会,选送会员外出学习,加强与上级作协和兄弟县市区作协的广泛联系,为大家深入实践、体验生活创造条件。作协是党和政府联系作家的桥梁和纽带,是引领繁荣和发展夷陵文学事业的核心,作为作协会员,一要作好文,二要作好人。尽管我们作协是一个无房、无钱、无编的"三无"社会团体,但仍然需要我们以开放、包容、谦虚、担当、热忱、戒躁的姿态,自觉维护作协声誉,尊重他人,容忍个性,互相欣赏。只有把人品和作品放在同等的高水准上,才能练就成德艺双馨的真正作家。
文/图:黄荣久 编辑:冯潇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