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瑰玺
1969年生,现居北京。1994年毕业于北京画院,同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书画高研班郑瑰玺工作室导师,中国艺术创作院专业画家,香港国际画院花鸟画艺术委员会副主席,湖北省国画院艺委会副主任,湖北省青联委员,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作品曾参加《美术》杂志社主办的台湾、香港、北京三地当代中国水墨新人作品展,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中国画三百家作品展,全国第二届中国花鸟画展,“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展,21世纪澳大利亚展,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第二、三、四、五、六届中国美协会员精品展,首届中国写意画画展,文化部主办的日本东京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中国美协、《美术》杂志社主办的“西部风韵”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文化部主办的中国画名家手卷作品展,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大型展览。多幅作品被《全国美术教学范画集》以及《美术》、《国画家》、《美术界》、《江苏画刊》、《人民日报》等几十家报刊收录或发表。出版有10余部个人专集。
部分作品欣赏——
《神农架系列五》 入选由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联合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美展(2009)
《神农架系列五》
郑瑰玺与“大景花鸟画”
汪为胜
南宋以后,以文人和士大夫而标榜的画家们,不同于北宋那样关注现实,避世意识愈加明朗化,多数倾向于理想含蓄的优雅主义,在这一点上,写意花鸟画相比山水、人物表现得更为直接。被史上称为“狂僧”的温日观率先声称:“写意花鸟,性所喜悦。”强调写意花鸟是主观自由的发泄。元代倪云林尽管不画或很少涉及写意花鸟,然则也说:“用墨随意,如见天真。”道出了写意花鸟萧疏、清逸的审美取向。
应当说,传统写意花鸟的写意取向,形成了它表现方法的模式,是中国文化历史情境及至东方人智慧的特色。然而,随着社会高度的发展、繁荣与空前的强大,原有的语境显然不适应或者很难适应时代的审美要求。试想,如果我们仍旧承载着“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的表现方式,面对日新月异崛起的高楼大厦,这些宏伟建筑室内所需要的花鸟画大幅和巨幅的作品,难免在欣赏视觉上又显得有些空洞和某些不足,毕竟传统写意花鸟的语境习惯于从小处、精妙着眼,缺乏画面整体结构和视觉张力与气势?;谎灾?,是宜近看而不耐观,把握有趣而展出效果欠佳。于是当代一些花鸟画家,面对所需,都比较重视画面的视觉感受,取向于繁茂、厚密的“大花鸟”。
郑瑰玺的写意花鸟画就是这种取向。他的作品是面对生活,写生自然,交大山野谷,幽壑曲涧、茂竹修林与繁花鸣泉交织在一起,不同于传统萧疏闲逸定势,把花鸟与山水结合起来,融花鸟色彩烂漫、用笔灵妙的特点,与水墨华滋的山水之中?;嫒萘看?、空间深,画面更为丰富,增加了画面整体结构的视觉张力与气势,葱茏透逸,野趣盎然,呈现出无边界特色的时代“大花鸟”。
一鸣落天外
半帘草影
鹭影秋声静
笔墨情趣苦中酣
蔬林秋意
深山昨夜雨初歇
雁下秋已晚
流泉百折穿翠微
家园
寒坡老树自萧森
"国风楚韵·中国画名家个案研究系列展——郑瑰玺大景花鸟画展”展出作品选登
神农架系列之一 145x720cm
神农架系列之二 240x680cm
神农架系列之三 240x680cm
神农架系列之四 240x680cm
神农架系列之五 240x680cm
神农架系列之六 240x680cm
神农架系列之七 240x680cm
神农架系列之八 240x880cm
神农架系列之九 120x480cm
文/图:郑瑰玺 编辑:冯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