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的故里在宜昌秭归。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屈原传说故事。千百年来,流传在秭归黎民百姓的口头上。已搜集整理出的屈原传说故事,有的曾发表在《布谷鸟》《民间文学》等多种杂志;有的选入《湖北民间故事传说集》;有的选入中国民间故事传说选本。当我读着这些屈原传说故事时,便沉浸在思想和艺术美中。它形象地揭示出伟大的诗人爱人民,伟大的人民爱诗人的鲜明主题思想。屈原一直活在屈乡人民的心中,就像那嘴巴殷红、羽毛金绿的鸟雀儿,在秭归的崇山峻岭、在西陵峡的山崖深谷中,从黄昏到黎明不停地啼鸣:“我哥回!我哥回……”
屈原的传说故事,从不同的侧面热情歌颂屈原,抒发黎民百姓对诗人的炽热感情,至今仍扣动着读者的心弦。正如叶剑英同志所咏唱的那样,“行廉志洁泥无滓,一读骚经一肃然”(《过屈原故里》七律)。诗中的“行廉志洁”,高度概括了屈原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比如,我蹲在乐平里照面井边上,那泉水碧绿清亮,映照出人的脸面,让人想起少年屈原喜欢对着井水,既照面又照心的情景,他从小就有志气,不仅懂得要讲究外貌的清洁,还要保持心灵的纯洁和美丽。传说这口井,好人愈照愈美,坏人越照越丑。无疑,它寄托了黎民百姓的一种意愿和理想,蕴含着丰富的时代内容和现实意义,启迪人们自觉地照一照镜子,“吾日三省其身”,让心灵变得更加清纯、高尚。
屈原青铜塑像,坐落于屈原故里秭归县屈原镇乐平里村屈原庙。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有深厚的爱国情怀,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渡疵倍庾印返拇?,就生动地记叙了屈原深入了解民情,抚恤人民疾苦的动人事迹。重建归州城时,他规划把城墙修成“纱帽垛子”。当地百姓无不赞颂。我们凝望城墙的“纱帽垛子”,就好像看见了屈原的“切云冠”,端庄地放在归州连绵起伏的城头,“冠切云之崔嵬”,寄寓了屈乡人民对他的爱戴和怀念的深情?!渡裼恪泛汀段腋缁亍返拇倒适?,从另一侧面烘托出屈原深受人民群众的热爱之情,对于屈原投汩罗江而死,广大人民哀思不绝,悲痛之极。传说,屈原的尸体由一条神鱼驮着,溯长江而上,穿西陵峡,过鬼门关,回游到归州城东的江面,两岸百姓无不痛哭,为了世世代代祭祀屈原,缅怀屈子,在江北岸的山上修建一座“屈原庙”。后来,秭归境内,共修建了四座祠与庙。《归州志》记载:“屈清烈公庙,旧名屈原祠,在州东五里屈公沱”(即屈原沱),庙旁建“衣冠墓”。因此,郭沫若诗云:“秭归胜迹溯源长,峡到西陵气混茫。屈子衣冠犹有冢,明妃脂粉尚流香。……”(《过西陵峡》)《香炉坪》的传说故事也很优美动人,记叙了屈原降生的情景。当时,屋顶上的天空飘来一朵洁白的祥云,接着,产房中散发出一阵浓郁的异香,屋前的地坪,状似月牙形。屈乡人民把它叫做“香炉坪”?;褂小抖潦槎础贰队衩兹稹贰渡衽!贰栋兆印贰痘邸?hellip;…无不生动感人,令人回味。
屈原从小到做官,被流放,直至投汩罗江自沉。他短短的一生,是廉行志洁的一生,是高风亮节的一生,更是热爱楚国、关注民生的一生。他的高尚情操,人文品格,伟大诗篇是留给后世的精神财富,价值连城。屈原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这在中国实在难得。
读屈原的传说故事,可闻到一股浓郁的泥土生活气息,真实可信,情真意切;传说神奇,故事优美,扣人心弦,回味无穷。它既流传在黎民百姓的口头上,也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捎肴赵峦裕婪挪永玫墓饷?!
作者简介:
李华章
李华章,湖南溆浦人,1937年8月出生。195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中文系。曾任宜昌市文化局副局长,宜昌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党组书记,宜昌市作协主席,宜昌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主席,《三峡文学》主编。先后荣获湖北省文联先进工作者、宜昌市首届文艺明星奖、宜昌十大德艺双馨文艺家等称号。
出版散文随笔集《绿韵》《湘西,我的梦》、《告别三峡之旅》《生命的风景》《追赶日出》《生命的河》《人生四季》《缠人的乡亲》《岁月叠影》《文苑漫步》《李华章散文选集》《更行更远》《江河长流》《情满青山绿水》《乡下风与月》等20部;出版少年儿童作品集《高峡出平湖》《中华三伟人的 故事》、《中国的脊梁》《三字经故事精选》等10种。与人合著《鲁迅论文艺》《桃花鱼赋》《长江三峡传说故事》《长江三峡》《巫山神女》《百鸟衣》《望夫石》《三峡游览志》等10余部著作;编选《宜昌山川胜?!贰度可⑽难〈狻贰度抗攀〈狻返?0多部作品。
其作品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卷(1976——2000年)》《中国新时期抒情散文大观》《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中国现当代散文三百篇》《中国当代美文300篇》《中国散文集粹》《现当代精美散文品读》《湖北新时期文学大系》(散文卷、儿童文学卷)、《2003年我最喜爱的中国散文100篇》《中国散文百家谭(续编)》等30种选本;有的作品被翻译成韩文在韩国出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