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宜昌首个楹联文化村揭牌仪式在点军区联棚村举行,宜昌市原副市长、市楹联协会顾问符利民(符号)等为楹联文化村揭牌,来自市委宣传部、市文联、联棚乡和宜昌市楹联协会等组织的相关负责人、顾问和艺术家们一行五十余人参加揭牌仪式。
▲ 符利民先生(左)、点军区联棚乡党委书记赵长喜为楹联文化村揭牌
宜昌市楹联协会主席杨玲玲在致辞中表示,楹联习俗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符号,,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影响经久不衰。人们在其中描绘出心中美好愿景,激发出不断的奋斗精神和始终饱满的劳动热情,成为鼓舞人们前进的动力,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正能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增添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创建楹联村,正是选择了一个村民易于接受的文化载体为平台,实现新农村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让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此次悬挂的楹联中,尽管寓意各不相同,但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文化之风扑面而来。如表现新年美好愿景的“鱼跃池塘添瑞景,谷盈仓廪庆丰年”、“春晓开犁一蓑雨,霜晴入廪满仓金”“晴耕雨读家风继,业顺人和好运来”;表现新农村诗情画意的“绕屋新栽花几树,推窗醉揽月一弯”、“陌上繁花似锦,庭前朱墨飘香”、“云水文章畅写农家新愿景,河山画册尽收田舍美家园”,还有励志劝世的“勤劳致富门前大路行车早,和气生财屋后竹林发笋多”“励后人好学笃行报国,效先辈勤耕攻读传家”等等。村民们纷纷表示,与其说这些楹联是美化村容庭门的一种装饰,倒不如说是乡村治理、规范村民言行举止的一次有益尝试。
当天下午,市楹联协会组织的荆楚“红色文艺轻骑兵”宜昌楹联小分队在德耕园开展了"送春联送福下乡活动",书法家现场挥毫,共送出春联100余副。
据了解,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挖掘楹联文化内涵,市楹联协会于2019年9月开始申报在点军联棚打造首个楹联村,得到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的重视和大力支持。随后组织市、区20多名楹联学会骨干,到联棚村实地走访,与村委会楹联文化村建设事宜。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共创作了楹联作品近200副,到2020年元月终于整体完工,一副副酱底金字的木刻楹联匾牌已镶嵌到家家户户大门口,不仅烘托了村内的文化气氛,也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下一步,楹联协会将继续帮助联棚村完善楹联文化村建设,向村民普及楹联知识,计划开展楹联文化培训班,引导中小学生学习楹联,爱上楹联,创作楹联,为联棚村整体全面向着“宜昌楹联第一村”迈进而继续努力。
文/图:市楹联协会、《三峡晚报》 编辑:冯潇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