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远发
蔡远发,1959年4月出生。大学专科学历,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湖北省民协会员,宜昌市民协副主席,西陵区民协主席;区级非遗项目传承人。2014——2018年获得宜昌市民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4年获评为宜昌市民协十位新闻人物;2015年被授予宜昌市“民协标兵”;2017年被授予“县市区民协主席的好榜样”荣誉称号。
参与编辑《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西陵卷》;参与编辑《吃在宜昌》(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一版;参与编辑《味道宜昌》(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6年10月第一版);参与编辑《滋味宜昌》(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6年10月第一版)。原创故事《汉马池陷住日本兵》、理论研讨文章《从“突出组织奖”谈优化环境》、“羊年春节春联征文”等获得优秀。从2015年以来连续编辑《西陵民间文艺》。
发现棕编艺人刘朝义;发现糖画艺人周家荣;推荐易拉罐浮雕制作人、民间艺术家朱新泉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荣誉称号;推荐卢珊瑚、郑天信、胡文英参加2017年湖北省人社厅组织的民间工艺大赛,获得一金一银一优秀的好成绩;推荐郑天信获得“西陵工匠”荣誉称号;推荐胡文英编入《西陵年鉴2017》等等。
任西陵区民俗艺术团团长以来,发展团员至120余人。下设舞蹈队、山歌队、打溜子队、民乐队、说唱队、莲响队、杂技队、曲艺队、旗袍队、龙船队、南曲社。民俗艺术团每年下基层、入社区、进乡村演出100多场次;参加市、区组织的比赛获奖层出不穷,仅舞蹈队原创舞蹈《背脚佬》在2017年西陵区文体新局主办的宜昌中老年人社区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宜昌市体育局、宜昌市体育总会、宜昌市健美操运动协会主办的“2017年‘庞都杯’宜昌市第十一届健身操(舞)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原创舞蹈《土家人生来就快活》在2017年7月13日参加伍家区广场舞比赛获二等奖;2017年9月25日参加宜昌市第二届艺术节舞蹈作品大赛获三等奖。2018年原创舞蹈《把盏寻梦》参加伍家区组织的广场舞比赛获二等奖;参加西陵区组织的广场舞比赛获三等奖;并获得宜昌市委宣传部精品扶持项目。并将位于西陵区的土家寨酒楼发展为“宜昌市民间文艺传习基地”,西陵区“民协会员活动中心”。
考察胡文英剪纸工作室
蔡远发:做民间文化的守护者
文/孔令丽
宜昌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生生不息的长江孕育了灿烂的巴楚文化。这里不光有风光旖旎的长江三峡,让人迷醉的清江土家风情,还有屈原祠、昭君故里、关陵等古代名人文化遗址;而三国古战场历史遗风、三游洞的文墨千古、三峡水利枢纽的雄伟景观更是为宜昌旅游神奇浪漫、多姿多彩的迷人画卷增添了浓重的色彩。特殊的地缘关系使宜昌各区域都沉淀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在这强大的民俗文化宝藏的吸引下,先后出现了王作栋、熊庆文等一批老一辈民俗文化专家和学者,同时也凝聚了一支老中青薪火相传的民俗文化探究群体。其中,西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蔡远发以其独特的视角、丰硕的成果走在了这个群体的前沿。
“三百计划”并不简单
蔡远发,男,1959年出生,现为三峡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干部。从1994年创办土家寨酒楼以来,以根深蒂固的土家民族民俗文化情怀和民间文化自觉,开始涉足民间文化。当你走进土家寨,耳濡目染都是厚重的土家民俗文化。从2012年担任西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以来,他名正言顺的开始了对地方民间文化的发掘、整理和?;すぷ?。他以热爱与追求,以执着和痴迷,在这条道路上一干就默默地坚守了二十三年。万达老总王健林说人要从小目标开始做起。蔡远发也有自己的小目标。他为这个目标取了个名字——“三百计划”,即亲自发现发展会员一百名,实地走访会员一百名,向上向外推荐会员一百名。
冯骥才说过,每一分钟都有大批的民间文化在消失,这句话一点也不夸张。为了不让民间艺术随着那些“身怀绝技”的老人的逝去而湮没在历史的风尘中,蔡远发加快了寻访艺人的脚步。他组织田野调查,发现了一大批民间艺人;考察采集当地的民俗民风,挖掘了一大批民间艺术精品。他从来没有自己的休息日,一到周六周日他就走街串巷找艺人,他的足迹遍布西陵区的大小街道。五年来,西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建成5个基层分会,其中3个专业性分会,2个区域性分会,即西陵区民俗艺术团、剪纸艺术分会、根书艺术分会、西陵峡风景区分会、二马路社区分会。这里面区级会员241人,市级会员108人,省级会员4人。光蔡远发个人直接发展会员就有87人,是发展总会员的三分之一。
蔡远发的“三百计划”依然在按计划进行,如今经他编纂的民间艺术作品公开出版书刊,图片收集已基本完成,包括剪纸、根书、根雕、木雕、石雕、棕编、糖画等艺术作品的图片收集已接近尾声。
民俗艺术团演出
让传统文化“动起来”
为了提高社会各界对民间艺术的认识,在寻访之外,蔡远发以西陵区民协旗下的民俗艺术团为基础,打造出一部又一部精品舞蹈。
在旧时的宜昌,从事背篓、打杵这项劳动的劳动者叫做“背脚佬”。为了养家糊口,“背脚佬”背山货土产日用品,棉花布匹和医药,走崎岖的山路,羊肠的小道,绝壁的崖口,“背脚佬”是一种谋生手段,是力量和信念的和谐。2017年1月10日,宜昌第十一届西陵区新春庙会如期举行,舞台上出现了一群亦步亦趋、喊着号子的精壮小伙,他们身着土家族服装,用夸张的舞蹈语言惊艳了观众,获得满堂喝彩。这是由西陵区民协会员作词、作曲、编排的原创舞蹈《背脚佬》的第一次亮相,之后在西陵区文体新局、三峡商报主办的2017首届三峡.宜昌中老年人社区广场舞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在宜昌市体育局、宜昌市体育总会、宜昌市健美操运动协会主办的“2017年‘庞都杯’宜昌市第十一届健身操(舞)比赛”中荣获二等奖,三峡电视台来录制节目时采访台下观众,大家纷纷表示“太精彩了!看呆了!”
作为一个非经济社会团体,蔡远发领导下的西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克服了资金、排练场地等种种困难和问题,多次组织剪纸、糖画、根书、石拼画及民间演艺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利用演出和对各种民间技艺展示,向广大市民充分展现了民间工艺及民间演艺的特色,对宜昌民俗文化的传承有了很好的示范效果。艺人们往往传承着乡村中较为高雅的民俗文化,西陵区民协每到下半年都会加紧排练场次,不但要参与到一年一度的西陵庙会,还要准备“乡村民俗音乐会”。
从2015年开始,西陵区民协特别打造的“乡村音乐会”已成功举办两届,《土家人生来就快活》、《昭君回乡》这种“动起来”的传统文化将土家族独有的民俗风情和乡村文化融在一起,台上热闹,台下欢喜。在蔡远发的积极推动下,2017精品创作年西陵区民协工作节节开花。
调研民间文艺项目
申遗路上从未停歇
文化的传承依赖于有力的主体,而民间艺人、工匠往往生活在底层,很难找到将他们的作品世代传承的途径。身为西陵区民协主席,蔡远发希望通过自己的这些努力,让更多力量去介入民间文化的?;すぷ?。这些年他四处走访考察,为民间艺术奔走疾呼。
剪纸艺人胡文英、根书艺人秦忠良、糖画艺人米兆贵在2016年获得宜昌市级非遗传人,离不开他的坚持。2017年初,西陵区民协向西陵区文化馆申报“传统技艺类”的手工剪纸、根书根雕、木雕、石雕、糖画等11个非遗项目,同时还申报了陈昌石、郑天信、瞿大泽、王道军等30位非遗传人。
70岁的退休女工胡文英经过几十年的钻研,从简单的文字到花鸟,再从生肖发展到人物,又将剪纸作品与书法、绘画作品装裱结合,被称为宜昌的“剪纸女皇”。在蔡远发的推荐下,胡文英担任了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并在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开办“非遗”传承大师工作室。黄杨木木雕郑天信获“西陵工匠”荣誉称号;“剪纸女皇”胡文英、易拉罐浮雕达人朱新泉、“糖画艺人”米兆贵等在民协的推介下获得“西陵工匠”提名奖……
守护民间文艺是条艰难的路,但又是条伟大的路。伟大不在于这是门艺术,而是在生命的过程中,这是精神层面的信仰。在民协工作氛围调动起来后,蔡远发又有了新的目标:让民俗文化走出去,走出宜昌。2017年7月,蔡远发站在“县市区民协主席的好榜样”的领奖台上神采奕奕,多年的辛苦得到了大伙的认可,“民间艺术的?;び氪胁皇且桓鋈说氖?,而是一批人的事;它不是一代人的事,而是世世代代要做的事。”
(作者系宜昌市作协副秘书长)
文/图:蔡远发 编辑:冯潇
?。ǖ慊髯笊戏?ldquo;首页”进入宜昌文艺网,了解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