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4日,“2018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诗人走基层”活动在夷陵中学举行。王家新、陈先发、雷平阳、胡弦、谷禾、朵渔、张执浩、余秀华、毛子等9位诗人与500多名夷陵中学师生,以诗歌的名义齐聚一堂,畅谈屈原精神和当代诗歌的写作。
当代著名诗人陈先发(左)、朵渔(右)在活动现场
当代著名诗人王家新(左)、张执浩(左二)、雷平阳(右二)、余秀华(右)在活动现场
当代著名诗人毛子现场讲授诗歌与理想
夷陵中学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学校。许多老师学生爱诗、写诗。每年开学典礼,全校师生共同诵读诗歌。学校专门建设了朗读亭,让学生爱上诗歌、爱上诵读。“这次诗人进校园活动,让同学们对诗歌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触。”夷陵中学校长高圣奉说。
参加活动的诗人们参观夷陵中学校园文化
“屈原是中国诗人的源头,他的精神品格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诗人王家新认为,我们要重新发现激活屈原精神。“诗歌让我们怀有良善、慈悲之心。” 《汉诗》执行主编张执浩从诗人的角度分享如何做一个有柔软之心、真实的人。“屈原精神的可贵之处在于,无论人生是顺境还是逆境,遭际如何,都要不断地完善自我。”《扬子江诗刊》主编胡弦说。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如何继承和创新屈原精神、青年人如何做到现实与理想平衡等问题与诗人们展开谈论。
夷陵中学副校长谭志鸿代表学校给诗人赠送宜昌礼物
当代著名诗人朵渔(右)与毛子(左)代表诗人们向夷陵中学赠送纪念品
现场和诗人们展开讨论一
现场和诗人们展开讨论二
诗人寄语 传递诗歌力量
“今天,这场交流对我启发很大。”高二年级王雅戬说,出生于屈原故里秭归的他,从小酷爱屈原,熟读楚辞。“屈原精神指引着我要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新时代的儿女也要像屈原一样,为祖国奉献自我”。
“屈原作为宜昌的精神财富,在语文的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引领学生学习屈原的那种始终把国家放在心中,不管遭遇怎样的磨难,依然独清的精神。”陈芙蓉老师说。
参与活动的诗人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文/图:ICAN艾肯策划 编辑:冯潇
【链接】——
“中国端午•诗意宜昌”系列专题之——著名表演艺术家咏宜昌(一)
?。ǖ慊髯笊戏?ldquo;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