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古埃及首都卢克索,沿着尼罗河慢跑
郭寒,宜昌市作协副主席,现供职于湖北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989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先后主持创办了在电力行业有较大影响的刊物《清江文汇》,策划并执行主编我国第一本流域文化画册《文化清江》。主要作品有报告文学集《清江放排人》、散文集《目击清江》等。2011年,散文集《逝水无声》获第八届湖北产(行)业文艺楚天文学作品一等奖。
本文为作者5月埃及行随笔之四
卢克索:一半是鬼神,一半是苍生
郭寒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古迹在埃及,埃及三分之一的古迹在卢克索。说它是一座城,不如说是一个露天博物馆。
尼罗河在古埃及这座作了3000年都城的时名底比斯的小城西面北去。东岸边几十米,就是卢克索神庙。走上两三百米,就是规模更大的卡纳克神庙。神庙供奉着象征太阳的阿蒙神。每年非洪水泛滥期,阿蒙、穆特、苏孔的神像从神庙中抬出,绕街游行。古埃及法老修建神庙,就是为了给他的神在埃及南方有一个私人居所。
既然是神的居所,其建筑,自然不是人类的日常:卡纳克神庙多柱大厅,大约是阿蒙家的客厅,面积为5400平方米。134根均由整体花岗岩石块凿成的巨柱,形成一座深不可测、不怒自威的石柱森林。中央的12根双排立柱高21米,其余高15米。直径6.3米,7个成年人张开双臂才能环抱,柱顶上可以站下50个人。建筑物做得威严至此,它若是第二,天下没有敢称第一。游人大气也不敢出,就被3500年前这些采伐自200公里外的阿斯旺、依托尼罗河洪水运来的巨型石块所震慑。
卡纳克神庙与古埃及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王哈舍普苏特相关。《埃及通史》上记述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古埃及帝国奠基人之一的图特摩斯一世死后,与王后阿赫米斯所生的儿女并没有继位,庶出的继位者图特摩斯二世为加强权力的合法性,与同父异母的妹妹、阿赫米斯女儿哈舍普苏特结婚。由于他们只生一女,二世驾崩后,王位由其妃子所生一个10岁男孩继承,其姑母哈舍普苏特以母后身份摄政。一年后,哈舍普苏特窃取大位,成为埃及历史上唯一女王。为巩固权力,展开造神运动,其中经典的事件是制造了一个载入浮雕和绘画的神话:一个夏夜,阿蒙神降临后宫,睡在王后阿赫米斯身边,神恩浩荡,圣水浩荡……嗯,就在那一夜,哈舍普苏特被制造了(可这让图特摩斯一世情何以堪!)。哈舍普苏特在卡纳克神庙为“父亲”阿蒙神立的方尖碑上写道:“我为父亲建造/以便使我的名字不朽/直到永远,永远/它们都取自坚硬的花岗岩/没有裂痕,没有瑕疵”。当年方尖碑立了4块,今天3块早无踪影。
花岗岩亦有断裂时。公元前672年,阿苏尔巴尼帕尔洗劫了底比斯;公元前84年,定都亚历山大城的托勒密法老为了使古埃及屈服于他们的统治,对底比斯进行了洗劫和摧毁;到了罗马时期,底比斯已经是碎瓦颓垣;公元前27年,一场大地震将这座曾经声名显赫的千年古都彻底的尘封于砂石之下;新纪元初期,基督教堂、阿拉伯人的清真寺出现在了砂石掩盖的神庙废墟上……正如古老的预言所说:“底比斯啊,底比斯啊,你将变成尘沙,只有石头会为你说话”。
新王国时期的法老们活着,借神统治天下,奢华糜烂,不可一世;要死了,审美趣向发生变化,开始寻找一处隐秘、安谧之地,试图永远逃遁世外,不被打扰,或许他们已经发现先祖金字塔塔葬的弊端——暴露、招摇。历史翻到1922年,英国考古学家在尼罗河西岸,与古国都底比斯相距不远的一处没有一棵野草、没有一只飞鸟的山谷里的岩壁上,找到了一个法老的陵墓,紧接着,63座法老陵墓接连在此发现。这一事件,成为20世纪最为轰动的考古发现。一条死亡峡谷里的孤魂野鬼,一网打捞,此谷留下“帝王谷”名称,而包括金棺、金面具、木乃伊在内的数万件珍贵文物,哄抢一空,一场或许能延递千年的盗墓,变成了一次集中、批量、公开的抢盗大比拼。好在埃及石雕、壁画中很难见到凶神恶煞、吸人精髓的鬼怪,基本是些?;な廊撕屯稣叩纳瘢蚨诘弁豕?000多年前开凿的幽暗阴森的石穴中穿行,少了一些心悸。
空中鸟瞰卢克索,苍茫无际的大漠中,尼罗河如一条蓝带子,被一条狭窄的河谷滩地紧紧簇拥,而卢克索,节俭、朴素得如同小村庄。在这里,尼罗河是生命存在的唯一,一些河床下切深一些的河谷,离开尼罗河岸两三百米,就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心里咯噔一下,这可是50万人口的城市啊。
导游说:“你们知道卢克索上一次下雨是什么时候吗?是2006年,也只是下了5分钟的小雨。”
到卢克索,是在黑咕隆咚的夜里。但下榻宾馆就毗邻尼罗河,一阵阵新鲜的水的气息,让已经在博物馆、密室、文物、干热、奶酪混杂气味呼吸一周的我,倍感兴奋。次日早晨5时,沿尼罗河岸,慢跑12公里。
见证尼罗河醒来,见识尼罗河素颜。卢克索这一段,尼罗河丰腴,洁净,端庄。成群的白色水鸟划过,古老的三桅船小憩,从阿斯旺至开罗的大型游轮悠然下行,岸边还不时出现堆成小丘状的怒放的三角梅。
尼罗河缓缓流淌,时光也在缓缓流淌。河边的街道上,牛粪处处,尿味弥漫;一位胡子大爷骑在一只瘦小的驴子上,叮叮当当;一些打着赤脚的小男孩,追逐嬉闹;房舍破旧,看不出年龄,10年或者1000年。
但4000年的神庙容易辨识出,尽管也挤在街巷上。(2017.5.7,卢克索)
在车里,就可随便拍摄到街道边的卢克索神庙。
卢克索神庙。
卡纳克神庙里的134座巨型石柱。这真的是地球上的吗?
石柱缝儿间,可见两座方尖碑。方尖碑是权力的象征。同伴中有人发现美国华盛顿纪念碑的创意抄袭古埃及方尖碑。
这条河流这一截薄薄瘦瘦的带子上,供养着50万人口。(图片摄影:赵红继)
(图片摄影:赵红继)
在西岸,热气球正迎着朝阳升起。
跑步中,发现了一个在尼罗河边背诵经书的小伙子。
郭寒《入埃及记》系列已全文连载结束。敬请关注随后推出的杜培俊《埃及随感》系列。
郭寒更多相关内容见“宜昌文艺网-文艺名家”专栏http://www.ycwl.gov.cn/content-46961-812469-1.html
文/图:郭寒 编辑:冯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