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 文艺协会 > 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
一、组织沿革
地市合并前——
1976年冬,五峰县珍珠山村农民刘德培(1912—2000)被王作栋发现,录音留存心记口传民间故事500余则,还有谚语、俗语、歇后语、谜语2500多条(则)。
1980年5月,湖北省第一期民间文学骨干培训班在兴山县城举行,江云、李继尧、刘守华、李惠芳、来层林、刘不朽等授课。同年10月,宜昌行署文化局编辑《三峡传说》问世,责任编辑王志琦。全书选用作品146件,20余万字。
1989年3月27日至29日,宜昌地区首届文代会在桃花岭饭店召开,选举产生了宜昌地区文联第一届委员会,民间文艺家来层林、王作栋、王志琦、宁发新当选委员,农民故事家刘德培、民间文艺家龚发达、船工号子传人胡正浩、骚坛诗社社长谭光沛当选为名誉委员。在会议期间,代表中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会员按大会要求,酝酿并组建了宜昌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4月8日,宜昌地区文联发文同意宜昌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组成人选:会长来层林(兼),副会长王作栋、简隆云、宁发新、刘行化、郭自宝、吴道周、杜心宁、王志琦、张发铭,秘书长王志琦(兼)。宜昌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以后,即以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宜昌地区各县(市)卷本的编撰工作为重点,主席团、理事会成员和大部分会员都投入到了该项工作,成果相继经地、省审定通过。
1989年6月,我国第二部民间故事家个人作品集《新笑府——民间故事家刘德培讲述故事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48万字,王作栋整理)。
在建国40周年前夕(1989年9月)王作栋入选我国《民间故事十家》(中国社科文学研究所编选,海燕出版社出版)。
1990年,枝城市曾家岗乡(今宜都市高坝洲镇)青林寺村民丁开清采录本村谜语工作,开始系统的进行。
1990年,王作栋论文《素质与氛围:刘德培的故事讲演活动及其他》获得上海民间文学“飞鹰奖”优秀论文奖。
1990年至1991年,王作栋参加中国社科院重点项目《中国故事传说大辞典》撰稿,为主要撰稿人之一(辞典1992年出版)。
1991年,王作栋获得湖北省首届文艺明星奖。
地市合并后至二届文代会——
1992年春,宜昌地、市合并,原地、市文联合并为宜昌市文联,宜昌地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更名为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团组成为:
主席:来层林
副主席:王作栋、刘行化、宁发新、郭自宝、简隆云、王志琦、张发铭、秦新民、杨行正
至1995年秋宜昌市文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前期,本会主要工作:
1993年3月,参加中日民间文学联合考察团赴五峰学术考察活动。
1993年10月,多才多艺的农民刘德培在宜昌县栗子坪乡皮影戏擂台赛中脱颖而出。
1994年10月,本会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考察团赴长阳、五峰举行的民族民间特色文化考察活动。
1995年春,萧国松开始对孙家香老人讲述的故事系统采录。
1995年,王作栋论文《从村落到社会》(1.1万字)由北京《民间文学论坛》重点推介。
1995年11月,市文联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产生新一届理事会、主席团:
主席:王作栋
副主席:屈定富、杨行正、王志琦、王友兵、宁发新、刘行化、刘明春
秘书长:王志琦(兼)
副秘书长:王华武、白晓萍
1995年5月,本会主席团会议决定增补熊庆文为副主席。
至2002年市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以前,本会以发掘我市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研究和推介“三家一村”等我市民族民间文化典型为主要工作,同时致力于将民间文化研究与民俗研究、旅游开发研究结合。
1996年春,王作栋论文《从村落到社会》被日本学术界全文翻译,载于东京出版的《中日民间故事传承之现状》。
1998年6月,《孙家香故事集》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出版。该书由萧国松整理,刘守华主编,选入故事240则(孙家香,女,1919年生,长阳县龙潭坪人,土家族,能讲故事400多则,是着名土家族女故事家,后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
1998年9月,刘德培老人(1983年“湖北省民间故事家”、1984年“国宝”)被联合国社科文组织命名为“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之一,名列榜首。
1998年刘德培荣获“中国民间故事家”称号。王作栋着《新笑府》获“国贴”奖并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彰。
1999年1月,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关于一个村落的谜语选集《青林寺谜语选》出版,丁开清采录,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2月,湖北省民族民间集成志书编撰工作(1979—1999)评奖结果揭晓,本会王作栋、杨行正、龚发达、萧国松获得编撰成果一等奖,王友兵、石美玉、黄德炎等获得编撰成果二等奖。
3月,冯骏祥主编的《兴山民俗》由燕山出版社出版,是我市第一部民俗县卷本(年底即与《青林寺谜语选》一起获得我市“屈原文艺创作奖”)。
5月27日,主席团会议决定进一步加强对“三家一村”的研究和宣传工作。
8月,刘德培故事集《新笑府》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
10月,刘德方故事集《野山笑林》出版,余贵福采录,黄世堂整理,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2000年3月,国家首次表彰致力于民间文学事业50年以上、贡献突出的学者、传人,刘德培老人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成就奖”,为全国民间故事家中唯一一位。
2001年7月,孙家香、刘德方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故事家”,青林寺村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谜语村”。
2002年2月,推荐青林寺村谜歌师傅赵兴寿参加了湖北省“2002黄鹤楼民间艺术游园会”。
3月8日,主席团会议议决“投入全市、全省、 全国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工程。
3月19日,“湖北省民俗旅游点“(全省首家)受牌于车溪风景区。
4月下旬,青林寺村组团赴十堰市出席全省三大民间文化村“民间文化可持续发展与开发”会议。
5月,青林寺村推出第四部谜书《青林寺谜歌选》,赵兴寿采录,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二届文代会至今
2002年6月,市文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嵋槠诩?,本会产生第二届理事会、主席团:
名誉主席:来层林、刘德方、孙家香
顾问:柳定祥、林永仁、屈定富、杨行正、彭吉明
主席:王作栋
执行主席:熊庆文、王志琦
副主席:李煜林、邓新华、裴学明、白晓萍、王友兵、方一方、田玉成
秘书长:蔡钧庭
本届主席团的工作重点围绕“抢救与?;っ窦湮幕挪こ?rdquo;,研究和推介在省内外已经产生影响的我市民族民间文化品牌。
2002年10月,本会副主席、长期致力于清江高坝洲库区青林寺谜语抢救工作的裴学明荣获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表彰。
10月至11月,“湖北省青林寺谜语学术研讨会”在宜都举行,与会的京、汉专家会后又应邀赴夷陵区考察刘德方和民间文化电子资源库。
2003年1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刊在“学术交流”栏目刊发《中国民间文艺的奇葩》,肯定青林寺谜语村。
1月中旬, 兴山县峡口镇建阳坪村楹联学术研讨会召开,开始楹联村的命名申报工作,11月11日,省楹联学会命名建阳坪村为“楹联之村”。
1月下旬,“三峡民间文化遗产?;せ亟ㄉ璺桨秆刑只?rdquo;在黄牛岩旅游集团公司举行。
2月26日,青林寺谜语采录者丁开清荣获湖北省第五届文艺明星奖。
3月,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决定编辑“三峡文化丛书”,市文联承担起其中一部《一场民俗风情》,交由本会负责具体编稿、编选工作(2005年《宜昌民俗风情》出版,27.3万字,主编王作栋,副主编熊庆文、王志琦。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8月,本会与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共同发起,设立了“宜昌市民间文化高龄传人扶助金”(确定首批扶助对象12名。首批募集资金4万余元。至2006年春,已对孙家香、胡振浩、万戌姐、杜元香、刘德方等分别馈赠3000元或1000元。
10月,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创建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本会推荐的陈德宝、段志安、高新章任委员,赵会朝任常务委员。
11月5日至7日,本会参与“海峡两岸民间文学学术研讨会”,并邀请与会的28位专家学者赴五峰渔洋关参观刘德培资料陈列馆、赴夷陵区考察刘德方。
11月8日至9日,《当阳市民间故事集》经中国民间故事全书编委会审查通过。
11月20日,青林寺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谜语村”。青林寺村不到千人,谜语存量高达8000余则、谜歌2000余则、谚语400余条,赵兴寿、丁开清等出版十本专着。参与创建谜语村的宜都市政协副主席裴学明获得湖北省表彰。
至此,宜昌市先后有16个县、乡获中国、省民间文艺之县、乡命名。
2004年1月,《宜昌日报》新辟“农家乐”专栏,开始定期推介宜昌民间特色文化,促进全社会关注、参与抢修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工程。
同月,农民故事家刘德方传记《奇遇人生》出版,杨建章着,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9月,刘德方传唱的三峡情歌选集《郎啊姐》出版,袁维华采录,彭明吉整理,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青林寺谜语散论》出版,梁前刚着,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
10月,《刘德培研究》、五峰《民间故事》出版,主编均为王永红,湖北人民出版社。
11月,DVD《刘德方笑话馆》(一套两张)上市发行,扬子江音像出版社。
12月8日,刘德方荣获“中国民间故事家”称号(后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1938年出生的刘德芳,能讲500多则故事,还有大量民歌、皮影戏文、丧鼓歌词。夷陵区创办刘德芳民间文化研究会,彭明吉、余贵满、黄世渠、杨建章等为其整理出版“六书一碟”。
2005年,夷陵区对下堡坪乡民间故事传人的普查工作、长阳县对都镇湾镇十五溪村民间文艺作品德采录工作先后展开。
3月,本会获得市文联表彰为“2003—2004年度全市文联系统先进单位”。
5月下旬,主席团部分成员出席“柴埠溪峡谷风景区文化定位研讨会”。
6月下旬,推荐青林寺谜歌师傅赵兴寿为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特邀嘉宾,7月在中央电视台一、二、四频道播出。
6月起,本会骨干陆续投入到市文联主持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卷”的组织与编撰工作(10至11卷,约300万字,计划2006年全部完成)。
7月,《宜昌民歌集萃》出版,李克昌、杨世芳搜集整理,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8月,《三峡秭归风俗》出版,郑邦清、郑承志着。
11月18日,市委宣传部召开支持环坝旅游集团筹建三峡民间文化保护基地的专题会议,成立4人小组,本会王作栋、王志琦为小组成员,开始分批组织赴石牌的考察活动。
12月,推荐长阳、五峰民间文艺特色节目供中央电视台“春节大联欢”选用,2006年2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五峰“土家板凳龙”。
2007年,《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市分卷》出版发行,全书12卷、459万字。总主编白庚胜,主编王作栋,副主编熊庆文、王志琦。全书编纂历时4年,150人参加编写。
2009年获得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0年,湖北省民协授予宜昌市民协优秀组织工作奖。
2011年,夷陵区群艺馆青年民歌表演者王爱民、王爱华兄弟,在四川举行的全国青歌赛喜夺金奖,以土家族船号子《细碗莲花》的“民俗礼仪表演”,一举夺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1年9月,中国首家平民博物馆——宜昌袁裕校家庭博物馆开馆,家庭四代120年收藏2万件文物、400万字家庭档案。当年获得中国文化遗产?;そ艹鋈宋锝?,次年评为湖北省劳模,2013年家庭又获中国文化遗产?;そ艹鐾哦咏薄?/p>
2012年宜都市刘正国获中国文化遗产?;そ艹鋈宋锝薄?/p>
2013年10月,被称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重大项目”的《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县卷本》,历时近四年,13卷约650万字,已向北京报送终审本。总编委会称此书“堪称全国示范本”。该书由黄尚荣、王作栋任主编,熊庆文、王志琦任副主编,300位民俗、史志、文字专家精心打造。
2018年4月26日,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各县市区民协代表等六十余人参加大会。选举产生了宜昌市民协第五届主席团,李煜林任主席,王作新任常务副主席,刘洪进、余远国、李明(女)、张颖辉、杨建章,杨培新、郑祥荣、赵习奎、袁裕校、黄贞进(女)、蔡远发任副主席,黄贞进兼任秘书长;任命陈红(女)、魏彩玉(女)为副秘书长。
会员发展情况
截止2014年12月,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共有省级以上会员117名,其中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87名,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28名。在县市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之外,乡村有宜都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青林寺分会、夷陵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下堡坪分会。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刘不朽、来层林、刘德培、王作栋、龚发达、黄声笑、宁发新、刘行化、鲍传华、郭自宝、李彰庆、杜心宁、刘德方、彭明吉、余贵福、黄世堂、杨建章、黄昌福、熊庆文、王志琦、孙家香、萧国松、丁开清、赵兴寿、裴学明、韩永强、王作新,共计28名。
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