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文艺大事记
1952年——黄声笑等建立宜昌市城区第一个业余文艺创作组
黄声笑是宜昌港码头工人,1952年,由他倡导建立起宜昌市城区第一个业余文艺创作组。1958年,他发表了《我是一个装卸工》,有名句“左手提来上海市,右手送走重庆城”。该诗被全国多家报刊转载,后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
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屈原诞生于宜昌秭归,《离骚》、《天问》、《九歌》、《橘颂》等诗是他的代表作。他的诗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点,浪漫色彩浓郁,闪耀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芒。他是《楚辞》的奠基人,中国诗歌的鼻祖。
1963年——现代京剧《茶山七仙女》奉调进京汇报演出
《茶》剧系宜昌京剧团编创组集体创作,当时与《洪湖赤卫队》、《亲人》并列为湖北三朵红花。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胡耀邦、周扬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首都专家先后观看了《茶》剧演出。该团还受到国家副主席董必武的接见,并获赠“旧瓶装新酒”题诗。
1979年——宜昌文学史上首部长篇小说《漩流》出版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宜昌小说创作几近空白。鄢国培70年代初由重庆调入宜昌港务局工作,并开始了他的长江三部曲的创作?!朵隽鳌?、《巴山月》、《沧海浮云》相继出版,三部曲近200万字,轰动当时文坛。
1982年——原宜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
12月8日,宜昌市文联成立大会隆重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了33名委员,选举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泽耀兼任主席,于杰范、鄢国培、冯中衡为副主席。1983年增补李华章为副主席。在市文联成立之前,已分别成立了文学、音乐、美术、书法、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文联创办有《摇篮》、(后更名《作家摇篮》、《三峡文学》)文学刊物。
1985年——宜昌首部电视剧完成并在央视播出
3月9日,宜昌市自编、自拍的第一部电视剧《风雨送奶人》完成制作,当晚在市电视台播出。该剧由陈天一、许汝玉、傅鸿烈、何槐林编剧。8月,该剧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1985年——宜昌作家首次获全国文学奖
映泉的短篇小说《同船过渡》获全国第七届优秀短篇小说奖,为宜昌小说作品首次获此奖项。6月,他的中篇小说《桃花湾的娘儿们》发表并被转载,后经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改编,于年底拍成电视剧《桃花湾》。早在1981年,他的短篇小说《维纳斯闯进门来》就曾在全国文学界引起广泛讨论。
1985年——《三峡文学》创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该刊由原市文联《作家摇篮》更名,是宜昌首份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1992年地市合并后即为新成立的市文联会刊。同年,编辑部升格为杂志社,独立法人。最初为双月刊,2004年注册为月刊,2008年改为半月刊,至今已出刊300余期。2008年被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期刊”称号。
1986年——宜昌联合举办十二城市书画展
8月8日至20日,由咸阳、襄樊、沙市、苏州、南通、常州、芜湖、无锡、衡阳、宁波、丹东、宜昌联合举办的“十二明星城市书画展”巡回到宜昌市展出,展出作品166件。其中,宜昌画家吴章采有14幅作品参展。
1988年——汪国新、郑桂兰连环画获国家级大奖
5月15日,汪国新、郑桂兰编绘的《战乱哀鸿》连环画获图文双优奖,并列入《中国连环画》1987年度十佳作品之一。同年9月,汪国新创作的《寂寞函关道》、《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及《饮中仙》三幅国画被国家图书馆收藏。
1989年——宜昌摄协赴北京办展
8月1日至15日,由宜昌市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三峡明珠——宜昌市”摄影艺术作品展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橱窗展出,展出摄影作品100余幅。这是宜昌市首次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在北京举办的大型宣传活动。
1989年——宜昌市地区文联成立
宜昌市地区文联成立于1989年3月,人员编制5人。首届文代会参会代表120余名。大会选举刘不朽为主席,刘家信为副主席,喻可伟为秘书长。
中共宜昌地委同意来层林任文联党组书记,刘不朽、刘家信为党组成员。
经报地委宣传部同意,成立了作家、民间文艺家、戏剧曲艺家、音乐家、舞蹈家、摄影家、书法家、美术家、影视艺术家等9家协会,并选举产生正、副会长,有会员300余人。
1992年——宜昌市文联成立
宜昌地市合并后,原宜昌地区文联与原宜昌市文联合并成立宜昌市文联。由刘不朽任党组书记、主席,李华章任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刘家信任党组成员、副主席,徐达、何鸿森(1993年增补)为副主席,喻可伟为秘书长。聘请徐顺祥、陈焕祥、王辉运为名誉副主席。
1994年2月,增王作栋、秦新民为党组成员、副主席。1994年,李华章任文联党组书记。1995 年11月召开宜昌市第一次文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的主席团,刘不朽任主席,副主席李华章、刘家信(兼职)、何鸿森、王作栋、秦新民、汪国新(兼职)。1997年9月,市委对文联党组和主席团成员进行了调整,王浚山任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副主席刘家信、何鸿森、王作栋、汪国新(兼职),江涛任秘书长。
1998年——刘德培获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命名表彰
9月,刘德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故事家”称号,名列榜首。此前,刘德培1983年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故事家,省内外、国内外民间文艺学界专家学者多次赴五峰考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其为“世界上值得骄傲的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民间文艺家”。“民间故事家刘德培研究会”1991年即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民间故事家研究会。2000年3月,刘德培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同年12月病逝,享年89岁。
2002年——宜昌市文联第二次文代会
6月6日,宜昌市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351名文艺家代表、50名特邀嘉宾出席。大会选举出新一届文联领导班子,陈宏灿当选主席(任党组书记),何鸿森(党组成员)、王作栋(党组成员)、汪国新(兼职)、周德聪(兼职)任副主席,杜鸿任秘书长。
2007年——宜昌市文联第三次代表大会
6月4日至6日,宜昌市第三次文代会在桃花岭饭店隆重举行。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文艺家代表319人出席,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文联主席团。周德聪当选主席,黄尚荣(任党组书记)、邓先兵(党组成员)、周立荣(党组成员)、汪国新(兼职)任副主席,杜鸿任秘书长。
2007年——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宜昌分会场县歌、行歌大赛
11月20日,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在宜昌圆满落幕。为配合八艺节,宜昌市文联早在8月就启动了“第八届中国艺术节‘移动彩铃杯’宜昌市县歌、行歌大赛”活动,共有县市区及相关行业的42首歌曲参赛,经过专家两轮筛选和审定,最后确定了12支歌曲进入总决赛。着名音乐人王原平、刘健、方石、赵方、戴慧明、贺沛轩等担纲总决赛评委,着名歌手王丹萍、徐千惠、黄薇等参与角逐总决赛。本次县歌、行歌大赛是八艺节期间最大的一项音乐赛事之一,也是历届中国艺术节中最具独创性的音乐活动。
2008年——举办“紧握的手”大型赈灾义演晚会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宜昌市文联迅速行动,联络组织知名歌星云集宜昌,与市慈善总会联合举办了“紧握的手”大型赈灾义演晚会,号召全市文艺界向灾区人民捐款,现场募集赈灾资金38万余元。宜昌市慈善总会在义演现场接受了上述善款。
2008年——举办杨守敬杯国际书法大赛
宜昌市政府与中国书法报社主办,宜昌市文联与宜都市政府承办的“杨守敬杯国际书法大赛”,共收到国内及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2380名作者的参赛作品5288幅。颁奖仪式在中央电视台“同乐五洲·相聚宜都”大型综艺晚会上隆重举行。
2010年——承办宜昌·襄阳书法作品联展
9月16日,由湖北省文联主办,宜昌市文联、襄樊市文联承办的“湖北省首届书法艺术节—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襄阳书法作品联展”在市博物馆隆重开幕。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乐成,宜昌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赵举海,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永泽,襄樊市副市长王彬彬出席开幕式并为作品展剪彩。
2010年——宜昌摄协三峡风光摄影作品参加尼泊尔“影罗天下”艺术节
2010年,宜昌市摄影家协会组织30多位摄影作者赴尼泊尔创作采风,并举办三峡风光国际摄影交流展“影罗天下”摄影作品展出,受到尼泊尔的热情欢迎,尼泊尔总理亲切接见宜昌艺术家一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还为此活动发了通稿。
2011年——第二届文艺作品创作扶持项目签约
9月20日,宜昌市文联第二届文艺作品创作扶持项目签约仪式在峡州宾馆举行,冯绪旋《吼叫的大森林》、余娅琴《锦绣洛神》、朱朝敏《涉江》、陈孝荣《资丘古镇》四部作品获重点扶持。签约仪式上,宜昌市文联主席周德聪代表宜昌市文联与4位作家签下了协议书。第二届共收到20个申报项目。经过认真评审,评出上述4部重点项目,每个项目扶持资金4000元。宜昌市副市长张永红出席签约仪式。市文联在此之前已成功举办了首批重点文艺作品项目的签约,此举将进一步推动全市的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2012年——承办“中国作家·宜昌文化建设研讨会”
6月21日,由宜昌市文联承办的“中国作家·宜昌文化建设研讨会”在宜昌举行,吉狄马加、叶梅、扎西达娃、舒婷、马津海、韩作荣、李少君等十余位着名作家、诗人与会,为宜昌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2013年——宜昌市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
1月9日至11日,宜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省文联、省作协主要领导,全体市委常委及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的领导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市文艺界350余名代表与会。周立荣(党组副书记)当选主席,黄尚荣(党组书记)、卢进(党组成员)、吴强(党组成员)、汪国新(兼职)、张泽勇(兼职)、陈襄阳(兼职)、孙才清(兼职)、陈永权(兼职)任副主席,杜鸿任秘书长。聘请周德聪为名誉主席。
2013年——宜昌“一县一品”文化品牌登台美国达拉斯
5月5日至22日,宜昌市文联秘书长杜鸿带领我市“一县一品”着名文化品牌《中国步步升鞋文化展》,随同中国民间艺术代表团,登台美国达拉斯艾迪森艺术中心,参加“国际节·聚焦中国—中国民间艺术周”活动。这是我市“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在走向全省、全国之后,首次代表国家和湖北走出国门,亮相世界“奇迹艺术”舞台。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左)活动期间亲切接见宜昌代表团杜鸿一行。
2013年——创意并承办“爱上宜昌”着名音乐家来宜采风活动
5月22—27日,全国着名词曲作家徐沛东、韩新安、田晓耕、宋小明、戚建波、赵方、浮克、姚峰、方石、孟可、孟文豪、戴慧明、唐跃生等受邀齐聚宜昌,围绕“爱上宜昌”的主题进行了一周的采风创作。创作出《爱上宜昌》(谭晶演唱)、《擦肩而过》等十余首歌曲。
2013年——协办第九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
9月16日晚,由中国文联、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在宜昌拉开帷幕。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展工,全国人大、中国文联、中国侨联、国家旅游局、国务院三峡办、中国长江三峡集团、重庆市的相关领导,湖北省四大家主要领导以及埃及、蒙古、巴基斯坦、波兰、塞内加尔、西班牙等六国驻华使节出席开幕式。
从2012年10月18日接待“九艺节”考察组开始,至2013年9月20日送走国外演出团队,历时11个月。节日期间,13个国家的300余名国外艺术家在宜昌活动9天。市文联负责开幕式、巡回演出、中外大联欢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以及演出团队和相关人员的接待工作,各项活动安全、高效、圆满。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称宜昌举办的“九艺节”是九届艺术节中最成功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