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文艺成果展·曲艺类
宜都梆鼓《打虎上山》参加全国曲艺调演(1976)
《打虎上山》简介:穿林海,跨雪原,铁骑卷飓风。独有英雄驱虎豹,豪气贯长虹。解放军侦察排长杨子荣,打虎上山好威猛。扮土匪似尖刀插入敌心中,与土匪头子座山雕斗智斗勇。送情报,斩栾平步步主动,杨子荣高举红旗屹立在威虎山顶峰。
1976年谭金华表演的宜都梆鼓《打虎上山》参加全国曲艺调演剧照
用宜都梆鼓移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片段?!洞蚧⑸仙健酚商方鸹缘甲匝?,朱传迪作曲,沈新亚、陈扬声作词。参加全国曲艺调演获好评,并多次为中央首长演出,中央电视台播出。
相声《说三道五》获湖北省第五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表演三等奖(1989)
《说三道五》介绍:吴聂保创作的《说三道五》是一段由逗哏与捧逗合作的传统对口相声。作品通过对数字“三”和“五”之间的分析,从而比较事物之间的联系,隐喻宜昌与武汉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主要通过“学”这一种相声主要的表演手法,学宜昌、武汉两地的民间小调,民间么喝声,民间叫卖声及民间流传的顺口溜。通过逗哏与捧哏叙述和表演,巧妙而风趣地展现出各地的民俗文化的特色与内涵。并在叙述和表现两地差异和相同的过程中,逐渐铺垫、组成相声特有的包袱,在对比的中产生笑料,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知识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长阳南曲《昭君别乡》获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调演创作表演一等奖(1993)
《昭君别乡》介绍:主要描写王昭君出塞前离别家乡时的情感。面对生养她的这片土地,面对眼前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她触景生情,依依不舍,一步一回头……作品将她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深情表现的淋漓尽致。作品在音乐上典雅、柔美,充分展现了长阳南曲隽永、细腻、优雅、流畅的特点,很好地刻画了王昭君复杂而又无奈的内心世界。在形式上突破了传统的一把三弦,一副云板的表演形式,而是采用小型民乐队伴奏,增加了琵琶、二胡、扬琴、古琴、提琴等器乐,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刘鸿川、陈金祥创作)
评书《麻木的士》获湖北省第六届“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1993)
作品介绍:评书以改革开放后一种传统的代步交通工具——人力三轮车的兴起为载体,讲述了下岗工人王二在社会转型时期,不畏困难,自筹资金,自谋生计,以艰辛的劳动和诚信的品德,不但取得了创业的成功,而且也收获了爱情的故事。“麻木”与“的士”,前为传统的代步工具,后为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看似互不相干,但通过两者的结合,实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揭示出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诚信待人的道德准则是为人的基础。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人物特征鲜明,语言朴实,细腻的描写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真实的生活。(张新民创作、表演)
相声《峡江号子》分获湖北省第七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1996)
《三峡号子》介绍:曾经在三峡里有一群人,他们以船为家,以号子为伴,长年累月生活在峡江,他们就是峡江船工。其号子震撼而动听,成为三峡地区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三峡号子》以峡江船工的航行线路为线索,不同的地点喊出不同的号子。作品主要的表演手法为“学”。“学”唱船工的各种号子,沿途的各种民间歌曲,在表演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时而平缓,时而激烈;时而优美,进而狂啸;时而细腻,时而粗犷;时而紧张严肃,时而风趣幽默,充分展现出了峡江船工的生存的状态。(吴聂保创作,吴聂保、姜爱武表演)
宜都梆鼓《小太阳的哈哈》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获一等奖(2003)
《小太阳的哈哈》早在1997年2月,该节目即在中央电视台1、2、3、7、8频道滚动播出。2003年参加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大赛获一等奖。由谭金华、杨小年导排,张泽远作曲,杨小年作词,宜都市实验小学学生演唱。
群口相声《唱三峡》获湖北省职工文艺调演暨“楚天文艺奖”表演三等奖(2004)
《唱三峡》介绍:水变了,山变了;时代变了,三峡变了,三峡人们的日子彻底变了。相声《唱三峡》,充分利用三峡地区特有的民歌、小调,借鉴社会上广泛传唱的流行歌曲,尽情地歌颂三峡工程建设给三峡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尽情地歌唱三峡地区人们美好幸福的生活。作品为群口相声,由一女四男五人组成。表演以“唱”为主,形式上采取对歌的方式,由一女与四男比拼赛歌,利用各种不同的民歌、小调、号子、流行歌曲及戏曲唱段,唱出三峡不同的变化内容。演出中,不仅有优美的歌声给人以美的享受,演员相互之间的比拚、赛歌,更是妙趣横生,让人欢笑快乐。(该作品由吴聂保、袁勇等创作,吴聂保、望开睿、袁勇、朱永红等表演)
少儿相声《三峡宝贝》获湖北省第九届“楚天群星奖”银奖(2004)
《三峡宝贝》介绍:多少年来,为修建三峡大坝,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多少伟人,多少志士仁人不断探索追求。为了这百年的梦想,许许多多水电工程建设者,为之付出了青春,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当三峡水电工程开工后,多少水电精英他们聚集三峡,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少儿相声《三峡宝贝》,通过水电职工的后代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描述,使人们看到多少水电建设者为了祖国的水电事业,为了振兴中华,舍小家为大家精神面貌。两个小演员,一个灵活机智,一个憨态可掬,稚嫩滑稽的表演恰到好处,不时引起观众阵阵欢笑。
该作品由吴聂保创作,宜昌市隆中路小学付元欢、程超宇表演。2003年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二等奖、创作奖。
谐剧《二度梅》在第十届“百花书会”上荣获表演二等奖(2005)
作品介绍:通过一位福利院工作人员撮合唐大爷、庞大妈两位老人的黄昏恋,反映新时期建小区,住高楼,友情疏,亲情淡,家中老人更犯难,孤独寂寞无人陪伴的现状。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社区修建了福利院,不仅活动丰富多彩,老人们可安享晚年,工作人员还积极穿针引线,并帮助做好子女的思想工作,让两位患难与共的老人终于幸福地走到了一起。该剧以两位老人黄昏恋的小视角,折射出当今空巢老人的社会问题,宣传了政府及社会保障的工作和成绩,宣扬了老年人也有追求幸福的权力的新观念。(何鸿森创作,万慧表演。)
谐剧《路在脚下》在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上获表演二等奖、创作二等奖(2006)
作品介绍:反映一位青年女职工,从企业下岗后脚踏实地,从理发员、炊事员、打字员、饲养员做起,几经探索,到最后明白人要有追求,创业靠自己,找准发展路,开创新天地,联络了上百个养殖专业户,成立“绿色农贸有限公司”,并且边干边学,成为一个懂得市场需要,认得电脑鼠标,说得英语符号的总经理,反映了在那个特定时期大批企业下岗职工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何鸿森创作,万慧表演。2005年获湖北省职工文艺调演暨“楚天文艺奖”创作奖、表演一等奖)
小品《手机惹的祸》在中部六省曲艺大赛上分获表演、创作二等奖(2006)
作品介绍:表现一位丈夫因维修手机被修理店换了主板,而在手机中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些电话号码,引起老婆的种种猜疑,引发了家庭矛盾,最后维修店经理登门赔礼道歉,才冰释夫妻间的猜疑。该小品根据工商部门提供的一个真实维权案例,经过作者艺术提炼,使一个普通家庭生活场景的短短十分钟内,冲突一波三折,笑料叠出,又极富生活情趣,反映了现代社会诚信经商对社会和谐的重要影响。(望开睿、姜爱武创作)
主要剧目及获奖作品
1958——
评书 《徐宗圣》 获省首届曲艺汇演获创作奖 作者:常宝琳
湖北小曲 《独角英雄王绪章》 获省首届曲艺汇演获演唱奖 表演:程德荣
三棒鼓 《歌唱南湖塘》 获省首届曲艺汇演获演唱奖 表演:刘永安
1959——
快板表演唱 《歌唱敬老院》 参加湖北省音乐、舞蹈、曲艺汇演
作者、演唱:王功饰
兴山围鼓子 《采茶能手谢承珍》 参加湖北省音乐、舞蹈、曲艺汇演
作词:陈仲岳、王瑛词 编曲:陈仲岳 演唱:袁新秀
渔鼓 《抗旱》 参加湖北省音乐、舞蹈、曲艺汇演 作词:刘不朽 演唱:段德新等
湖北大鼓 《红旗青年徐宗圣》 参加湖北省音乐、舞蹈、曲艺汇演
宜昌港务局业余文工团创作。演唱:段德新等
湖北小曲 《断桥》 参加湖北省音乐、舞蹈、曲艺汇演
宜昌曲艺队整理 演唱:程德荣
1963——
长阳南曲 《苦尽甜来凉水溪》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
作词:万富、方衡生 编曲:陈洪
长阳南曲 《红岩青松》 武汉电视台直播 作词:方衡生 编曲:陈洪
1965——
宜都梆鼓 《党的光辉照红亮》 参加省农村文化工作队和故事员汇报演出省电台播放 作者:李世豪、钱斌、李克昌等
1980——
长阳南曲 《望郎归》(北调·寄生) 获湖北省农村文艺调演创作、演出一等奖
作词:陈金祥、金鹤玲
1981——
评书 《张文祥刺马》 获湖北省第一届百花书会书目奖 作者:张华林
评书 《说唐》 获湖北省第一届百花书会书目奖 表演:何鸿森
长阳南曲《夜闯龙虎滩》 获苏州全国曲艺优秀节目汇演(南方片)创作、表演二等奖 作词:龚发达、刘明春 编曲:谭宗兰 表演:蓝东、许红、姜金如等
1983——
评书 《西游记》 获湖北省第二届百花书会表演二等奖 表演:何鸿森
评书 《事出意外》 获湖北省第二届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 作者:陈强
1983——
长阳南曲《白虎剑》 获湖北省第二届百花书会编曲一等奖、作词二等奖、表演一等奖 作词:刘明春、龚发达 编曲:陈洪。 表演:袁新秀
满堂音 《贝锦卡血溅虎门》 获湖北省第二届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作曲二等奖 作词:方衡生。编曲:许传登。表演:苏琼玲、张正丽
长阳南曲《歌乡婚礼》 获湖北省第二届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作曲三等奖 作词:龚发达、黄随祥。编曲:陈洪。表演:谭宗兰
1985——
长阳南曲《双刀会》获湖北省第三届百花书会创作、表演三等奖
作词:龚发达。编曲:陈洪。 表演:谭宗兰等
长阳南曲《芳芳算命》 获湖北省第三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编曲三等奖、表演二等奖 作词:熊子惠。编曲:陈洪。表演:袁新秀
长阳南曲《英雄儿女守边关》 获湖北省第三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编曲二等奖、伴奏三等奖 作词: 陈金祥、刘勋一、刘明春。编曲:陈洪表演:刘宗琦、王丹
评书 《假结义》 获湖北省第三届百花表演二等奖 作者、表演:何鸿森
评书 《爱情的突破》 获湖北省第三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 作者、表演:陈强
1987——
故事 《众里寻她千百度》 获湖北省第四届百书会创作优秀奖、表演优秀奖
作者:余重庆表演:孙慧敏
宜都梆鼓 《吹鼓手招亲》 获湖北省戏曲剧团青年演员比赛配演奖。(4人登台,谭金华获奖)
长阳南曲《昭君别乡》 获湖北省第四届百花书会创作优秀奖、表演优秀奖;1990年参加中国首届曲艺节(天津)演出;1993年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创作、演出一等奖;1997年获全国“群星奖”铜奖
作词:刘鸿川、陈金祥词。编曲:陈洪编。表演:谭学俊、刘爱玲、雷荣、刘美玉等
1989——
相声 《说三道五》 获湖北省第五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表演三等奖
作者:吴聂保。表演:吴聂保、姜爱武
故事 《沙套子的怪事》 获湖北省第五届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
作者、表演:徐荣耀
评书 《糊涂丈夫》 获湖北省第五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表演三等奖
作者、编演:刘昌伟
宜都梆鼓《特殊礼物》 获湖北省第五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表演二等奖、配曲三等奖、伴奏三等奖 作者:刘永本。表演:谭金华
故事 《老金马的小算盘》 获湖北省第五届百花书会小百花奖第一名
作者:何作欢。表演:何林
1992——
评书 《区长坐的小车》 第7期《曲艺》杂志发表 作者:文耀堂(宜昌市曲协)
1993——
评书 《麻木的士》 获湖北省第六届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
作者、表演:张新民
1993——
故事 《武小郎卖烧饼》 获湖北省第六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表演三等奖
作者、表演:徐荣耀
故事 《一把手》 曾获湖北省建党70周年曲艺征文一等奖,全国第三届故事大赛创作二等奖,中国第二届故事节少儿红色故事会创作银奖,先后在《曲艺》、《中国故事》等16家报刊登载。 作者:徐荣耀
宜都梆鼓 《杨老八经商》 获湖北省第六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表演二等奖、伴奏奖 作者:刘永本。编曲:陈立伯。表演:谭金华、雷有利、王永红(宜都市)
谐剧 《经理住院》 获湖北省第六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表演二等奖
作者:文耀棠。表演:姜爱武
1996——
宜都梆鼓《局长退礼》 获湖北省第七届百花书会创作优秀奖、表演二等奖
作者:刘永本。表演:谭金华
1996——
相声 《峡江号子》获湖北省第七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表演三等奖
作者:吴聂保。表演:吴聂保、姜爱武
1996——
评书 《丽丽的遭遇》 获湖北省第七届百花书会创作三等奖、表演优秀奖
作者:何鸿森。表演:张新民
1997——
宜都梆鼓 《山娃子》 获全国第七届“群星奖”银奖、“楚天群星奖”金奖
作者:杨小年、刘永本。编曲:张泽远。导演:谭金华、杨小年
长阳南曲 《周总理视察三峡》 获湖北省第七届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编曲二等奖、表演一等奖、辅导奖
作词:刘鸿川。编曲:刘勋一。表演:谭学俊、白晓萍等
1999——
长阳南曲 《童心曲》获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少儿)一等奖
作词:刘鸿川。编曲:刘勋一。表演:杜裕、段彤
相声 《唱三峡》 获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二等奖
作者:吴聂保、袁勇、李健。表演:袁勇、李健
评书 《酒遭鼻子》 获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二等奖
作者:何鸿森。表演:张新民
宜都梆鼓 《天使情》 获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二等奖
作词:杨小年。编曲:张泽远。表演:丰华、姚华容、姚容、李涛等
故事 《女孩男孩》 获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少儿)二等奖
作词:杨小年。编曲:张泽远。表演:陈梦妮
长阳南曲 《巴山女》 获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一等奖、2001年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优秀奖 作词:周立荣。编曲:陈洪。导演:袁新秀 表演:曾令娥、曾广荣、覃艳、赖敏(长阳县)等
2000——
宜都梆鼓 《王婆养鸡》该节目在央视“春节文艺进社区”中播出
作词:刘永本、谭金华。作曲:张泽远。谭金华自导自演。
宜都梆鼓 《小傻的呼唤》 获全国首届“蒲公英”大赛铜奖;中央电视台,湖北省电视台播出。 作词:杨小年。编曲:张泽远。导演:谭金华。表演:宜昌樵湖岭小学
2003——
宜都梆鼓 《小太阳的哈哈》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一等奖
作词:杨小年。编曲:张泽远。表演:曾令馨、马赫(宜都实验小学)等
满堂音 《三峡山水歌》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一等奖
作词:刘不朽。编曲:许传登。表演:张偲、杜苗、余葆青、谢瑶(五峰县实验小学)等长阳南曲 《一篇作文》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二等奖、2005年湖北省楚天群星奖银奖
作词:刘鸿川。编曲:刘勋一。表演:张楚、李文强、韩梦婷(宜昌市隆中路小学)等相声 《三峡宝贝》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二等奖、创作奖、2004年获湖北省第九届“楚天群星奖”银奖
作者:吴聂保。表演:付元欢、程超宇(宜昌市隆中路小学)
故事 《考举人》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二等奖
辅导:赵青。表演:王斯然(宜都市外国语学校)
故事 《小小男子汉》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三等奖
辅导:望开睿。表演:望思齐(宜昌市红星路小学)
故事 《万事靠精诚》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三等奖
辅导:张大菊。表演:江帆(宜昌市十六中学)
相声 《歌唱三峡》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优秀创作奖
作者:吴聂保、袁勇、李健
宜都梆鼓 《母爱的贺礼》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优秀创作奖奖
作者:谭金华
小品 《红毛衣》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创作奖 作者:杨小年
小曲 《三峡春韵》 获湖北省第九届百花书会少儿曲艺比赛创作奖 作词:刘鸿川
长阳南曲 《小康路上》 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铜奖
作词:周立荣。编曲:刘勋一。编导:张爱军、刘丽华。表演:曾令娥(长阳县)等
2004——
谐剧 《路在脚下》 获湖北省职工文艺调演暨“楚天文艺奖”表演一等奖、创作奖、2006年获首届“豫皖晋赣湘鄂”中部六省曲艺大赛获表演二等奖、创作二等奖 作者:何鸿森。表演:万慧
小品 《认亲》 获湖北省职工文艺调演暨“楚天文艺奖” 表演三等奖
表演:望开睿、朱永红、龚萍
相声 《唱三峡》 获湖北省职工文艺调演暨“楚天文艺奖” 表演三等奖
作者:袁勇、吴聂保、李健。表演:吴聂保、望开睿、袁勇、朱永红等
宜都梆鼓 《三峡娃》 获第九届“楚天群星奖”少儿组优秀奖 谭金华、姜雄作曲并编导,陆城一小学生演出。
2005——
长阳南曲 《白胡子唱老》获湖北省第十届百花书创作一等奖、表演一等奖
作词:牟廉久。编曲:刘勋一。编导:刘利华。表演:彭汉舟、王守彪、覃冬临、刘超众等
谐剧 《二度梅 》 获湖北省第十届百花书表演二等奖、2005年湖北省楚天群星奖优秀奖 作者:何鸿森。编导:江浩 、望开睿。表演:万慧
宜都梆鼓 《公佬观花》 获湖北省第十届百花书表演二等奖、创作二等奖
作词:姚永科。编曲:张泽远。编导:王永红、雷有利。表演:雷有利、胡春红、龙艳小品 《法官情 》 获湖北省第十届百花书创作二等奖、优秀组织奖
作者:王尚仁。编导:何怀林、王金碧。表演:宋林、张萍、杨波、覃琼(宜昌市曲协)等
小品 《马大哈赌马》 获湖北省楚天群星奖铜奖
宜都梆鼓 《猜新娘》 获湖北省第五届音乐舞蹈曲艺“新人新作”大赛编钟剧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 刘永本、谭金华词,张泽远曲,谭金华导演
2006——
小品《手机惹的祸》 获首届“豫皖晋赣湘鄂”中部六省曲艺大赛获表演二等奖、创作二等奖。 作者:望开睿、姜爱武 表演:望开睿、朱永红、龚萍
2008——
少儿快书 《我的同学覃小华》 获湖北省第十一届曲艺“百花书会”曲艺新苗奖
作者:吴聂保 表演:周兆子仙
宜都梆鼓 《查责》 获湖北省第十一届曲艺“百花书会”表演三等奖
作词:杨晓年 作曲、导演:谭金华。
2012——
宜都梆鼓《接小叔》获湖北省第十二届曲艺“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表演三等奖
作词:姚永科 作曲、导演:谭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