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传统手工技艺《九佬十八匠》2016年12月由崇文书局、长江出版传媒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该书由“民间手工艺人九佬十八匠分述”、“重点艺人登记表和相关照片”“地域九佬十八匠艺人登记汇总表”等部分组成,全书28万字。该书先后由戴曾群和张颖辉主编国务院津贴专家、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王作栋先生为该书作序称长阳传统手工技艺《九佬十八匠》是县域工匠调查的重要成果,此书资料翔实全面,在湖北省为首部,全国范围内亦鲜见,就针对当代民间工匠的专项调查而言具有独到的开拓意义。
长阳传统手工技艺《九佬十八匠》
《九佬十八匠》编纂委员会——
?。ü宋剩和踝鞫埃芮煳?覃德铭;主任:胡士春;主编:戴曾群 张颖辉;副主编:覃庆华;委员:覃万勤、覃茂坤、刘影、习春年、付祖波、尤兴林)
长阳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俗称“九佬十八匠”,其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技艺精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手工技艺在艺术上具有简洁、纯朴、清新的风格,是该县优秀民族文化艺术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摸清这些民间传统工艺的生存发展状况,进一步推广和保护“九佬十八匠”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弘扬历史悠久的土家传统手工技艺,宜昌市民协组织全市进行专题调查,2013年7月由县?;ぶ行暮拖孛裥槌晒ぷ髯ò啵群笮谐?400多公里,对县域9个镇2个乡的传统手工技艺状况进行了调查采访。“九佬十八匠”传承人遍及县域村村寨寨,其调查工作量十分繁重而又艰巨。工作组身背行囊,爬山涉水,通过广泛、深入、细致的田野走访,全面了解和掌握“九佬十八匠”资源的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は肿醇笆滴锉4媲榭龅?。运用文字、图片、录像等方式,对资源进行真实的记录,登记各类手工艺人3530人,重点采访98人,整理资料15万字,拍摄照片2000余张,拍摄视频1232分钟。经过近4年时间成果结集为长阳传统手工技艺《九佬十八匠》。
县域工匠调查的重要成果
——湖北长阳《九佬十八匠》序
王作栋
可以上溯万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当代正在快速消亡中。秉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工匠一批批谢世,一部分行当的传统手工技艺已随着经济、科技高速发展而相继湮没。技艺已经失传的,濒临失传的,和技艺流程发生改变的,均难以胜数。这种格局的背后,在民间,当下时的手工工匠的具体状态则鲜为人知。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文化工作者与企业家联手,对县域范围内的“九佬十八匠”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成果为结集付梓的《九佬十八匠》。此书资料翔实全面,在湖北省为首部,全国范围内亦鲜见。就针对当代民间工匠的专项调查而言,本书具有独到的开掘意义。
长阳“九佬十八匠”调查
“九佬十八匠”为民间不同行当工匠的概括数、统称。其指向明确,有别于“三百六十行”。周成树《三百六十行大全》①一书对古今各类谋生行当记述全面,从宦官、媒婆、狱警到收破烂的、卖彩票的一并梳理,不囿于手工业技艺范畴。 考量民间工匠的行当,按工种细分,历来不止“九”与“十八”之和的27种。仅就狭义的“九佬十八匠”而言,其排序先后在民间亦多说并存,如“十八匠”在首句“金银铜铁锡”之后,即呈现“石木雕瓦漆”、“木瓦石雕漆”、“石木雕画皮”等不同说法,此在一县之内、一省之内常见。全国至今尚无统一的分类、排序标准。
长阳根据本县实情,组织专班从田野调查入手,自2013年7至11月,对全县8镇3乡“九佬十八匠”人力资源分布情况与生存环境、传统技艺的工艺流程及其相关涉的行业祖师祭拜与禁忌、匠人师承仪礼、行规、积淀历代匠作师傅经验的行业俗谚等,用文字、录音、摄影、摄像多种方式进行了全面留存。其间,同步着手了代表性产品与制作工具的采集,摄录的视频时长1 232分钟,拍摄图片2000余幅。调查专班登记各类手工艺人3 557人(按,2013年末,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户籍总数149 798户,人口402 217人②。手工艺人占总人口之比约8.7 ‰),其中重点采访98人。从古迄今,在一个县域内,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将广义的“九佬十八匠” 查清家底,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首开先河。(节选,全文见宜昌文艺网-“王作栋:非遗视觉下的“九佬十八匠”活态调查与流变史梳理“)
?。ㄍ踝鞫?,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研究方向:长江三峡区域民俗与历史文化。)
文/图:本网编辑部 编辑:冯潇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