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著名诗歌翻译家柳向阳的最新译著《砌石与寒山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砌石与寒山诗》是普利策诗歌奖得主、美国著名诗人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的成名作,20世纪50—60年代出版,广为国内爱诗者所知。
《砌石与寒山诗》 [美]加里•斯奈德 著 柳向阳 译
诗人简介
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1930-),美国诗人,翻译家。出生于旧金山,就读于加州大学期间,因受禅宗影响而转学亚洲语文和文化,并翻译中国古诗,参与“垮掉派”诗歌运动,到日本修习禅宗。多年来一直致力生态?;?,被誉为“深层生态学的桂冠诗人”。曾获普利策诗歌奖和全美图书奖。
有诗人声称,他们的诗旨在通过语言的棱镜来显示世界。他们的计划是有价值的。也有作品看世界而不借助任何语言的棱镜,而是将那种看带入语言。后者一直是大多数中国诗和日本诗的方向。
——加里•斯奈德
他是美国的寒山。
——杰克•凯鲁亚克
《砌石与寒山诗》后记
加里•斯奈德
我伴着二十世纪诗歌的冷静、锋刃和有弹性的精英主义长大。艾兹拉•庞德将我引入中国诗歌,于是我开始学习古代汉语。到我开始写作自己的经验时,大部分现代主义并不合用,除非转向汉语和日语。
虽然已经写了相当数量的诗作,但直到二十四岁,我仍随时准备把诗弃置一旁。我的心思已转向语言学,沃尔夫假说 ,北美口头文学,和佛教。我的就业技能大多在户外。
所以1955年夏天,在研究生院学习东方语言一年后,我与约塞米蒂国家公园 签约,当一名船上辅助人员。他们很快就让我到派尤特溪上游流域工作,那片土地到处是光滑的白色花岗岩,粗糙的刺柏和松树。到处都带着冰河时代的有形记忆?;夷敲磋玻瓷渥潘О愕男枪?。白天长时间辛苦工作,伴着铲、锄、炸药,还有卵石,在放弃还是继续工作这样一种奇妙心境中,我的语言放松,回复自身。我开始能够冥想,夜晚,下班后,我发现自己在写一些让自己吃惊的诗。
这本诗集记录了那些时刻。以一组围绕工作及朗朗群山的诗开始,以几首写于日本和海上的诗结尾。“砌石”这个标题赞美双手的工作,石头的放置 ,以及我对互联、互解、互映和互容的整个宇宙的画面的最初一瞥。
无疑,我对中国诗歌的阅读,及其按部就班的单音节词排列,其干净利落——嗒嗒的骡蹄声——一切都喂养了我的这种风格。我离开内华达山脉,到伯克利参加另一个学期的学习,然后又是在京都一年的禅宗学习,和在一艘航行于太平洋和波斯湾的油轮上机房里的九个月。
我第二次到日本时,由于喜得•柯尔曼和劳伦斯•佛灵盖蒂 的帮助,在距禅宗大德寺几条街道的一家小店里,《砌石》初版印了500册,以东亚风格折叠、装帧。
这本小书产生了影响。在第二次日本版 1000册完毕后,唐•艾伦的灰狐狸出版社又把它捡起来,在美国出版。唐和我决定把我译唐代禅诗人寒山的诗作加进去。我在伯克利研讨班时已经跟随陈世骧开始做这些工作。陈亦师亦友。他对诗歌的熟悉和热爱,以及他对生活的趣味,都极丰饶。他凭记忆引用法国诗歌,凭记忆几乎能在黑板上写出任何唐宋诗。陈译陆机《文赋》,给了我看待关于“斧柄”的谚语“当制作一个斧柄,图样并不远”的角度,及其如何应用于诗歌。
译后记
文/柳向阳
《砌石和寒山诗选》是斯奈德的成名作,20世纪50-60年代出版,早为国内爱诗者所知。1980年代赵毅衡译《美国现代诗选》收录其中五首:《八月中在索尔多山瞭望台》《派尤特溪》《火光里读弥尔顿》《喂马的干草》《砌石》。2013年杨子译《盖瑞•斯奈德诗选》亦收录其中五首:上述前四首和《派特山谷上空》。我有幸与二位译者相识,此次翻译中又读他们的译作,受益匪浅,想念更多。
《砌石》用词极简,与中国古诗相通,所以译中偶用“新蝇”、“神游”、“鲜衣”这类词语。斯奈德常省略标点,译者亦尽量不为添加,望读者留心。有时诗行简短不成句子,实在不好处理。那首《T-2油轮布鲁斯》,不知读者能否感到“布鲁斯”风格?但有几处内容模糊,却是实实在在的。译诗过程中查阅资料,作了数十处注释,又从相关评论中摘录几段文字,引为注释,希望有助于阅读。
寒山诗进入英语诗歌,斯奈德译本风行一时。我的翻译目标,是把斯奈德译作当作现代美国诗,译入现代汉诗。斯奈德译作略显美国化,此等译“误”,我也将误就误!寒山有时以诗证佛,在斯奈德译本里不明显时,我也尽量不选用佛教词汇。从寒山原诗中,译者沿用了“草庵”、“五阴”等几个合用的词语。无论如何,寒山诗作三百首,斯奈德选出二十四首,还是有眼光的。
赵毅衡先生大著《诗神远游》对理解斯奈德作品,甚至对阅读整个美国现代诗,大有益处,读者不妨参考。杨子兄在《盖瑞•斯奈德诗选 后记》中道尽译事曲折,笔者心有戚戚。岑参诗说:“祇緣五斗米,辜負一漁竿。”(此刻,我终于把这篇小文删减近半。)特别感谢本人就职的杂志社同仁这些年给我的帮助。感谢家炜兄的再三鼓励。朋友们阅读中发现不妥之处,亦望回馈指出,不胜感谢。
柳向阳
2017年3月6日/4月2日
又:感谢翔武兄和梁枫兄的认真校读和建议,翔武兄并转来梁秉钧译作四首,梁译通达醒豁。
2017.4.7
《砌石》(选五)
派尤特溪
一道花岗岩山脊
一棵树,足矣
甚或一块石,一条小溪,
水池中一片树皮。
山外复山,叠叠曲曲
坚韧的树木挤满
细石缝。
天空一轮巨月,太大。
神游。一百万个
夏天,夜气沉静,岩石
温暖。天在无尽群山之上。
伴随人类的所有废物
消失了,坚硬的岩石颤抖
甚至沉重的当下似乎也忽略了
一颗心的幻想。
词与书
像溪流从高崖洒落
在干燥的空气中消失。
清晰、专注的头脑
没有意义,除非
它之所见被真正理解。
没有人爱岩石,但我们在这儿。
夜里寒冷。月光中
有物一闪
飘入刺柏阴影︰
看不见的僻静处
美洲狮和草原狼
冷眼傲慢
注视着我起身离去。
喂马的干草
他开了半夜的车
从下面遥远的圣华金
过马里波萨,沿危险的山路上来,
到早晨八点才停下
一大车斗的干草
在仓库后面。
我们用绞车和绳索和挂钩
把草捆叠放,平整好
一直堆到高处黑暗中
破裂的红木椽子,片片苜蓿
在瓦缝的光亮里婆娑而过,
灰尘在汗湿的衬衫和鞋子里
让人发痒。
吃午饭时,在黑橡树下
闷热的畜栏外,
——那匹老母马嗅着食盒,
蚱蜢在杂草里发出细碎的叫声——
“我六十八了”,他说,
“我开始挑干草是十七岁。
那天我就开始想,
我肯定讨厌一辈子干这活儿。
该死的,这辈子干的
就是这个活儿。”
东寺
真言宗寺庙,京都
男人们身穿内衣沉睡
报纸垫在脑袋下
在东寺屋檐下,
弘法大师坚固的铁像,十英尺高
大步流星,一只鸽子在帽子上。
透过铁丝网瞥见
落尘的金叶雕像边
一个愤世嫉俗的圆肚皮
酷菩萨——也许是观音——
双性者,尝试一切,单腿承重
周身黄金如蛇,光晕环绕,
透过阴影闪着亮光
一种来自印度和西藏的
原始时尚的微笑。
上衣宽松的年轻母亲
和孩子们一起在这庙中
古树的荫凉里,
在东寺,无人打扰你;
有轨电车在外面哐当哐当响过。
京都:三月
几片轻雪
在微弱阳光里落下;
鸟在寒冷中唱歌,
一只莺在墙边。梅树
紧裹的冷花苞很快将开放。
月亮到了初四,
一薄片在西天
当夜色降临。木星
在半高处,当晚课
结束。鸽子鸣叫
像琴弦拨动。
黎明时的比叡山
白雾笼罩山顶;晴空里
沟壑叠翠
小城四周山势锋利,
呼吸刺痛。房屋结冰
屋顶下
爱人们,从被子下身体
缠绵的温暖中,分别。
破冰洗脸
把他们心爱的孩子
和孙儿唤醒,喂饭。
卡塔赫纳
暴雨和闪电击打,街上雨水泛滥
我们在酒吧跟印第安女孩跳舞,
水漫了半膝,
最小的女孩衣服滑下来,跳着
赤裸上身,
大个黑人船员在椅子里和坐在他腿上的女孩
亲热,她用衣服盖了眼睛
可口可乐和朗姆酒,地板上到处是雨水。
耀眼的灯光里,我醉了,在几个房间里
踉踉跄跄,
叫喊着:“卡塔赫纳!邪恶之爱的沼泽!”
又为那些比我还小的印第安人妓女哭泣,
我十八岁,
船员穿着从一个摊位上买的凉鞋逛完街
回到船上后
雨水泼溅,黎明到来,
我们已在遥远的海上。
哥伦比亚,1948;阿拉伯半岛,1958
原著封面
《寒山诗二十四首》(选六)
1
通往寒山那地方的路,令人发笑,
一条小路,没有车马的痕迹。
峡谷在此汇聚——曲折得难以追踪
杂乱的峭壁——险峻得难以置信。
一千种草因露水而弯了腰,
一山的松树在风中鸣响。
如今我已迷失了回家的小路,
身体在问影子:你怎么跟上的?
寒山原诗:
可笑寒山道,而无车马踪。
联溪难记曲,叠嶂不知重。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此时迷径处,形问影何从?
2
在悬崖一角,我选了个地方——
鸟道,没有人的足迹。
那地方之外是什么?
白云依恋着模糊的岩石。
如今我住在这里——多少年了——
一次又一次,春天和冬天过去。
去告诉有银器和几辆车的人家
“所有热闹和金钱,又有何用?”
寒山原诗: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
住兹凡几年,屡见春冬易。
寄语钟鼎家,虚名定无益。
3
山上寒冷。
一直很冷,不只是今年。
嵯峨的陡坡永远被雪覆盖
树林在幽暗的山谷间吐出薄雾。
六月底,草还在发芽,
八月初,树叶开始飘落。
而我在这里,高高山上,
极目凝望,但我甚至看不到天空。
寒山原诗:
山中何太冷,自古非今年。
沓嶂恒凝雪,幽林每吐烟。
草生芒种后,叶落立秋前。
此有沉迷客,窥窥不见天。
5
我想找一个好地方栖身:
寒山应是个安然之地。
轻风在一棵隐藏的松树里——
近听——声音更悦耳。
树下,一个花白头发的男子
喃喃地读着黄帝和老子。
我十年没回过家了,
甚至忘了当初来这儿的路。
寒山原诗:
欲得安身处,寒山可长保。
微风吹幽松,近听声愈好。
下有斑白人,喃喃读黄老。
十年归不得,忘却来时道。
11
碧溪中春水清亮
寒山上月光洁白
沉默的知识——精神照亮自身
思索着空虚:这世界超越寂静。
寒山原诗: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22
寒山之巅,那轮孤独的圆月
照亮整个清澈无云的天空。
赞美这无价的天然珍宝吧
它隐藏于五阴,深陷于肉体。
寒山原诗: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在五阴溺身躯。
译者简介
柳向阳,曾用笔名“君水”,诗人,诗歌译者。河南上蔡人,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著有诗歌研究论文《论奥古斯丁时间观与罗伯特·潘·沃伦的诗歌创作》,翻译美国诗人杰克·吉尔伯特诗集《拒绝天堂》《诗全集》,露易丝·格丽克诗合集二册《月光的合金》《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加里·斯奈德诗集《砌石与寒山诗》《山巅之险》及丹麦当代诗人亨里克·诺德布兰德诗选。现居宜昌。
阅读延展:柳向阳:虚构自己,虚构生活——http://www.ycwl.gov.cn/content-46910-971209-1.html
文/图: 新石器文化传媒 编辑:冯潇
(点击左上方“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