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双全,1976年生,枝江人。中国民盟盟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研究员,《书法》2008年度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上榜书家,湖北十大青年书法家。宜昌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宜昌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宜昌市西陵区优秀人才,西陵区政协委员。结业于中国书法院研究生课程班,师从周德聪、邹家喜、曾翔、沃兴华、王镛诸先生。
书法作品先后获全国第六届书坛新人展三等奖、湖北省政府书法最高奖“黄鹤奖”、湖北省第七届书法展一等奖、湖北省首届青年书法展二等奖、湖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宜昌市“屈原文艺创作奖”。“杨守敬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建文杯”全国书法大赛银奖、第十五届湖北工人画廊银奖、第十四届楚天群星奖铜奖、“天一广场杯”全国颜体书法大赛三等奖等。入展“渊源与流变”二王帖系书风研究展、第九届全国书法展、全国首届册页展、全国首届草书展、全国第二届草书展、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法大展、“洗夫人杯”全国书法大展、“傅山杯”全国书法大展、“荆楚墨象”湖北书法晋京展、中国书法院成立五周年教学成果展等。从事书法教学研究12年,先后培养了19名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从写字到书法》《名家名帖集字古诗水写字帖》《常用字行书、草书字帖》《名家经典临摹描》等系列丛书。参与编写湖北省教研室《写字》教材。著有《从写字到书法》《名家名帖集字古诗水写字帖》《常用字行书、草书字帖》
从事书法教育17年,应邀到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做书法讲座千余场。创办墨池书院书法学校,累计培养学生万余名,先后有23名学生入选湖北省书协主办的届展,两名学员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展览。
2016年11月5日——11日,万双全将在湖北省武汉市嘉宝美术馆举办“凤歌——万双全书法作品展”。
万双全作品:“楚塞三湘接”(条幅) 获第五届湖北书法黄鹤奖
周德聪:龙吟凤影——写于万双全书法个展前面
双全生长于楚地,又是龙年生人。今以“凤歌”为题在汉举办个展。嘱余写点文字,近三十年的忘年交故,岂能爽约?!
记得双全读中学时,就曾与我通信,言说有拜师学书的欲望,转瞬二十年过去了,他始终行走在书艺的路上,或寻访名师指点,或浸淫经典法帖,或同道相互切磋,或参赛以证得失。如今,他已由一个虔诚的书法爱好者成长为驰名省内外的著名青年书法家。
双全勤奋好学、善思、专一,二十多年来,不为外物所累,潜心书艺一道,遍临古代碑帖,融通内在法理。将方圆疾涩、大小参差、浓淡枯湿、古拙秀润,内化于碑帖临习之中,形成自家个性风貌——劲挺不乏婉曲,刚健亦显柔姿,合北碑南帖之美,并古今书道大雅。的为难能!
双全的书法,尚在变中,可以预期的是,他身处盛世,又善交游,更兼他意志与定力的顽强,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
面对艺术,人言言殊,欲读懂双全的书法,还是观赏他的作品吧!
(2016.10.17)
《修身》篆书 尺寸45cm×30cm
篆书四条屏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过失(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原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隶书横幅
隶书中堂
草书横幅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草书条幅 (要知皆一戏,不计工与拙。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望江南》 行书 尺寸33cm×33cm
《望江南》 行书 尺寸33cm×33cm
《吾爱孟夫子》行书 尺寸65cm×34cm
楷书扇面
楷书条幅
柳国良:援碑入草 期为大观
书道在变,不变不足以称书。变须原创,非原创不足以垂世。原创构件有二:一则有新思考、新观念,进而生成新思想;二则有新方法、新风格,可有效展示驾驭力和稳定性。因之,无新意非变也,不稳定亦非变也。
变自何来?初学者常惑于此,方执笔三日便思索参入己意,往往不成书;渐临帖步步深入,才规矩原帖又不厌一帖,则三心二意频频换帖,字间风格相悖,亦不成书;入某帖愈深,愈欲罢不能,不敢越雷池半步,亦步亦趋,字或不俗,然意又不足,亦难成书矣。
万双全书法与众不同,融碑铸帖,援北碑笔法入草,此法乃历代书家之畏途,而双全深入其中,踽踽独行,心无旁骛,此其新也;其早年又以年少之力,形成己貌,至今已近二十载,不改初心,书风恒一并逐步完善,此其稳也。书家备此二好,便无忧矣。
自清初碑学兴起,书法园圃境界大开,与帖学迥异,风格迭出,呈现一片生机,以邓顽伯、伊墨卿、赵?叔、张廉卿、康南海领军。从以碑证帖,到援碑入帖,到碑帖相兼,步步深入,名手如云。至王蘧常以碑入章草,乃成一高峰。又至于右任以碑入小草,再成一高峰。然王、于理性有余,性情不扬,可为范式,却难入神品。包慎伯所言“平和简净,遒丽天成”乃“神品”之谓,然未及根本。若言书法至高境界必在草书,草书至高境界必在大草。所谓“神”,乃不可窥测、不可复书、不可穷尽之意也,故神品当与大草相涉为最佳。故有书圣王逸少,乃其行书开创之成就;亦有草圣张伯高,乃其草书创作之神妙。其后言圣者,多与草书相涉,如林散翁等,今亦有言圣者,怪多戏谑耳。
此可见草书与他书不同,非常人能为之。笔法不熟者,不能为也;草法不谙于心者,不能为也;章法不能自由驾驭者,不能为也;规矩有度不逾绳墨者,亦不能为也。赵?叔以碑入行,成就斐然,然其陷于楷法不能自拔,未臻其善。其后继踵者寥寥,至于右任方开新法,援碑法入草法,非高手莫能为之,将碑法入草推进大步。又至卫俊秀,以碑法入大草,终入虎穴,窥得神妙,然其字势不申,秀丽有余,雄强未足??杉送惧囊焖?,当有可窥可探之必要。
由是观之,以碑法入大草,非常人所能为之。万双全多年事草,以三指古法执笔,听笔所之,据其性能,仍其随意,实在不可多得。此乃大道,当敏于思而勤于书,又须以气象出之,方登大雅,双全深以为是。
呜呼,书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非学不足以养其气,非才不足以达其意,非识不足以立其格,非悟不足以通其法。若气、意、格、法具备,则书非常书,人非常人。
万双全早年出道,便可知聪颖如此,又以其用功文学、诗词,又补之以篆隶,笔法娴熟,字法允当,章法大开大合,继续沿此艰险,以其志之坚,其功之勤,必能开辟新境界,余当寄以厚望焉。
?。ㄗ髡呦抵泄樾嵩薄⒑笔∏嗄晔樾敝飨?、湖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