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我们不能确定这是一本什么书,摄影的?艺术的?抑或是一本医学的书籍?
一个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从事医疗相关职业20年的科学工作者,自2010年起成了一位“全职的艺术家”。这一突然转身令人匪夷所思,他是要用艺术去审视或温暖科学,还是要挖掘一条艺术与科学的隐秘通道?
他说,实际上,科学只是解释了表层的东西,而痛觉肯定是非物质的。
他说,我们总是想用科学解释一切,但其实科学就是解释不了精神,解释不了灵魂。
他那么简单,就是“标尺下的人体器官”;又那么复杂,他说自己相信灵魂的存在。
画册上架当天,作者在三影堂书店
李朝晖限量版影集《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28*38厘米)6月27日全球正式发行,并已在北京三影堂书店上架销售,限量500册,每本都有作者的亲笔签名。
李朝晖限量版影集《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
关于《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中国文化界享有盛名的文化学者、文化批评家、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是这样评说的:
李朝晖的作品《大体》,以一个职业医学研究者的立场,拍摄了大量被切除的人体脏器、肿瘤、异物以及婴儿胚胎。其中大部分是人体的冗余物,属于病者或死者的隐私,从手术室或防腐液中脱颖而出,传递出令人战栗的视觉经验。拍摄被抛弃的内脏,是所有禁忌中最严厉的一种。摄影的意义就是通过拍摄的仪式,推翻禁忌的墙垣。器材在此其间扮演了中介者的角色。它以冰冷的镜头理性,窥视、凝视和静观来自人类身体的异化物。这些令人不快的脏器,犹如图像语言里的脏词,击打着我们的眼睛(耳朵),说出关于疾病、畸变和死亡的咒语。
胚胎
乳房
肝脏
输卵管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徐为民看到此书后这样评价:
艺术家从来都非常关注人类自己,从灵魂到身体。李朝晖的《大体》更是赤裸裸地彻底。“标尺下的器官”并非是无生命的标本展示,而是提问生命的现实意义,提问灵魂的哲学意义?!洞筇濉反诱固交?,是一种认可,一种涅槃,值得一读并收藏。
脾脏
血管
胆结石
扁桃体
李朝晖自己说:
我拍的是人体的一部分,一些刚刚离开鲜活人体的一部分,其中大部分是医疗手术中切下的器官,然后,在影像基底位置放上了一根标尺。仅此而已。我慎重地选择了黑白胶片,平柔光线。试图尽量避免给观者带来视觉刺激,以引导观者思路突破其视觉表观,进入其内涵。在此,我并不想对我本人的作品意图做出过多文字阐释。一来,这些影像十分简单,似乎要表达的内容一看便知,清晰明了??墒牵庑┯跋袼泶锏哪谌菟坪跤质指丛?。我曾和一些不同领域的朋友做过探讨,包括摄影师、医生、作家、科学家、考古学者,甚至哲学家,他们对这组作品的观感都各不相同,甚至南辕北辙。这让我对文字阐释更加畏惧。所以,我想,本人闭嘴,把思考留给观者,这也许是我最好的选择。
胃
股骨关节头
阑尾
肿瘤
作者的出版故事:
Bromidebooks的出版人Alex第一次找到我的时候是在一年半以前,我当时并不怎么热心出版,一来《大体》这个作品刚刚发表不到3年,沉淀还不够充分,另外,这个作品并没有最后完成,有几个标本是我必须拍的,却还没有能拍到,所以我一直在犹豫是否应该把它变成画册。这一拖就是一年多过去了,直到半年前,我和Alex真的见上面,用我们共同的磕巴英语聊了两个小时(Alex是法国人,英语水平仅仅是比我强一点),他给我讲述了他对这本画册的设计构想以及对图片编辑上的思考,他是我见过的人当中做事情最认真的一个,对细节的追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几乎可以说是折服,这让我在当场就做出决定,把这本画册交给他,哪怕是少一点版税收入。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抉择是正确的。
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我们来回通了22封邮件,以及无数的微信,沟通确认了包括合同、版面内容、字体、翻译、纸张、装帧等一系列的设计细节,其间Alex还专门邀请了一位也拍过人体器官的芬兰艺术家与我做了一个访谈,力图挖掘作品背后隐藏的故事,便于读者对作品更加透彻的理解。
最后终于来到了付印环节,Alex宁可承受高于一般印刷厂30%的成本,也要选择具有国际声誉的雅昌公司来完成印刷制作,这再次印证他对这本画册品质的高要求。
我们一起在雅昌的印刷机前守了整整2天,对每一张单页的印刷细节做了仔细的确认,Alex对这2天印刷过程的描述用了“crazy”这个词。
这才有了我们手中拿着的这本画册,真的是很珍贵、很值得的一本画册?! ?br />
限量版
李朝晖(左)和画册《大体》的出版人Alex在雅昌印刷车间
李朝辉 • 《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在连州摄影展首展现?。荩?013)
李朝辉 • 《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在《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展览现?。ū本?017)
新浪图片曾独家采访摄影师李朝晖,呈现作品背后的故事——
李朝晖:我相信灵魂的存在
李朝晖,湖北宜昌人。85年在北京大学学习生物专业,之后也一直从事与医疗相关的工作。李朝晖的《大体》系列,拍摄一些刚刚离开鲜活人体的器官,其中大部分是医疗手术中切下的,然后,在影像基底位置放上了一根标尺。长期的接触生老病死,使他产生了种种困惑,这也成为他走向艺术的动力,自此他有了另一个身份——“受过科学训练的艺术家”。
新浪:什么契机让您开始拍摄这组作品?
李:我是85年在北大读的生物学,最近13年也一直从事跟医疗相关的工作。这些经历,让我有机会通过拍摄这组比较特殊的题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新浪:摄影师算是你的另一个身份?
李:不严格的说,我是一名医生,而摄影算是另一个身份。朋友聊天时给我的定位是“受过科学训练的艺术家”。但现在生活的重心是放在摄影上的。
新浪:因为是对人体器官的拍摄,很好奇您是如何拿到器官的?拍摄过程是怎么样的?
李:我在医院工作,我的医生朋友们做完手术后,允许我拍摄这些东西。我只需要对它们进行拍摄而不是占有,这并不影响别人的工作。拍摄前,我会准备好拍摄需要的东西,在医院里直接拍摄。
新浪:您在作品阐述里第一句提到,这是一组有关哲学的作品?
李:对,这跟我学生物学的经历有关。接触很多跟生命有关的事物后,就会很自然地开始思考生命是怎么一回事。了解到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后,会产生疑惑,发出关于灵魂,关于生命的疑问。这组作品,也算是我借助影像来表达自己的这个困惑。
新浪:有没有信奉的哲学体系或者是喜欢的哲学家?
李:这方面是没有的。我说的哲学是对于生命的思考。我见过很多的死亡,我拍摄的这些器官,这些物质,在刚被切下来的时刻,是否带着人的精神或者灵魂?又如何定义我拍摄的这些物质?
新浪:您如何看待“灵魂”?
李:我相信灵魂的存在。这个时代有很多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它们都是非物质的东西。
过去我学习科学,总认为科学是万能的。在拿动物做实验,研究生物神经时,都是研究他们的物质基础。比如你摸它一下,它会有触觉,刺它一下,它会有痛觉。我们总是从物质上研究,但实际上,科学只是解释了表层的东西,而痛觉肯定是非物质的。
过去我们总是想用科学解释一切,但其实科学就是解释不了精神,解释不了灵魂。当我发现这些困惑没办法用科学解答的时候,这些困惑成了我走向艺术的动力。
新浪:作品里都是些什么器官?
李:这个是我的失误,我以为大家都分辨得出这些器官。这些作品里有阑尾,扁桃体,结肠,子宫等等。这些器官的名字平常大家都很熟悉,而被拍出来之后,熟悉的东西不一定了解。
新浪:这涉及到一个问题,您在作品阐述里说自己会尽量不去做阐述,为什么呢?
李:我不去做阐述有两个原因,首先这个作品的出发点,是我认为当很多人建立世界观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疑问,比如这个世界是什么,灵魂是什么,精神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以一种影像的方式来提出这个问题,也是一种思考的方式。从构思到展出的两年时间里,这组作品让我一直在思考,甚至是很多具体的社会问题,比如在我的作品阐述中提到近期看到的,三个关于身体伤害的社会新闻。
另一方面,这组作品里能够表达的东西太多了,我创造出这组影像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观者本身的思考也是完成这个艺术创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我觉得不写更好。
新浪:所以是想要抛出一个好问题?
李:对,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每个人都会有每个人的答案,宗教不同、生活经历不同的人,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答案。但这个问题绝对会是个好问题。我通过影像来提出问题,我觉得是个很好的方式。
新浪:选择平柔光线,黑白胶片,不进行引导性的文字叙述,是希望让观者尽量客观地观看作品?
李:我不希望有视觉上的刺激,使大家的注意力只停留在视觉刺激这个具象的层面。而是希望大家屏蔽掉这些分散注意力的信息,想得更深入一些。
新浪:您在医学方面的经历,让我想到颜长江老师在微博上发表对您作品的观感中提到,“摄影师就该像医生一样”这句话,该如何解读?
李:他说的是一个关于作品的延伸吧。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思想上充满了很多不健康的东西。作为一名摄影师,面对这些不健康的东西肯定要有自己的态度,就像医生面对病症。这就是摄影师像医生的地方。对我而言,科学和艺术是一回事。
新浪:您如何理解今年的连州摄影节“告别经验”这个主题?
李:连州摄影节的“告别经验”是对于现在的摄影现象而言,很多人现在照片越拍越俗套,都在相互copy,或者copy自己以前的东西。要创造新事物,就要告别旧经验。对我个体而言,我觉得我在艺术方面的经验还不够多,我要告别过去非艺术的经验,再不断的去体验,去建立艺术的新经验。(栏目编辑:贾朔 采写:李梦婷)
李朝晖 1968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学系,从事医疗相关职业20年。2010年成为全职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湖北宜昌。
相关展览:
2017年《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在《中国当代摄影四十年》展出,北京。
2015年《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在第六届大理国际影会(DIPE)展出,云南。
2014年《不看风景》、《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参加第五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山东。
2014年《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三影堂摄影奖作品展,获提名奖,北京。
2013年《大体:标尺下的人体器官》,参与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主题展,广东。
2012年《我的长江》,参加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邀请展,广东。
文/图:徐为民、三峡影像网 编辑:冯潇
?。ǖ慊髯笊戏?ldquo;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