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先新作《民国三峡记忆》2017年5月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从《小报披露“大新闻”》起笔,到《孙中山的三峡绮梦》《早年扬子江整理》《恽震率队勘测三峡始末》《长寿:中国水电“摇篮”》,再到《美国佬与中国战时生产局》、《轰动世界的萨凡奇计划》《中美合作 紧锣密鼓》《中美合作 全面展开》《中美合约 黯然中缀》,以及《树欲静 风未止》《去与留
张立先新作《民国三峡记忆》
张立先,笔名莫邪、三峡纤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葛洲坝报》编辑、副总编辑,《中国三峡建设》杂志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未打赢的官司》,长篇报告文学集《世纪之坝》,散文集《三峡拾韵》、《神奇三峡》,随笔集《读你自己》,诗集《梦里长江》等,共出版文学作品集8部?!妒兰椭印坊?000年全国电力文学创作优秀著作奖,《三峡拾韵》获2004年楚天文艺奖一等奖、全国电力文学创作优秀著作奖。
《三峡晚报》读书专版推荐张立先《民国三峡记忆》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三峡故事
《民国三峡记忆》这本书,窃以为一年前即可面世的,没想到成稿后交出版社,去了新闻出版署,后来又转交统战部了。所幸图片珍贵、文无虚妄,仅作勘误获准出版了。
我是葛洲坝和三峡工程建设的亲历者,亦是长期供职于三峡集团的媒体人。有机会全面搜集民国三峡工程筹备史料,得益于2013年筹备编纂《三峡工程志》之初衷。那年春,我以《中国三峡建设年鉴》总编身份,最后一次向集团领导提交了编志报告及文案大纲。没料到,此次报告获准,尽管《三峡工程志》变成了如今的《三峡工程史料选编》,原先的9卷变成了现在的18卷。
实话实说,迄今为止有关民国时期三峡工程筹备之“国家行为”鲜为人知。
自孙中山先生之“三峡梦”始至新中国成立前, 国民政府与美国政府因何签订“三峡合约”? 其资源委员会究竟为三峡工程做过哪些实际工作?在中美合作正紧锣密鼓进行时, 三峡工程筹备工作缘何突然中缀?
一一上述问题,疑惑者众,解答者寡。媒体虽偶有当年亲历者些许披露,然造化弄人,逝者或健在者当年或如今说话写文章,时势令其内心忐忑,叙事未必真切。在这里,我说两个不争的史实:一是当年以孙越崎为首的绝大多数资源委员会人员,新中国成立后被认定为“伪职员”,命运多舛,政府直到半个世纪后才承认他们当年“拒迁五厂”、“不离大陆”是“起义行为”;二是原水电总处处长黄育贤,解放后先窝在李锐为局长的燃料工业部水利水电总局任副总工程师,后一直闲在北京电力设计规划院。俟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后,老俩口虽已暮年,却毅然出走美国未再回来……
三峡老照片
为追寻先辈足迹,我两次去了重庆长寿定慧寺,与当年在此谋划扬子江峡谷计划的美国人萨凡奇博士、资委会水电总处的黄育贤等人梦里邂逅;为查找真实资料,我去了战时陪都、民国首都南京,还造访了位于台北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广釆博览、扎实考证,竭力还原其历史情状与本来面貌, 为读者展现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当家人翁文灏、钱昌照、孙越崎,美国专家潘绥、纳尔逊、萨凡奇、柯登,老一辈三峡人恽震、黄育贤、张光斗、徐怀云等先辈之执着追求和睿智创举……我漫游网络,埋首故纸,终于有了这部最真实、最全面、最权威的民国三峡工程筹备史,有了这部独具特色且图文并荗的民国三峡传奇和国家记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管你承认与否,没有民国三峡人的辛勤劳作和不懈努力,便没有今日中国之宏伟三峡大坝!
特别告知:《民国三峡记忆》里,附录为“三峡宿耋回家”,向你讲述当年赴美参与三峡工程设计健在者一一18位工程师1997年百感交集回三峡工地参观的故事哩。
读者朋友:想了解蹒跚起步的中国水电始于何时么?想知道民国三峡水电开发计划之详情么?请打开这本书一一
它是岁月珍藏,它是美好梦境;
它是历史记忆,它是真实人生……
《民国三峡记忆》目
张立先相关作品集简介及部分评论请见“文艺名家·文学”
http://www.ycwl.gov.cn/content-46961-970795-1.html
文/图:张立先、电力作家协会 编辑:冯潇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