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才清
1957年1月出生,湖北黄陂人,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原浙江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宜昌市群艺馆副馆长,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宜昌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宜昌市文联副主席。主要作品有:《早晨》入选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抬石头的人》(油画),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展,获湖北省油画艺术奖、《建设者》(油画),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第十届湖北省美术作品展铜奖、《三峡大坝浇筑工》(油画),入选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美术书法摄影优秀作品展,获第十二届湖北楚天群星奖银奖,《班前五分钟》(油画)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三峡大坝浇筑工》入选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决赛(2007)
三峡工程的艺术标杆
冯汉斌
身为一名生息在三峡宜昌这块热土上的市民,我亲历过三峡工程这一当代的宏大叙事所带给宜昌的 “时代的喧嚣”,今天,曾经的绚烂归于平静,我们发现,那些曾几何时炙手可热的事物如烟云般消散,而那些坚实的如三峡大坝岩芯的东西却笑到了最后,成为三峡工程真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毋庸置疑,孙才清先生的三峡工程题材绘画,就是这极少的坚实者之一,永远定格在三峡工程的艺术丰碑上,时间愈久,其时代意义愈加彰明较著。
是的,就像一场暴风雨过后,流走的永远是泥沙,留下的是那些巨大的石头一样,孙才清的三峡工程题材油画,就是这一世界级工程完工后,留给后世的艺术的“石头”。从三峡大坝开工建设开始,到2010年其巨幅油画《三峡建设者》收官,孙才清共完成了20多幅三峡工程系列油画,其中《抬头的人》、《建设者》、《三峡大坝浇筑工》等多件作品入选全国性的美术大展,其油画《三峡建设者》更是以长6米,宽2.4米的巨制,笼入六十多个最基层三峡建设者的形象而一举成为三峡工程题材绘画的扛鼎之作。难怪著名画家、全国美协主席靳尚谊说:“孙才清以三峡工程为题材的油画,大气磅礴,感染力和震撼力强。还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有旺盛的生命力!”
孙才清在艺术上是一位执着的追求者。几十年来,他孜孜以求的,就是不懈地去寻找一个张扬他艺术生命、彰显其艺术魄力的精神出口。有了这出口,他在观照和打量这个越来越丰富的世界时,才能呼吸到时代的精神气息。很幸运的是,他与三峡工程相遇了,与三峡工程建设者相遇了。这种相遇,对一个以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弥足珍贵,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难得的神遇。正是因为这种神遇,我们能感悟到孙才清艺术生活里光芒涌入的一面:在三峡工程建设最火热的当口,他几乎日夜都在工地上,全方位感应三峡工程建设的艺术密码,感知三峡建设者们的劳作、呼吸和诉求。并用画笔、用镜头记录他们的震撼人心的或茶余饭后的一个个瞬间。
孙才清在艺术上还是一位坚定的在场者。“艺术当随时代”,他用画笔在践行着这一宗旨。他从没有缺席这个变革中的时代,他持续地关注着最底层、最基层人民的生死歌哭,不管是近些年他创作的《乡村卫生室》,还是他的三峡工程建设者系列绘画?!短返娜恕?、《女工》、《钢筋工》、《架子工》、《建设者》等等,每一幅作品,都秉持着一份平实、朴素的眼光,让真正的工程建设者们入画。仔细看去,这些入画者,他们没有光鲜的笑容,穿着一身粗拙的衣服,用一双双朴实的手为三峡工程贡献着自己的绵薄力量,这不就是迅翁所说的“民族的脊梁”么?今天,当三峡电力点燃了那些大城市人民的夜生活时,至少,我们从孙才清的艺术作品里,还能看到当初建设者劳动的英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孙才清的这些系列油画,无疑已具有还原三峡工程建设的标杆性意义。
从黄宾虹的许多三峡题材画作中,我们感受到了山水的深邃意境;从冯中衡的大量三峡水彩中,我们领略了三峡的巨大魅力;而从孙才清三峡工程题材的系列油画中,我们体味出的,是那种入骨入肉的原生态质素和三峡时代风景的独特张力。因之,我们有理由对孙才清先生抱有更大的艺术期待。
作品展>>
《建设者》
《农家乐》
《洪湖水》
《抬石头的人》
《三峡大坝工地》
《三峡班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