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具有世纪意义的惠民文化工程
《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出版
被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具有世纪意义的惠民文化工程《中国民俗志》,被中省专家称之为“中国民俗志县卷本的样板和示范本”第一套地市州盟卷、书箱毛重29.3斤、成书25.3斤的《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5月14 日宣告全套出版,13卷650万字的全卷正式向全国发行,同时送达北京参加评选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着作奖。
编纂《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是新时期宜昌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社会高度关注,百姓十分期待。按照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的安排,2009年以来,宜昌市文联、市民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率先提出编纂大型民俗志书,受到中共宜昌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将此列入全市文化工程来抓,要求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0年10月开始,组织全市民俗文化、历史、方志、文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文艺骨干近300人,边实践边探索研究,以“抢保”精神攻克层层难关,先是层层动员,组织资金,动员力量,用一年半时间完成13县市区全面启动;后又调整人员,修改大纲,调整结构,对全卷进行了两次修改纂写;随后报京审批,校对校勘,均审校五至七次,多次邀请中省民俗专家来宜评审和审校。编纂者具有把根留住的文化自觉与时不待人的担当意识,在调查、编修、评审、修改、??惫ぷ髦?, “坚持民族特色,突出民俗特点,保持史志特征”。有关领导者、组织者、编纂者勇于奉献,不求个人得失,但为“抢保”出力,付出汗水与智慧,创造了“民俗志精神”,书写出宜昌民间文艺历史新篇章,正如宜昌市人民政府市长马旭明在序中指出,《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堪称宜昌民俗百科全书,必将惠及子孙、利及千秋,衷心感谢全体编纂人员。
《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均分为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民俗人物等四编,全面、忠实地记录了宜昌市境内各民族、各地区过去数百年的民俗文化事象,具有很高的文献资料价值,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吨泄袼字尽纷鼙辔?,由刘魁立、陶立璠、叶舒宪为顾问,罗扬任总主编,周燕屏、朱庆任副总主编,王锦强任执行主编?!吨泄袼字?middot;湖北宜昌市卷》编纂委员会由廖达凤任主任,王应华为副主任;《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编辑部主编为黄尚荣,执行主编王作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宜昌雅江印务有限公司承印。中国民协驻会副主席、分党组书记、秘书长罗扬作总序,宜昌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旭明作分序,县市区负责人作细序,执行主编王作栋题跋?!。ㄐ芮煳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