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庆文
熊庆文,长阳人(土家族),1952年生,中共党员。中国民协会员,省民协理事。现任宜昌市民协顾问。
1975年进入三峽日报,从记者编者任职至总编辑,获省以上新闻奖百余次;创作的散文、杂文、文艺评论等分别获省部级奖励。进入市民协工作22年,担任副主编的《中国民俗志 • 湖北宜昌市卷》《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市分卷》两部民间文艺著作均获中国山花奖。被评为湖北省文联2016年度文艺工作创新先进个人。
2017年11月,熊庆文(中)在伍家岗区民协座谈会上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
2016年秋,熊庆文(左二)陪同中国民协党组书记邱运华(中)在西陵区民协检查工作
退休仍撸袖子干
——记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主席熊庆文
文/编辑部
熊庆文是一位老干部、老党员、老专家。今年66岁,1974年入党,曾任三峡日报社总编辑16年,二级高级编辑。退休前后任宜昌市民协主席11年。2012年退休后,他不顾身体多病,仍然撸起袖子干,带领全市民间文艺家们扎根沃土,辛勤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宜昌市民协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工作报告:宜昌民协六年实现7项新突破
2018年
“六年,实现了7项新突破。”熊庆文在向本次大会作报告时,用一连串数字汇报了本届市民协工作取得的累累硕果。
被评为湖北省文联2016年度文艺工作创新先进个人,受到省文联表彰。
——民间组织建设实现新突破。全市13个县市区民协全部建成和完善,多数民协做到了有办公室、有经费等“六有”,会员由117人发展到1098人,全市民协每年集体活动达百次以上。
——民间文艺精品生产实现新突破。六年来,全市获中、省民间文艺奖28次,特别是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三连冠”“四连冠”,《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被中省专家誉为“标志着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取得显著成果”。
——造就名人实现新突破。巩固宜昌民间文艺“三家一村”(中国故事家刘德培、刘德芳、孙家香,青林寺中国谜语村),又推出了新的“三家一馆”(民间文化名家王作栋、湖北故事王徐荣耀、当代工艺名家朱新泉,宜昌袁裕校家庭博物馆),还推荐袁裕校、徐荣耀、李凤英等3人登上了“中国好人榜”。
2016年夏,到五峰李凤英(右)家中共商民间文艺精品生产
2016年4月,主持召开王作栋先生(左)从艺50周年座谈会并为他授牌
——打造文艺品牌实现新突破。支持夷陵区民协参与创建3个“中国民间文艺之乡”、8个“湖北民间文艺之乡”。全市设立28个民间文艺传习基地和产业基地。宜都正国博物馆设立了中国民间文化研究基地,夷陵区正在打造中国最大的袁裕校家庭博物园。
——民间文艺演出实现新突破。全市建立民间文艺艺术团18个,每年演出300余场(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俗艺术团坚持20多年在外演出,全国观众达千万人(次)。宜都市民协艺术团每年坚持义务演出。西陵区民协艺术团每年自费演出30多?。ù危?。
——民间文艺新闻宣传实现新突破。市民协主席团坚持每月编写简报——《宜昌民间文艺》,每月刊发2万多字。创建了“三峡民协网”,每年发稿近千条,每月评出“宜昌民协十大新闻”,其文艺新闻宣传力度在全国民协系统少见。
2015年秋,在宜都“徐荣耀从艺50周年汇报会”上讲话
2017年秋,参加夷陵区创建中国民间版画之乡活动参观
——主席团建设实现新突破。市民协创造和发展“宜昌民协模式”,对主席团成员采取分责到人制度,充分发挥民协“十老”作用,带领广大民间文艺家成长和进步。
湖北省民协副主席、宜昌市民协名誉主席王作栋说:“四届民协工作是最辉煌的时期,熊庆文是个好主席!”
经验介绍:创新和发展“宜昌民协模式”
宜昌市民协是一个民间群众文艺团体,困难不少。熊庆文从担任市民协主席开始,就下定决心要战胜困难、创造辉煌。他根据民协工作实际,提出和完善“宜昌民协模式”这个工作法,给民协工作增添了新动力。2018年4月26日,市民协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中国民协特发来贺电,贺电中说:“宜昌市民协创造和发展‘宜昌民协模式’,推进民协工作全面发展,对此我们感到十分高兴,希望宜昌市民协再接再厉,乘胜前进,建成全国民协先进代表。”
2017年夏天,主持召开中国(袁裕校)家庭博物馆学术研讨会
中国民协点赞的“宜昌市民协模式”到底有哪些内涵?魅力何在?熊庆文从5个方面进行了诠释。
事业凝聚召唤力。民协没有行政领导和组织能力,只能依靠事业召唤大家。熊庆文说,听从党的、上级讲的、会员想的,就是要坚持做好的工作,要以宏伟的目标凝聚召唤力。中国文联、中国民协要求全国编撰中国民俗志,宜昌市民协积极响应、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将此作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事来抓,历经5年时间,动员300多人,花费400多万元,编撰出了680多万字、重达15公斤的《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成为全国市州首部民俗志。为了完成这部宏篇巨著,王作栋瘦了10多斤,杨建章先后修改10余次,特别是重新调整结构“翻烧饼”,大家都艰难地挺过来了。正如中省专家指出的——“宜昌市民协作出了罕见的努力”。
2011年春,《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编纂工作第一次现场在宜都召开
精品拉动战斗力。退休前,他在三峡日报当总编辑,提出“精品兴报”;退休后,主持市民协工作,他将此经验运用到了民间文艺生产中,拉动民间文艺出人才、出作品、出效益。市民协每年提出精品生产规划,每年评选民间文艺精品,每年通过比赛评出“宜昌民间文艺奖”。尤其是攻创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继2009年和2011年夺得“山花奖”之后,市民协推出的广场舞《长阳土家族撒叶儿嗬》和《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又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实现了“四连冠”,创造了中国民间文化奇迹,极大鼓舞了宜昌民间文艺家创作精品的热情。
爱才焕发向心力。以人为本,发挥人才作用。市民协先后建立《宜昌市民协服务公约》,并在协会内建立了142人(次)的会友关系,对民间文艺家给予了更多重视、更多关心、更多支持。熊庆文经常组织看望病人、走访慰问。2017年大年初一,他来到宜都,到谜语大王赵兴寿家中给他;市民协顾问彭明吉20多年来,坚持照顾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芳,每年争取5万多元政府资金用于刘德芳的工作和生活,还购买了1000多元的营养品为刘德芳补身子;宜都市民协名誉主席徐荣耀连续3年自费万元慰问民间文艺家。让广大民间文艺家感受到协会和集体的牵挂。
2017年春节期间(大年初一)在宜都谜语大王赵兴寿(左)家中拜年
创造打造新动力。民协工作困难不少,唯有创新才能克服。为了将民协工作落到实处,市民协对主席团成员实行项目责任制——每人分管一项工作,每人联系一个县市区民协,并要求每人每年创一优。定期评审,奖优罚懒。资金是民协的重点困难,市民协一方面争取财政和社会支持,同时创新思路,推出“谁办活动谁出钱”,第四届主席团班子任期近6年中,召开了近30次工作会、研讨会、现场会等,都是由当地和企业资助,较好地满足了民协活动的各项需要。
奉献给我责任力。市民协特别重视主席团建设,提出“有个好主席,会员心欢喜;没有好主席,协会怏稀稀”的口号。市民协组成了以王作栋、熊庆文、王志琦、彭明吉等人为主的领导团队,对各县市区民协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现在,全市13个县市区已有10个建成先进民协。市民协命名表彰徐荣耀、蔡远发为“县市区民协的好榜样”,以先进、榜样和荣誉激发会员的责任力。
市民协建立和发展“宜昌民协模式”,连续3年在全市文艺行业年度考核中获第一名。市文联领导多次提出要学习和推广“宜昌民协模式”。市民协顾问彭明吉感慨地说:“熊庆文的优点是认真,缺点也是认真,只有认真,才能办好协会。”
熊庆文与时任市民协名誉主席王作栋(中)、时任常务副主席王志琦(右)坚持每月召开三人碰头会
2018年4月12日,在市文联“精品与繁荣”调研会上发言
专辑载文:“当主席,该顶起”
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今年出版的《宜昌民间文艺家》一书,其中有一章就是:《熊庆文:高峰路上肯攀登》,文中一个小标题这样写道:小事“大办”,退休“县官”每天写千言,每周“上班”5天左右。
熊庆文加入市民协22年,担任民协主席11年的日日夜夜,他始终以传承光大宜昌民间文艺为己任,不辞辛劳,为宜昌民间文艺工作默默奉献。
《宜昌民间文艺家》(已出版)
工作狂,出辉煌。熊庆文说:“民协会员选我当家,我就是全市民间文艺家的长子,就要对全市民间文艺家的父老兄弟们负责任。当主席,该顶起。”在职期间,熊庆文上了1万多个夜班,退休后身体多病,5次高血压发病住院,险些要了命,但只要他一出院,就要往办公室跑,往基层民协跑,往民间文艺家家里跑。
市民协常务副主席王志琦多次感慨地说:“熊庆文是我遇到的工作最敬业的人!”
2015年夏,与来宜台湾口头文化专家金荣华(右)交流两岸民间文化
熊庆文认为,当个好主席,必须带头干,要学会办三种事,即:不要忘记抓大事,要花气力办难事,还要肯做细小的事。
办大事,首先要端正方向。熊庆文坚持组织学习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去年下半年,在迎接和庆祝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市民协举办培训班,他作了3个多小时的辅导报告,表现出强烈的政治敏感性。抓文艺精品生产是他工作的重点,在组织编撰《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的5年里,他先后编出了1000多条信息。期间3次生病住院,他仍带病坚持工作,提出了明确地域特点、突出民俗特色、显现史志特征、确保编写质量等重要思路和观点。他还注重每年抓好党的中心宣传,组织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建党96周年、迎接和庆祝党的十九大、展示和评选工艺美术作品等活动。
写简报,发新闻,是一些细微的小事,但熊庆文却把小事大办、把小事办大。2004年,市民协创办《宜昌民间文艺简报》,每期都由他采写、编辑、审校、印发。2013年5月16日,他创办了“三峡民协网”,每天发稿3条左右,其中2条都由他采写,每月还评出十大新闻,这在全国都少见。繁重的工作,累了困了,他就在办公室沙发上躺一会儿。他始终都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坚持与志愿者合作,为三峡民协网采编新闻
最为称道的是,他善于团结民间文艺家,尊重专家、爱护会员。他一不求名二不图利,退休了,每周还上班5天左右,每月要花去交通费、电话费1000多元。他特别敬重王作栋、王志琦、彭明吉等老领导,特别重用徐荣耀、袁裕校、蔡运发那些兄弟,特别关心刘德芳、赵兴寿那些朋友,使大家活得高兴、干得愉快。
在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熊庆文因年老多病,主动辞职,改任市民协顾问。他表示,不当主席了,仍要当主人翁,仍要撸起袖子干,当个好顾问。(编辑时有删节)
(本文图片由王志琦、刘洪进、徐荣耀、李明、张远刚、杨建章、张定虎、李军、刘光菊、马超、王友斌、王作栋、蔡远发、朱新泉等提供。特致谢。)
文字:本网编辑部 图片:熊庆文 编辑:冯潇
【链接】——
熊庆文:铸就“山花”传奇——http://www.ycwl.gov.cn/content-46909-970879-1.html
?。ǖ慊髯笊戏?ldquo;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