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军,1965年生于湖北宜昌,1993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文学学士。2002年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研究生班,2009年首都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副教授,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宜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西陵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三峡画院特聘画家。
《葵梦·月光》
郑军和他的“葵梦”
周爱民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教授
以葵花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中外美术史上不乏其人,也不乏引人反复回味的经典作品。是什么驱使那么多的艺术家喜爱画葵花呢?为什么在不同的艺术家笔下,葵花是那么的千姿百态,展现出迥异的风貌呢?
移情于物,融情于景,是艺术创作的一种手法,艺术家借某种景物将自己的生活情感和艺术创造意志表达出来。如同凡高将葵花表现为炙热浓艳的太阳一样,是葵花的形态似太阳,或是凡高对阳光、对色彩的偏执追求使他把葵花当成了太阳——在这两者中,谁对艺术创作的结果起到根本性的作用呢?其实,这两者的作用孰大孰小,无法分辨得清楚,是它们共同的作用决定了艺术家创作的走向。凡高笔下的葵花已不是生活中真实的葵花,它是一个“艺术形象”,这个“艺术形象”不只是让观者去辩识——如同照片或照相机诞生之前的写实绘画所起到的状写形貌的记录作用一样,更为重要的是,这个“艺术形象”是为了唤起观者的心灵情感及审美体验。因此,能够创造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家走向成熟的标志。
《葵梦·语》
《葵梦·依》
《葵梦·兄弟》
《葵梦·天际》
《葵梦·天荒地老》
《葵梦·失乐园》
《葵梦·失乐园2》
《葵梦·盛开的花》
郑军借助葵花这一客观对象也创造出自己的“艺术形象”。在绘画上,郑军属于苦学派,在他的作品中极少出现灵光一闪的敏慧和机巧,他对待绘画的态度,恰如他在生活中为人处事一般,笃实而诚恳。当他认准以绘画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状态后,他就坚持朝着自己的想法走下去。在别人看来,他是苦画、笨画。别人看到的“苦”,在他那里全是快乐和滋润,别人看到的“笨”,在他那里却是真切和实在。对他而言,绘画就像黑暗中的一丝光亮,他有了行走的方向感,并且,他被绘画的光亮迷惑住了,他对那一丝光亮充满太多的想象和憧憬。
郑军为什么选择画葵花,并且总是画那种枯干的在风中摇曳的葵花。在现实生活中,枯干的葵花是生命萎缩的表征。而在郑军的画面中,枯干的葵花却是傲然挺立的,它们甚至比饱满向阳时的葵花更富有生命力。郑军所画的葵花有一种历经风霜的苍劲的美,这样的美不同于鲜嫩、娇媚的美,这样的美不在外表,而是内在的力量的美,韧性的美。在他的笔下,葵花个个如钢筋铁骨,直楞楞地伸向苍穹。
《葵梦·秋分》
《葵梦·清明》
《葵梦·飘》
《葵梦·轮》
《葵梦·葵子之二》
《葵梦·倦》
《葵梦·惊蛰》
《葵梦·合》
《葵梦·冬至》
“艺术形象”是艺术修炼的结果,也是人生经验的产物,只有将两者合二为一,“艺术形象”才有了沉甸的内容,郑军创作的葵花形象具有这样的特点。他创作的“艺术形象”既源自于现实生活中的葵花,又不止于客观的物像,而是将物像汇入心像中。在他的作品中,葵花仿佛是层峦叠嶂的群山,也如堆积奔涌的云彩,葵花可以化为自然万象,也可以容受人生的百态及滋味。这样,看似单一的葵花题材,其表现的天地却是广阔的。郑军反反复复地画葵花,从没有感到单调乏味过,就像生命的过程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许多事情都是重复的,但是,生命正是在重复的状态中得以延伸,重复产生新意,带来变化。郑军的作品表面描绘的是葵花,实质刻写的是生命变化的过程及状态。
郑军先生采取了传统的水墨方式表现葵花,但是,他的水墨并不以“逸”为目标,也就是说他撇开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传统水墨花鸟画的方式。明清以来的水墨花鸟画尚“逸”、尚“简”,讲究笔墨意趣的审美品格已经深入人心,但是郑军的葵花并没有沿习这一路水墨的表现方法。而是越过文人花鸟画的路数,直取唐宋花鸟画“图真”的传统。“真”不只是物像的真实,也求精神表现的真切。他画的葵花,每一笔都是审思、慎重的,不敢有半点的苟且。在精神意象上,他的作品不是空灵的,而是盈满和厚重的。
《葵梦·缠》
《葵梦·彼岸》
“葵梦”是生活的梦,也是艺术的梦,郑军耽于这个梦中。许多的情感,许多的心里话,其实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去表达,一笔一画自然会将画家的所思所想托盘而出。艺术家如果不能自甘白日做梦,他就难以获得宝贵的艺术真实。为了求得这份真实,郑军继续梦在自己的葵花园中。
[原载《国家艺术频道》郑军教授作品欣赏(全国书画名家展1146期。微信号:yishuTV),已征得郑军教授同意。——标题为编者所加]
推荐人介绍——田亚洲,男,湖北枝江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民进三峡大学支委,宜昌市政协委员。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先后于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研修油画,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艺术与人文学院高级访问学者。湖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美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宜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三峡画院特聘画家。现任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作品、文章多次刊载于《美术观察》、《中国油画》、《文艺研究》、《美苑》、《美术向导》、《世界美术》、《HI艺术》、《艺术+》、《东方艺术》、《文艺报》、《美术报》等专业性学术刊物,近年发表论文10余篇、作品100余幅。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教育厅科研项目2项,主编教材4部,出版专著2部。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先后在北京美术馆、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举办个人画展,在西班牙、乌克兰参加作品巡展。多件作品被美国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地艺术机构或个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