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开幕式主题歌,由周立荣作词、谭旋作曲、孙楠演唱的《龙翔东方》,全方位、多层面展示了楚韵之风与强健之力,这对应的正是湖北省域和体育运动两大主题。因本次运动会举办地设在“诗歌之城”宜昌,歌词中又嵌入了长江、屈原等宜昌元素,将地域特色融合进了运动精神,这又是对现代体育文化的一种扩容和再造?!?/p>
“驾着长江去远方/青山醉在水中央”,歌词开头即赋予长江文明和楚地风骨以雄壮的主体性。歌词透出的动感意蕴不仅来自修辞本身的新奇创意,而且也在词的基调和曲的演绎中回归了古典豪放之美。在第一节深具“中国风”特色的主歌中,歌词透出了纵贯古今的浩然之气,尤其是黄鹤与楚辞这一古典意象的运用,更为歌词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时空转换,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一个主体标志。这种对历史的溯源体现出了一种召唤的力量,既要唤醒我们作为荆楚之子的文化记忆,也要真正激活楚韵之风的别样内涵。而在副歌中,三字句的快节奏为历史和自然配以激荡的旋律,每一句最后一个音节都铿锵有力,使得整首歌的力量感和节奏感非常连贯,一气呵成。历史的厚重感也得到了不断加强。当然,歌词的音韵美感也折射出了作者所运用的对话视角,他一方面要与纵横古今的历史和现实对话,另一方面也要由此引出契合体育运动精神中拼搏向上、勇往无前的时代风貌,从而对“龙翔东方”进行更为生动的主题阐释。
而第二节的主歌部分,同样以“驾着长江去远方/百年赛道正冲浪”作为切入点,还原了体育赛事另一种动感色彩,让长江之光照亮体育精神,并为其赋予了向上的生长性。作者以更具主体性的姿态引入运动会的主题,在直观的表达中呈现“龙”这一东方民族意象的审美特质。龙本身有着奔放不羁的象征之意,作者在此让体育的动态感获得了强力意志的扩展,这既是一种隐喻,也体现了丰富民族文化的身份担当。当作者在词中融入爱的情怀时,他就已经将体育运动上升到了友爱团结、协作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虽然运动赛事带有一定的竞技色彩,但最终它还是要通过爱来建构体育精神的新范式。这种爱是一种民族共同体的折射,也表现为我们在体育精神上的代际传承。在第二节的副歌部分,作者以主体观察者和审视者的身份来看待时代之变,字词间透出了深深的家国情怀。这看似越出了运动的界限,实则是体育精神的一种延续和拓展,它不仅接通了过往历史与当下现实,更抵达了荆楚文明乃至华夏文明的高度,升华了歌词的精神内核,展现了大江大河大体育大华夏的磅礴气势和撼人心魄的时代力量。
总之,《龙翔东方》在整体上透出了一种磅礴的气势,从过往至当下,从古典到现代,这不仅完成了时空意识的转换,更有着美学维度上的重建。作者在歌词中昭示了其独具特色的音乐美学,他通过词语的组合变构让体育运动获得了文化的穿透力,这种诗性来源于作者深厚的审美功底,也紧密关联于其家园意识。在这首融合了民族风的歌词里,作者追问了爱的本质,也生动诠释了体育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在颇具动感的旋律中,不管是演唱者还是倾听者,都能在这首歌中越发感受到楚人上下求索不负时代的自信心与责任感。“龙翔东方”之深刻寓意,也已获得了直抵人心的立体呈现。
(作者系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