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报春时节,位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观音阁路民俗文化村的作家艺术家创作基地内,传承楼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致人创作室,实木金描书法题字的“中国梅”牌匾熠熠生辉,自费修缮一新年份感十足的大创作室里,丈八大尺寸、被评为“滚笔法创作”的红梅国画作品傲骨天成、振奋心胸;更有剧作名家致人创新长五句子白话诗体为巴人寨创作的系列诗歌,极大地激活了这处千年古文脉。
“清江长阳白鹤岩下欢歌笑语民俗村/观音阁前彩虹飞架千帆竞发龙舟坪/巴人寨里生机盎然人间烟火煮腊酒/鼓乐响处吊脚楼阁书香四溢藏古今/拾级而上迈进红门恭喜贵客入仙境”的《楼台赋》,颂歌观音阁处抗战时期诞生长阳第一个党支部史实“先辈百年浴火重生响泉深处党旗红/诵经拜佛掩护革命史册丰碑记一功”的《观音阁》,“丹青相伴纸砚为伍泼墨报春送五福”的《报春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好人做事天照看”的《金桂缘》,以及“东方之子巴山舞魂创业兴寨留美名/根在土家长歌奔月花轿抬出不了情”的《传承楼》,均以被文学名家刘富道先生评为“戴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的长五句子叙事诗歌体,立体地激活了古树新枝的长阳巴人寨民俗文化村的文气。
笔名致人的张道清是中国作协会员和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同时也是宜昌市域内影视剧创作的领军人物。由他担纲编剧的长篇电视剧《抗日名将左权》、电影《杨得志围城打援》《最后一个盲点》等剧目,先后在央视黄金强档播出,为宜昌乃至湖北争得过荣誉。2016年,军旅转业的张道清从当阳市融媒体中心退休后,随子女定居武汉。但他并不安于现状,多次深入长阳山区从事文学采风活动,五年多时间里创作了“写长阳歌长阳演长阳”的两部院线大电影《哭嫁》和《大山里的诗歌》、一部微电影《人民的语言》、一部六场歌剧剧本《土家新娘》和一部长五句子长篇叙事诗《清江诗魔的故事》。
张道清是受2021年12月14日开幕的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巨大鼓舞,热血激荡地决定真正进驻长阳“深扎”的。也正是第二天说走就走地从武汉动身前往长阳,决定再在大山深处再扎根三年,耐住寂寞体验生活,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他经过与长阳民俗文化村创始人“巴山舞之父”覃发池协商,进驻该单位一套闲置的房子,自费三万元对室内进行整修、购置办公和生活设施,于春节前正式挂牌办公。1月11日,《三峡晚报》“宜昌口述史”栏目整版报道了张道清老师的事迹,讲述了他编剧生涯的丰富经历,特别是讲述了全国文代会作代会后他的即时“深入生活”行动。
张道清整版专访《我创作的影视剧曾三上央视》刊发于《三峡晚报》2022年1月12日第7版
当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行动典型张道清正在火烧坪乡“湖北最高海拔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邀请下,满怀激情地为该校新创办的《星火记忆》文学??透孟缦煊∧谕獾?ldquo;家风传承孝善文化”品牌作文创和文化提升。同时,也在主动对接原《哭嫁》电影拍摄地、红色教育基地的都镇湾镇麻池古寨的涉关各方,洽谈用五句子诗歌全面打造“提着脑壳跟党走,一乘花轿抬革命,抬出万代鱼水情”的红色长阳故事文化带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