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国坐在自己开办的民俗博物馆前。
在宜都市陆城街办红春社区民俗文化村,仿明清式的建筑群内,石山叠水、拱桥亭台错落有致;古朴原始的“农艺展览馆”里,生产劳作、狩猎捕捞展品丰富;藏品丰富的“民俗博物馆”里,木雕、石雕、古典家具、陶瓷器、“文革”物品、绣品、奇石古画等等,充分展现了从古到今,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年近花甲的宜都市陆城街办红春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正国,耗费10年时间,跑遍大半个中国,搜集3000多件民间宝贝,投资1000多万元人民币,建成了湖北省最大的民办博物馆,并带领乡邻建造“民俗文化村”。他的创举解决了390户失地农民的生计,提高了全村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平。
正国民俗博物馆始建于2008年,占地面积8.2亩,总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展厅面积3100平方米,总投资3000多万元。整个建筑为清代徽派井院式结构,高低错落。所有的建筑物门窗、木制栏杆、檐角、基石都是收集的古旧物,古色古香。运用大量的旧石磙、石磨铺制而成的护堤和道路,既节约了成本,又富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古朴生活气息。
博物馆分为15个展厅及一个精品展馆。现已布好一期展厅15个,包括宗教文化展厅、土家家具厅、兵器展厅、木雕展厅、石雕展厅、土烟用具展厅、状元文化展厅、古字画展厅、精品床展厅、清朝官方用品展厅、绣品展厅、清江渔猎用具展厅等。二期精品展馆的5个展区,包括“文革”展区、瓷器展区、陶器展区、钱币展区、杂件展区,施工布展接近尾声。
正国民俗博物馆已收藏万余件民俗文物,已登记的藏品数共有1800件,经过文物专家鉴定的一级文物有2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20件、一般文物1768件,未登记的藏品一万余件。刘正国的愿望是,将红春建成另外一个华西村,正国民俗博物馆要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旅游胜地。(记者 文振效 通讯员 吴光立 李广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