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由宜昌美术馆和三峡大学艺术学院主办的“图真——安一辉中国画写生作品展”在宜昌美术馆开幕。
三峡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主悔,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昭君文化促进会会长吴开保,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兴发集团总经理易行国,三峡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市昭君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石亚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周立荣,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孙才清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宜昌美术界、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学者参加开幕式。
此次展览展出了青年画家、市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安一辉的52幅作品,这些作品从其近3年130多幅写生作品中选取,尽现巴楚山水风貌及时代精神。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艺术家的创作灵感就会枯竭,安一辉称,写生作品正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写照,“图真”则是外在客观物象的真与内在精神的真的统一。
▲安一辉在开幕式现场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培训部主任、中国画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学君是安一辉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他在展览前言里对安一辉的探索与尝试给予充分肯定,称其“在传统与自然交叠的语境中,能找到自己的笔墨语言,并把笔墨进一步的完善,紧跟时代的步伐,勾勒出新的观感和感知的崭新维度。”
前 言
文/ 袁学君
山水画的写生实践,是一个检验传统与发展传统辩证统一的过程。这就是说,投入写生实践之前,画家应该要经过一定程度的临摹训练,掌握了山水画的基本法式和表现规律;而写生的过程,则是将山水画法则、程式置于大自然中回炉对照,并在“身所盘桓,目所绸缪”的动态化过程中,观物取象,应目会心,迁想妙得,从而“修正”并创造、发展山水画法式。此中情形,正如清代王概所言:“或贵有法,或贵无法,无法非也,终于有法更非也。惟先矩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有法之极归于无法。”可以说,写生正是从“有法”通向“无法”的津梁,因此,写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安一辉是我的山水画硕士研究生,一直都非常用功,在大型美展中也取得了一定的佳绩,值得表扬。读研期间临摹大量的传统山水画对于山水画法式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同时又能在自然中去印证、生发。其写生作品,画面整体感强,以简为尚,画面空间多呈疏朗虚旷之致,每于留白处最见匠心,山石、树木、房舍布局分割有自己的审美趣味;设色用墨讲究,浓淡相宜,清新雅致,画面奇逸悠然,意境幽远。在传统与自然交叠的语境中,能找到自己的笔墨语言,并把笔墨进一步的完善,紧跟时代的步伐,勾勒出新的观感和感知的崭新维度。
安一辉正处风华正茂的年龄,他的山水画写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令人欣慰的是,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探索精神,沉潜于写生。我相信,在未来的岁月中,他一定会在中国画写生的道路上,走向更加深远,更加宽广的境界。
?。ㄗ髡呦滴幕吐糜尾恳帐醴⒄怪行呐嘌挡恐魅巍⑽幕吐糜尾扛呒吨俺破牢?、中国画创作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三峡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
安一辉作品选登
▲ 安一辉 《富顺西湖》 纸本设色 17x34cm(2018年)
▲安一辉《芙蓉溪边写生》 纸本设色 34x46cm(2018年)
▲安一辉 《南菜园村》 纸本设色 34x46cm(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