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张国春先生的新著《三峡艺谭》,堪称宜昌表演艺术界的艺苑群芳谱。该书笔触聚焦地方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领域,以兼具文艺评论和文艺特写风格的散文集纪录了宜昌文艺人创造的过程和艰难,讴歌了宜昌文艺人创造的智慧和激情,解读了诸多出自宜昌优秀作品的精美和曼妙,鉴证了宜昌文艺人摘取中国文华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艺术皇冠的不凡业绩。展现了数代宜昌文艺人对于繁荣地方文艺工作所作出的努力、艰辛和贡献。
本网从中撷取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张国春和中国京剧院著名演员袁慧琴
袁慧琴:摘取飞天皇冠的人
——评袁慧琴在电视剧《契丹英后》中的人物塑造
文/ 张国春
2002年8月26日,第16届中国电视飞天奖揭晓。从宜昌走出的中国京剧院著名演员袁慧琴领衔主演的6集京剧音乐电视剧《契丹英后》荣获一等奖:中国政府最高奖。袁慧琴还获得优秀女主演的提名奖,创造了戏曲演员在该奖项零的突破。电视剧《契丹英后》讲述了这样的故事:北宋王朝时期,辽河流域上游的游牧民族契单,以契单立国,(后改国号为辽)?;实墼缟ィ椎勐⌒骷涛?。30岁的肖燕燕以太后之尊监国,面临着百废待兴的考验。袁慧琴扮演肖太后。专家认为袁慧琴在剧中的突出贡献是创新。
首先是艺术风格上的创新。通常认为戏曲与电视艺术结合,最大的难题在于如何统一其表意性与写实性的表现手法。在剧本创作阶段,袁慧琴同编剧反复切磋,确立以人物为本的思想。在戏剧结构上,加大情节、矛盾、冲突的力度,增强作品的戏剧性、故事性、可看性,加强人物的贯串线,作品从四个方面展开戏剧冲突:即契丹族内统一与分裂之争、帝位之争、汉族与契丹民族和解之争以及爱情、亲情、友情之争。全剧将辽、宋两朝对战争与和平的选择作为背景,加重了作品的厚重感。作品围绕肖太后组织了多重矛盾冲突:肖太后与其妹莺哥以帝位为核心的利益冲突;与道隐王爷及八部大人以变革为核心的意志冲突;与汉官韩德让以事业与爱情交织的文化冲突等。各种矛盾冲突纵向展开而又相互交织,时时迸发出耀眼的火花,推动着戏剧事件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
其次是行当表现领域上的创新?!镀醯び⒑蟆繁晷铝⒁熘υ谟谒茉炝艘桓雒览觥㈠?、豪放的老旦形象。即使从京剧艺术的改革而言,袁慧琴的探索以及所取得的成功的也非同一般。袁慧琴认为,肖太后之所以以老旦应工,是出于对人物身份地位的考虑,老旦行当很能表现人物的稳重、大气、豪迈。地位的显赫,又使得肖太后比同龄女性更加青春亮丽,是以“黑发老旦”应工是准确的。但是,肖太后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中一位杰出的领袖,既有多情、多智、多才的一面,又有骄横、骠悍、粗犷的一面。她对汉臣韩德让既有爱慕之情,又有防范之心;对胞妹莺哥既有手足亲情,又有杀夫大恨。因此,用老旦传统的模式化、程式化的表演是远不能适应需要的。
复次是人物塑造上的创新。在戏曲电视剧的人物塑造中如何用好锣鼓经,恐怕是每一个主演都苦恼的问题:没有锣鼓经不是戏曲;滥用锣鼓经又与电视剧生活化的表演原则相悖。经过多次探索,袁慧琴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人物的近景、特写、亮相中,尽量不用锣鼓经,以保持角色表演的流畅和电视剧叙事风格的完整;而在气氛渲染、强调人物内心激烈动作时,恰到好处地运用锣鼓经烘云托月,使锣鼓经成为人物内心节奏的外化。例如第一集的幼帝登基一场戏中,设计了这样的戏剧冲突:八部大人设置障碍,以不善骑马不得称帝引发矛盾;隆绪帝从马上坠落向母后求告使矛盾上升并形成悬念;此时的肖太后内心节奏与外部节奏强烈反差,外表从容而内心盛怒,欲亲自驯服烈马回答诸王的挑衅。随着“带马来”一声大喝。起铿锵激越的“急急风”锣鼓经画外音,全景转中景转近景依次摇过:旌旗烈烈,战鼓声声;八部大人踌躇满志的脸,幼帝惊恐不安的脸,锣鼓经止引出肖太后主调音乐,大特写,策马扬鞭英姿飒爽的肖太后的脸庞。在这里,锣鼓经的运用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袁慧琴在剧中把握与汉臣韩德让的关系上更是表现出炉火纯青的技艺。对于肖燕燕这一人物,从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特色入手,袁慧琴在表演中更多地赋予角色雄健朴实、粗犷豪迈、强悍勇武的个性,兼有丰富的亲情、友情、爱情的心路历程,她对韩德让有复杂的情感:是政治上的密友、文化上的信徒、情爱上的乞丐。她们之间有君臣之谊,恋人之情,又有异族之别。袁慧琴在表演中尽展“千面老旦”的丰采:帝王之威,少妇之媚,剑侠之美,知音之慧,分寸恰到好处。
《契丹英后》的成功标志着袁慧琴表演艺术上走向成熟。我们期待着她带给家乡父老更多的喜悦。
原载《当代电视》杂志 2003年7月号
张国春与原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著名表演艺术家李默然
李默然的三峡情
文/ 张国春
前些天,突然从报上看到李默然逝世的消息,深感悲痛和震惊?;叵肫鹗昵?,陪伴李默然老师在宜昌度过的八个日日夜夜,先生的慈爱笑颜如在眼前。
那是2002年的端午节前夕,应湖北省戏剧家协会的邀请,李默然主席率中国戏剧家协会三峡•宜昌采风团一行五十人,从6月14日至21日在宜昌深入生活、深入工地,考察坝区、库区和移民家庭,开展戏剧的艺术实践活动。时任湖北省戏剧家协会驻会副主席郭贤清先生、省剧协秘书长李家玉女士(现任省剧协驻会副主席)全程陪同。我作为地方上的联络员.在李默然老师身边的陪伴先生八个日日夜夜.近距离的真切感受到先生的真诚、严谨和人格魅力:我自幼在宜昌市歌舞剧团从事戏剧表演.对作为同行和前辈的李默然老师自是多一份了解和敬重。除了在电影《甲午风云》中成功塑造邓世昌的艺术形象之外,先生在电影《兵临城下》中饰演的我军敌工部姜部长、电影《花园街五号》中饰演的市委书记韩涛等,都是不可磨灭的经典之作。尤其是改革开放初期,先生重新担任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之后的首次亮相:1979年出演的话剧《报春花》,饰演大型棉纺织厂厂长李健获得极大成功,把一个顶住极左压力、坚持落实党的政策的国企干部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中央电视台进行了实况转播,全国观众再次为李默然富有韵律的台词、精湛的表演深深折服。先生因此获得文化部颁发的表演一等奖。这回,先生作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率团来宜昌,我有机会和仰慕已久的表演泰斗朝夕相处,自是十分兴奋。随团来宜昌的有:中国剧协副主席(现任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等一批表演艺术家;有著名编剧:王海钨(代表作:影视剧《牵手》、《新结婚时代》)、刘树纲(代表作:话剧《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灵与肉”》等。李默然先生的夫人、著名指挥龙潮以及大女儿李白苏随行。公司新闻中心主任柳定祥陪同下,先生以七旬十五岁高龄,深入三峡工地,在永久船闸、电厂厂房和施工现场,和建设者亲切交谈,一一握手。他用诗一样的语言在现场礼赞建设者:伟大人民,伟大工程,造福后代,史册留名?;嵋槭依?,他在听过378联营公司、葛洲坝集团和武警水电部队等建设者先进事?;惚ㄖ蠖莸胤⒈砑聪不埃?“我的心情非常不平静。也可以叫百感交集。听了诸位的介绍,我想讲四句话:这里体现了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科学精神;这里充满着着为民造福、振兴中华的伟大精神;这里洋溢着无私私无畏、为国牺牲的奉献精神;这里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民族奋进精神”, “作为我们这些文艺工作者,我没能把这么一个宏伟的工程进展中的英雄业绩、感人事迹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给予有力的体现,因此感到十分内疚”。在秭归新县城仿古一条街,李默然孩子气地要跟老伴、女儿在“楚国都城”合影留念。并谦和地应邀与路过的移民签名留念。在宜昌,先生等一行戏剧家在江南牛扎坪人民银行银河山庄下榻,并在此主持召开了“戏剧与社会主义建设重大题材”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天津、辽宁、吉林、陕西、河北、宁夏、湖北等省区市的戏剧家协会主席和秘书长,有来自中直和总政以及全国各地一批著名的剧作家、评论家和演员共五十多人。出席会议的有:湖北省文联副主席黄中骏、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剧协主席沈海宁、湖北省文联副主席沈虹光、湖北省剧协驻会副主席郭贤清等。我和宜昌市剧协的负责人也参加了会议?;嵋橛芍泄缧飨钅恢鞒帧V泄缧敝飨谐と?、中国剧协分党组副书记、副秘书长石宏图先后讲话。著名戏剧家、文艺理论家王海鸰、刘树纲、王新纪、王蕴明、郭贤清在会上发言。研讨会提出:创作和反映现代题材的剧目,塑造现代人的戏剧艺术形象,是关系到戏剧如何在新的时代、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及多重文化相互激荡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得以保存、弘扬、发展的重大课题。三峡建设题材具有典型的戏剧因素、深远的人文积淀、广阔的时代背景、丰富的社会内涵。因此,三峡建设没有理由不成为戏剧着力表现的对象。在总结中,李默然强烈呼吁:剧作家们一定要不负历史使命,创作出反映三峡工程的精品力作,不把遗憾留给明天。次日,宜昌三峡电视台以“不把遗憾留给明天”为题,播发了对研讨会的深度报道,并专访李默然主席?;岷?,先生携艺术家们先后参观了黄陵庙、猇亭古战场公园等处。在三游洞,他兴致勃勃地仔细品鉴“著名华人印章刻石园”,并为三游洞题词:“三人行必有我师”。李默然先生十分关注地方戏剧院团情况。我汇报了宜昌京剧团的情况。该团在六十年代初期在全国率先编演现代戏,创作演出的现代京剧“茶山七仙女”曾获文化部嘉奖,在中南?;橙侍梦醒肓斓蓟惚ㄑ莩?,董必武副主席为之题诗赞誉: “旧瓶装新酒,装试已成功”。李默然先生连连点头,高兴地说: “不简单,不简单!”当我说到宜昌京剧团在建国初期曾与来访的尚小云先生同台演出的时候,先生笑对身边的尚长荣先生说:“长荣是尚小云先生的公子??蠢瓷屑腋瞬胁唤庵蛋?”在接受本地记者采访的时候,李默然说,我1995年的一个夜晚曾路过宜昌,严格意义说,这次是第一次访问这个美丽的城市:这里人杰地灵,青山绿水,令人流连忘返。宜昌是非常有前途的城市。被问及曾代言三九胃泰广告、引发观众议论从此拒拍广告一事,他说,代言广告是为戏剧节筹款。尽管如此,我没有权力伤害观众的感情:不接广告,是尊重观众。被问及赵薇曾经因披了日本军旗装遭观众强烈批评一事,他说,我不赞成媒体过分炒作青年演员,这样对青年的成长不利。既不要捧煞,也不要骂煞。对于中国戏剧家协会三峡采风团活动圆满成功,中央电视台、中国艺术报、中国戏剧杂志、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宜昌日报、宜昌三峡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中国艺术报发表文题为“戏剧家采风在三峡”的述评认为: “这次采风活动是近年来到三峡地区考察规格最高、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中国艺术家团队”,是湖北省戏剧家协会的大手笔之作。宜昌市市长王振有、市政协主席李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文成国等亲切慰问李默然主席和采风团一行。
6月17日晚,李默然等艺术家在三峡建行银都酒店多功能厅举办联谊晚会,对东道主湖北省戏剧家协会和宜昌市相关单位进行慰问。宜昌三峡电视台了进行实况转播。演出之前,李默然主席对相关单位赠送锦旗。赠送中国三峡总公司的锦旗是:“中华千秋伟业 长江万里奇功”;赠送湖北戏剧之家杂志的锦旗是:“时代人文之友 湖北戏剧之窗”;赠送宜昌三峡电视台的锦旗是:“展荧屏 人与三峡戏中戏 振喉舌 党与万民心连心”。晚会的主持人由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著名演员、素有“小杨春霞”美誉的于兰主持。中国第一花脸尚长荣演唱的“智取威虎山”、“曹操与杨修”选段,如黄钟大吕,声遏行云,观众叫好不断;在银幕上六演宋庆龄的剧坛翘楚肖慧芳、中国剧梅花奖得主著名京剧演员杨乃鹏、王平、陈霖苍、王艳等纷纷粉墨登??;宜昌市京剧团的演员:谭联寿、杨忠妹、李元元、郑单丹同台献艺,晚会高潮迭起,精彩不断。最后,在观众的期待中,李默然的压轴大戏登场。他身着浅黄色西服,在深沉的背景音乐中,健步登场,富有磁性、韵律的词作《满江红》在大厅回响:“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朗诵,激发起暴风雨般的掌声,这是李默然先生留给宜昌人民的绝响。
今天,湖北推出一大批歌颂三峡的文艺作品:七集电视连续剧“家在三峡”、广播剧“三峡移民第一村”、儿歌“雀尕飞”等,均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三峡工程已全面发电,楚天大地日新月异愈加欣欣向荣,或可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敬爱的李默然老师,一路走好!
原载《戏剧之家》杂志 2013年1月号
张国春和《土里巴人》主演、国家文华表演奖得主代莉
土家阿诗玛 民族一枝花
文/ 张国春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第五届文华奖评奖结果揭晓:湖北省宜昌市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土里巴人》自1994年问世以来,引发了一系列轰动效应:对外公演100多场久演不衰;分别参加了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深圳华夏艺术节、文化部纪念建国45周年晋京展演等高规格演出活动;省级以上60多家新闻媒体为之刊播稿件100余篇(幅);其录像片由湖北省文化交流协会在美国安排播放后,受到海外赤子和外国友人交口称赞。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都在今年春节文艺晚会上选用了该剧的片断。1994年5月23日的《人民日报》对该剧进行了评介:“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歌舞剧团,竟然有排演大舞剧的魄力;一个中等城市,竟然有丰厚的艺术土壤。当舞剧大作《士里巴人》在湖北省宜昌市诞生后,人们不禁惊讶了……”文化部一位主管艺术的官员说:“30年前,我们在北京高兴地观摩了《洪湖赤卫队》这部优秀的歌剧;今天,我们在北京高兴地看到了《土里巴人》这部民族舞剧的优秀之作。这两部作品都是湖北省的光荣,是全国文艺界的骄傲。”
初战告捷
宜昌境内长阳、五峰两县是土家族聚居地,共有土家族人口近50万人。知名的民间文艺家、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副主席陈洪根据他扎根土家山寨30余年的生活积累,创作了反映土家族婚俗生活的舞剧剧本《土里巴人》,1992年由长阳土家自治县歌舞团首次搬上舞台。尽管不太成熟,但其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引起了宜昌市委、市政府乃至全省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全省精神产品“五个一工程”重点项目,筹资近百万元重点攻关。湖北省舞蹈家协会的吴健华牵线搭桥,请来了全国著名的一级编导、原沈阳军区歌舞团团长门文元大校任总编导,邀请北京的编导张小芯、谢克来宜,与本市的青年创作人员赵方、魏伶、李卫星等人一起,组成了高效精干的创作班子。陈洪七易其稿,门文元八下宜昌,演职员苦战100多天,在简陋的排练场上度过了1994年的新春佳节?!锻晾锇腿恕芬曰⒏栌敕锩玫陌槲岽┲飨?,艺术地展示了古朴而奇异的土家婚俗,礼赞了生命,歌颂了爱情。除序幕之外,共分为8章:摸灰、骂媒、织锦、背山、哭嫁、甩篌、穿鞋、抢床。1994年5月1日,《土》剧在宜昌市西陵剧场汇报演出反响强烈。工厂、机关、学校竞相包场观看,连演了30多场。湖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重农说:“这个戏激动人心,真震撼人心,鼓舞人心!”
轰动兰州
1994年,第四届中国艺术节在甘肃举办。8月的兰州城,天高气爽,到处是花的海洋。宜昌市歌舞剧团《土里巴人》剧组在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艺术节中以艺会友,同全国威名赫赫的“大哥大”剧院(团)竞展风采。或许是疏忽,《土》剧被安排在距城区29公里外的兰州炼油厂文化宫演出。孰料《土》剧一炮打响引起轰动,连演4场场场爆满。兰州市新闻单位抢先报道,《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新闻单位记者闻讯纷至沓来。各省市的观摩代表蜂拥而至;兰州城内的观众不惜花上百元车费坐出租车看戏。一时间,宜昌市演出团驻地门庭若市:要戏票、要资料,要求采访的络绎不绝。中国艺术节组委会主席、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在甘肃省陈绮玲副省长陪同下,亲率专家顾问团百余人从城里赶来看戏。演出结束后,高副部长十分高兴,上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盛赞《土》剧“为宜昌扬了名,为湖北争了光,为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添了彩”。他当场为剧组题诗:“巴楚文化彩迭出,彩凤祥虎美中优。雅中见俗俗中雅,雅俗共赏一明珠。”中国舞蹈艺术研究所所长资华筠题字:“土里巳人撼我心!”这位年逾6旬的女专家为剧组演职员行土家族跪拜大礼;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舒巧搂着女主角热泪长流,泣不成声地说:“谢谢!谢谢你们创作出了这样好的一台舞蹈剧!”文化部陈昌本副部长在第四届中国艺术节总结中强调:“为创作时代的艺术服务,最典型的例子是引起了轰动的《土里巴人》。”
《土里巴人》剧照
享誉京华
奉文化部特调,为纪念建国45周年,《土》剧于1994年10月3日至10日在北京公演,并排在展演的27台剧目之首。热情好客的首都观众,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新闻界朋友给了《土》剧高规格的礼遇和厚爱。文化部破例为《土》剧晋京召开了丽次剧目介绍会,一次专家评论会;致函中办、国办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观看,专门安排各国驻华使节观摩《土》剧。在北京展览馆剧场的演出大获成功。秦基伟、钱正英、王平等领导同志和中央国家机关40多位部长和7000多位首都观众观看了演出。来自俄罗斯、匈牙利、智利等20多个国家的近200名驻华外交使节观看演出后全体起立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在中共中央党校学习的学员观看了演出后,自发为剧组赠送花篮。热情的北京观众从四面八方慕名赶往剧场。铁道部第十六工程局的观众为剧组赠送锦旗:“土家阿诗玛,民族一枝花。”
走向全国
晋京演出成功后,《土》剧在甘肃、广东、北京、湖北、河南等地相继演出的100多场中,场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从新闻界和观众的评论中不难追溯《土》剧成功之路的轨迹:
坚持弘扬优秀的民族艺术。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贾作光说:“这个剧目我概括了四个字:敲、瞧、巧、俏。即敲出了民族舞蹈的最强音;看到了土家族爱祖国、爱传统文化的艺术之魂;编创人员巧织出了土家文化的底蕴;从构思到音乐、舞美、表演特别的俏皮,美不胜收。”中宣部文艺局成志伟副局长认为:“《土里巴人》故事美、舞蹈美、音乐美、歌词美,达到了多美托一美——中华民族的人情美和人性美的高远境界”;文化部艺术局曲润海局长题词;“土里巴人土得优美”。文化部副部长陈昌本题词:“巴人魂”。
坚持走创作人员深入生活的道路?!锻痢肪绲谋嗑绯潞榇映鞘凶呦蚺┐澹良疑秸?0多年,“十年磨一戏”,创作了一个好剧本;总编导门文元、作曲赵方直接深入到土家族的家庭之中,汲取艺术创作的源泉。中国舞蹈研究所冯双白研究员认为:“《土里巴人》的成功为中国舞蹈创作树立了样板,证明只有植根生活土壤的艺术才有生命力。”
坚持“小马拉大车”的精神。宜昌市是中等城市,人才、资金、设备极为有限,却敢于镌刻国家级的艺术精品,这种精神被市委书记罗滴泉称之为“小马拉大车”。文化部刘德有副部长说:“中央直属院团条件很好,要学习宜昌小马拉大车的精神,繁荣创作。”巴山楚水养育了《土里巴人》;《土里巴人》情系巴山楚水?!锻晾锇腿恕酚直皇谟枞谒慕?ldquo;五个一工程”奖,走向新的辉煌。
作者于1996年春
文/图: 编辑:冯潇
?。ǖ慊髯笊戏?ldquo;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