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枝江市作协副主席吕云洲的长篇小说《黄柏之恋》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发行。《黄柏之恋》以大坝施工中的人山人海、红旗招展、战天斗地为经,以纯真爱恋、山川地理、风土人情为纬,为读者讲述黄柏河工程的治水引水故事。全书共32万字。
《黄柏之恋》 吕云洲 著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那是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的鼎盛时期,黄柏河工程作为湖北省宜昌地区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四十年前成功实现了宜东地区一百万亩稻田的灌溉(不含五十万亩旱地;红旗渠灌区五十四万亩),四十年后抢救了水电之都宜昌市城区一百多万人口的饮水生命线(二零零二年宜昌城区生活供水水源由运河改为黄柏河),是历史与现实的“双百万”大幕演绎。
在故事情节上,本书突出了“一号、两地、三方、四处、五年、六条命、七对半”等关键数量词。
一号:黄柏河是首长工程,—号人物工程。地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王群亲率部分枝江民兵徒步拉练三百里到工地。一九七八年二月八日(农历正月初二),国家水利电力部部长钱正英女士携女儿前来天福庙工地拜年和视察,提出“大坝为什么冒汗”的问题;两地:这是平地找山地借水的工程,跨地三百里,爬山一千米(海拔增高一千米),形成了民兵水利作战的前线与后方;三方:这是枝江、当阳、宜昌三县万人大会战,参战者都是受益地区的青壮农民,累计总数达到二十万人以上; 四处:这是四处开打的攻坚战,即天福庙、西北口、尚家河、汤渡河,前两处为新建工程,后两处为扩建工程;五年:天福庙水库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六日开工,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二日封孔蓄水。这是持续五个年头的日夜奋战,如果按每天八小时劳动时间计算,它应该是十年之役;六条命:是指天福庙工程发生的两起重大伤亡事故,每次牺牲三个人,共有六条人命。这是两个影响最大的个案,但命数还不到全部的百分之十。出版社删去了这个部分。七对半:书中的故事有七对半恋人:营部政工组长张斗修与卫生员王召是男女一号,大双与朱石秀是最有戏剧性的一对,红心连普通女民兵王芳与家乡民办教师小刘是一对心上人,观桥连铁姑娘战斗队队长王凤华与其未婚夫是“三推婚期”的工地楷模,公社农机站司机周小兵与学过水利知识的秦红燕是工地普通恋人,同是宣传队队员的龚家仁与钟燕是志同道合的伙伴,营长宋红星与在三三零工作的欧阳春是事业牵手的夫妻,还有陈三昧与张斗修、望家学隐隐约约的关系算半对。
作者用小说、散文、歌谣、戏剧、故事、游记、科普等多种体裁的复合体讴歌了黄柏河建设创造宜昌地区训水、治水的人间奇迹,谱写了建设者英姿勃发、战天斗地的不朽赞歌,颂赞了水利人不负使命、利在百代的千秋伟业。并运用一组详实的数据进行说明:黄柏河工程作为湖北省宜昌地区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40年前成功实现了宜东地区100万亩稻田的灌溉(不含50万亩旱地;红旗渠灌区54万亩),40年后抢救了水电之都宜昌市城区100多万人口的饮水生命线(2002年宜昌城区生活供水水源由运河改为黄柏河),是历史与现实的“双百万”大幕演绎。也可这样说,黄柏河水由过去宜昌地区的“农业的命脉”变成了今天大宜昌的“国民经济的命脉”,水利建设的“水”之红“利”达到了极致。
吕云洲,1957年生。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高中文化程度,现任枝江市城管大队工会主席。1976年起开始文学创作,1981年加入枝江县文学艺术创作协会(首届会员)。多年来,在各级刊物上发表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两百余篇。自编散文集《耕读漫忆》,收集已发表的乡愁类散文60余篇。散文《河趣》1997年发表在《中国市容报》上,被全国报纸副刊研究会评为“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大赛”三等奖。
文/图:枝江作家网 编辑:冯潇
?。ǖ慊髯笊戏?ldquo;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