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 文艺协会 > 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
宜昌市四届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暨荣任领导
简 历
名誉主席 王作栋
王作栋(1947-),宜都陆城人。1965年毕业于宜都一中,1969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今湖北大学)中文系,后入军垦农场锻炼。1971年底分配至五峰,相继在县文化馆从事创作辅导、县创作组从事专业创作,其间被抽调到湘鄂西根据地五峰苏区斗争史调查组任组长兼主笔。1981年5月调宜都创作组,同年7月被抽调到中共宜都县委党史办公室任主笔。1986年起任宜都文化局副局长,其间曾兼任《宜都县志》副主编。1990年起任枝城市文联主席、书记、宣教战线党委委员。1994年2月调宜昌市文联,任党组成员、副主席,2007年7月退休。
长期致力于三峡地域文化、民俗研究,系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1),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五峰首届政协委员、宜都政协常委,湖北省第八、九届人大代表,中国第五次文代会代表。曾兼任省民协副主席、省作协理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宜昌三峡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
退休后,为宜昌市文联党总支副书记、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现兼任中国地域文化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省民协副主席、省三峡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三峡人文社科研究所顾问,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宜昌三峡旅游文化研究会会长;受聘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客座研究员、三峡大学兼职教授、三峡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
从事创作、研究,注重广采博取、厚积薄发。发表、出版作品、论文200余万字,先后获湖北省新民歌创作一等奖(1982),湖北省民间文学“屈原奖”特别奖(1987),湖北省首届文艺明星奖(1991),文化部、国家民委、全国科学艺术规划领导小组联合嘉奖(1988),上海“飞鹰”优秀论文奖(1990),湖北省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一等奖(199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表彰(1999)。长篇论文《从村落到社会》经《民间文学论坛》1995年重点推出后,1996年被日本学术界全文翻译、编入《日中民间文学之现状》在东京出版(1996)。采录的刘德培故事自1984年起入选高校文科教材,刘德培故事集《新笑府》(48万字)由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出版、1999年再版、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2012年新版,已刊行6种版式。另主编三峡文学艺术丛书(6辑)、《宜昌民俗风情》、《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卷》等82部、1920万字。其中,国家项目《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分卷》(全12部,460万字)2009年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5年主编出版《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13卷。
2008年宜昌市文联表彰为“德艺双馨文艺家”。 2014年获“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数字化工程贡献奖”、宜昌市第二届民间文艺奖。
顾问 彭明吉
彭明吉,男,生于1945年9月4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中共党员,大专文化。当过教师,后从政,长期从事党政秘书工作,曾任中共宜昌县委副书记、宜昌县政协主席、宜昌市夷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宜昌市夷陵区刘德芳民间艺术研究会会长。
曾在《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炎黄》杂志等国家级和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00余篇。著有散文集《岁月影痕》。退休后,致力于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芳民间文化研究,并取得显著成效。为其整理主编出版民间故事《野山笑林》和续集,传唱的三峡情歌《郎阿姐》,故事光碟《刘德芳笑馆》、论文集《诸家评说刘德芳》,皮影戏文《皮影之恋》等,将刘德芳打造成这个著名民间文艺家。2009年,2010年,2011年被湖北省民协评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中共宜昌市夷陵区委、政府授予文化“突出贡献”奖。
顾问 刘德芳
刘德芳,男,生于1938年8月15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人。农民,现为“中国民间故事家”,“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下堡坪民间故事代表性传承人”、宜昌市民协顾问。
刘德芳是一位天才民间文艺家。他只读过两年半书,但他聪明过人,记忆惊人。除了能讲500多个民间故事外,还能传唱大量的民歌、皮影戏和丧鼓歌词,薅草锣鼓歌词,以及农村红白喜事中的“支客”和“督官”用语。
夷陵区已为刘德芳整理正规出版“六书一碟”,即:故事集《野山笑林》和《野山笑林》续集,传唱的三峡情歌《郎阿姐》,传记文学《奇遇人生》,故事光碟《刘德芳笑话馆》,论文集《诸家评说刘德芳》,皮影戏文《皮影之恋》。
山东卫视拍摄专题片《故事》,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故事大王刘德芳》,武汉电视台拍摄的专题片《亲吻岁月》,香港卫视拍摄的专题片《远山的呼唤》等均已多次播出。
主席 熊庆文
熊庆文,男,中共党员,1952年4月生,土家族,中学文化,长阳土家族族自治县贺家坪镇堡镇村周家坪组人,现任三峡日报传媒集团高级编辑(二级教授),中国民协会员、湖北省民协理事,陶行知民俗文化教育发展基金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湖北省市州报协会顾问,宜昌市政协联谊会理事,宜昌市记协常务副主席,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1968年10月至1970年1月长阳贺家坪区堡镇公社周家坪大队黄氏营四队农民;
1970年1月至1971年12月周家坪大队供销双代员、大队团支委、大队新闻报道组长,期间1971年5月加入共青团;
1971年12月至1975年7月长阳贺家坪区土木公社供销社主任,青岗坪公社团委副书记、紫台公社万丈大队和青岗坪公社关口大队工作组材料员,中岭公社秘书,贺家坪区宣传干事、贺家坪区武装基干排文书、贺家坪区工作队材料员,长阳县委办公室秘书组工作员,期间197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5年7月至1984年1月三峡日报驻远安县记者、长阳县记者,编辑部经济组、宣教组编辑,宜昌师专学习;
1984年1月至1988年1月三峡日报编委、编辑部副主任、总编办公室负责人、经济组长、要闻部主任,编辑职务,编辑部党支部书记;
1988年1月至1994年2月三峡日报社副总编辑、党委委员,市一届政协常委、省政协委员,市记协副主席兼秘书长,主任编辑;
1994年2月至2009年9月三峡日报社总编辑、高级编辑(四级),中国民协会员、省民协理事,省、市政协委员,市民协一届副主席、二届执行主席、三届主席,新华社通讯员、中国时事报道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报纸文艺副刊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市州报记协副主席兼好新闻评委会主任,市慈善总会副会长,市委驻中岭农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2009年9月至2012年6月三峡日报传媒集团调研员、高级编辑(三级),中国民协会员、湖北省民协理事,湖北省市州报记协副主席兼好新闻评委会主任(顾问),宜昌市政协委员,市记协常务副主席,省、市人民检察院监督员,宜昌市三届民协主席;
2012年6月退休至今三峡日报高级编辑(二级),中国民协会员、湖北省民协理事,陶行知民俗教育发展基金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湖北省市州报记协顾问,宜昌市政协联谊会理事,宜昌市记协常务副主席,宜昌市文联委员、宜昌市四届民协主席。
主持24年办报工作将《三峡日报》办成“湖北市州第一报”,主持市民协工作9年被评为省市文艺先进。他办报上夜班万余个,采写、编辑、编校、编审新闻、论文、论著、文学、公文、材料数逾20亿字,采编省部级以上新闻、文艺作品奖百余次,采编作品四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十四次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参加主编《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卷》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文学著作奖,参加主编《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创作的杂文《申诉信》、散文《一朵鸽子花》、《故乡黄氏营走笔》、游记《欧罗巴洲二十天》获得中国报纸副刊作品奖。著有《争先岁月》、《地方小型报纸编辑学》等书。退休后参与发起创建国家一级社团组织陶行知民俗文化教育发展基金。曾获新华社模范通讯员、全国时事报道优秀总编辑、湖北省新闻工作先进工作者、湖北省模范政协委员、湖北新闻名人提名奖、湖北慈善行为提名奖、宜昌市管优秀专家、宜昌市优秀文艺协会主席。
常务副主席 王志琦
王志琦,男,1953年8月17日出生,汉族,山东省黄县人。1972年高中毕业即下乡当知识青年,参加工作。197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9月至1977年7月武汉大学中文系学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会员、理事。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1977年8月至2013年8月,在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文化教育局文艺创作组、宜昌地区群众艺术馆、宜昌地区行政公署文化局、宜昌市文化局、宜昌博物馆先后任职文学创作员、文艺刊物编辑、团委书记、群众文化科副科长、秘书科长、党委办公室主任、馆长兼书记、副研究馆员,文物科长,副调研员。
创作发表《女站长》,《万里长江第一坝》,《农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等小说、散文、文学评论作品。担任《屈风》文学刊物和《民间文艺理论》的编辑工作。1986年至1990年期间主持宜昌地区民间故事集成的日常工作。1980年责任编辑《三峡传说》民间故事集,是湖北省最早的民间故事专集。责任编辑《民间故事家刘德培资料集》,此书是我国最早的民间故事家个体研究文集?!度棵窦湮难Ъ?middot;故事》任主编(30万字,中国三峡出版社,1995年)?!兑瞬袼追缜椤啡胃敝鞅啵?0万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吨泄窦涔适氯?middot;湖北宜昌卷》任副主编(460万字,12卷,中国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年)。主编《秭归卜庄河考古报告集》(169.2万字,2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主编《辛勤耕耘——宜昌博物馆二十年纪念文集》(64.3万字,科学出版社,2002年)。主编《宜昌博物馆文物精粹》(13.5印张,双语说明文,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1987年、1992年两度获得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局联合颁发的湖北民间文学奖——屈原奖。1997年,被湖北省人事厅,文化厅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2003年,被湖北省人事厅、文化厅、移民局评为三峡湖北库区文物?;は冉ぷ髡摺?994年、2007年参加湖北省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第六次代表大会,第八次代表大会。
任宜昌博物馆馆长兼书记期间,1998年,宜昌博物馆被湖北省公安厅、文化厅评为“全省文物安全?;すぷ饔判慵?rdquo;。2001年,被湖北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十佳文博单位”。2003年,被湖北省人事厅、文化厅、移民局联合授予“三峡湖北库区文物?;は冉ぷ骷?rdquo;的光荣称号。
1980年,确定研究方向:民间文学,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副主席 邓新华
邓新华,男,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二级),文学博士,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曾任三峡大学学报主编,艺术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中外文学理论学会理事,湖北省文艺学学会副会长,宜昌市民间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近些年来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和省级社科基金课题,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获“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1977恢复高考后考入原宜昌师专中文系学习,1981年1月毕业后留校,1982年起在《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和《当代作家评论》发表学术论文,开始从事文学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
1986年9月——1989年6月,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在《文艺研究》、《江汉论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硕士毕业后回宜昌师专任教,任中文系副主任和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
1998年9月——1999年7月,到北京师范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在《学术月刊》等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并出版学术专著《中国古代接受诗学》,2000年晋升为教授。
2000年10月——2006年6月,担任三峡大学学报主编。2003年9月——2006年7月,考入华中师范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发表的系列论文“中国传统文学释义方式的现代审视”于2004年荣获第四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诗学解释学研究》于2010年荣获“第七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5年申报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同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其间兼任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和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主持并完成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现代视野中的三峡口承文化研究”(结项等级为“良好”),主编反映省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三峡文化最新成果的学术著作《现代视野中的三峡文化研究》(巴蜀书社2005年出版)。
2006年7月——2009年12月,担任三峡大学艺术学院院长,2010年至今任文学与传媒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9月荣获“湖北师德先进个人”称号。其间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结项成果《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2012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并于2014年荣获“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和省级社科基金课题,先后出版学术著作5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光明日报》、《北京大学学报》、《学术月刊》等重要学术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复印、摘要30余篇。荣获“第九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成果——《中国古代接受诗学史》,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和阐述中国古代接受理论的通史性著作,该书彰显了中国古代接受诗学的民族特色和世界意义,为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和当代形态的中国文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借鉴,具有填补该研究领域理论空白的意义。
副主席 裴学明
裴学明,男,1953年7月出生,湖北宜都人,中共党员。宜昌市委党校大专毕业,华中师范大学现代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进修班毕业,曾任宜都市政协副主席,现任中国民协会员、宜昌市民协副主席、宜都市民协顾问。
1972年12月至1985年6月 应征入伍,历经班长、排长、连指导员。期间,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政治学院。
1985年6月至1992年 宜都市政府办公室工作,历经科长、副主任等职。
1992年至2003年1月 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宜都市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
2003年1月至2013年10月 宜都市政协委员会副主席、宜昌市民协副主席、宜都市民协顾问。
2013年10月至今,宜昌市政协副主席、宜都市民协顾问。
20多年来,积极支持、参与民间文化工作,多年担任中国民协会员,宜昌市民协副主席。在部队服役期间,曾三次荣立三等功,担任排长期间,带领全排荣立集体三等功。转业到地方后,被宜昌市委政府三次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宜昌市委宣传部二次授予保护库区文化遗产突出贡献奖和宜昌市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奖;被湖北省民协二次授予民间文化遗产抢救突出贡献奖和民协先进工作者称号。自觉挖掘库区文化遗产,把库区青林寺打造成青林寺为“中国谜语村”做出突出贡献。多次被宜都市委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和模范共产党员。2003年2月被宜都市委政府授予“宜都市十佳公仆”光荣称号。
副主席 罗晓路
罗晓路,女,湖北省宜昌市人,1960年4月22日出生。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1975年10月参加工作,宜昌地区歌舞团乐队小提琴手,任学员班团支部书记。1982年4月,调任宜昌地区文化局办公室工作。1990年7月任宜昌地区文化局监察科副科长,1992年下派兴山县湘坪乡副书记。1993年任宜昌市文化局团委书记兼社会文化科副科长,2000年7月任科长,宜昌市民协副主席。2004年任宜昌市文化局纪检组长。2015年退休。
宜昌地市合并后一直从事社会文化工作,曾参与了多届三峡艺术节、三峡国际旅游节、中国文化节等多种大型文化活动的策划及组织实施,担任了多届宜昌市春节晚会的总导演。参与策划、创作并组织排演了许多优秀群文节目获得文化部群众文化大奖群星奖金奖,特别是王爱民王爱华农民兄弟和土苗兄妹在央视获得青年歌手大奖赛金奖。老艺人陈家珍和农民兄弟合演的《喊歌》获得国家级大奖。
自2000年开始组织实施宜昌市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すこ?,开展卓有成效的田野普查和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工作,10年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宜昌市成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抢救保护工程综合试点,18个国家级名录,10多个国家级传承人。自主开发的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管理软件在全省推广使用。我个人获得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先进个人。
副主席 周兆祥
周兆祥 男,土家族,1954年9月出生,湖北长阳人,198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专学历,研究馆员,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市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
1972年至1975年,长阳县知青下乡
1975年至1990年,原宜昌地区歌舞剧团(1987年任歌舞剧团副团长;三级演员)。
1991年至2001,宜昌行署文化局文化科副科长;宜昌市文化局市场科副科长;宜昌市文化市场稽查队队长。
2001年至2002年,原宜昌剧院经理兼书记(主任舞台技师)。
2002年至2012年,宜昌市群众艺术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长(主任),研究馆员。
1、在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音乐类决赛”和文化部和省政府主办的“八艺节”闭幕式群众文艺大联欢中担任导演、舞台总监。因贡献突出获“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先进个人”(国家级)、“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先进工作者”(宜昌分会场)殊荣;
2、结集出版了论文与文艺作品个人专著《大地深情-周兆祥作品选》(中国文联·大众文艺出版社)。全书共16万余字,由“群众文化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ぱ芯?、群众文化组织与实践、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戏剧小品、歌词”等篇章组成;
3、一批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其中获国家级特别奖1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如调查报告《宜昌市农村文化工作调查与思考》在文化部《文化大视野》第五卷发表并获优秀论文奖(最高奖);论文《发展群众文化惠及千万群众——宜昌市群众文化建设实践与思考》载入《全国文化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论文集》;《繁荣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载入《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从》;《宜昌市农村文化工作调查与思考》载入《湖北省基层文化探析》文集;论文《长阳南曲渊源与流变略考》及摄影作品《土家舞魂——撒叶儿嗬》在中国群文学会、中国文化报社主办的“鄂渝民俗风情旅游风光摄影及论文比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等。此外,长期担任由市文化局、市新闻出版局主办的刊物《宜昌文化》编辑部任副主任;在市群文学会和市群艺馆主办的刊物《宜昌文艺》担任主编。
4、先后担任《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宜昌市分卷》(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县卷本》(待出版)编委会编委和评审委员会评委以及《宜昌文化志》编委会编委、《宜昌市群众艺术馆馆志》主编等。
5、长期担任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闹魅渭白移牢岣涸鹑撕推牢?,在此期间,参与组织我市申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项目。其中共有16个“非遗”项目、10位代表性传承人列入全国名录和传承人,宜昌市在全国同类城市“申遗”项目名列前茅。2009年,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幕窆胰肆ψ试春蜕缁岜U喜?、文化部授予 “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殊荣。
副主席 王友兵
王友兵,男,中共党员,1954年4月生,大专文化,当阳市坝陵办事处童台村人,当阳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在职期间任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员、副馆长、工会主席等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省音乐文学学会理事,省民俗学会、群众文化学会会员。1991起担任当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2014年改任名誉主席。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一至四届副主席。
1973年1月至1979年1月,当阳市慈化公社务农,任村团支部书记,党支部副书记。
1979年2月至1985年4月当阳市慈化公社、区文化站负责人。
1985年5月调至当阳市文化馆工作,2014年4月退休。
多篇文学作品和群众文化论文获奖。有歌词入选《中国当代歌词辑粹》、《中国年度最佳歌词》。著有歌词集《爱的秋天》、民俗与群文调研文集《采风与探索》。曾获“湖北省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奖”,获得湖北省民间文学集成“屈原奖”两次,2013年获湖北省群众文化工作特别贡献奖。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当阳卷》被列为全国汉族地区示范本并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参与编撰《中国民俗大系·湖北民俗》、《宜昌地区谚语集》、《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宜昌卷》、《巴楚文化源流》、《宜昌民俗风情》等书籍。担任《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编委、评审委员和当阳卷总纂。
副主席 方一方
方一方,男,1953年8月出生,汉族,大专文化程度,中共党员,宜昌市民协副主席。
1974年12月至1980年10月,在渔洋关镇农机厂工作;1980年11月至1984年8月,在渔洋关镇文化站工作;1984年9月至1994年4月,在县文化局工作,其间在宜昌地委党校大专班就读两年,后任县文化局副局长。1994年5月至2001年11月,在县委宣传部工作,任宣传科长、文明办主任、宣教战线党委委员、副部长。2001年12月至2005年3月,在县文化体育局和县文化体育旅游局工作,任局党委书记、局长、文联主席、局党组书记。2005年4月“改非”;2013年9月退休,现为县文联创作室主任。
三十多年来,深入生活、深入民间,坚持业余文艺创作,完成了逾两百万字的文艺作品,有关作品及评论文章见诸于央视、湖北电视、《湖北日报》、《三峡日报》等多家媒体。参与完成的科研课题《五峰茶文化及产业发展模式》被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供职期间多次多届获得“县劳动模范”、“优秀党务工作者”、“县拔尖人才”、“县德艺双馨文艺人才”、“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等荣誉称号。
先后被接纳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市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并担任市民协副主席。
十多次在省及国家级赛事中获奖。其中:
1986年,歌曲《请听土家咚咚喹》(文词)在全国民族杯歌手邀请赛上名列四件创作奖之首(上海);
1994年,旅游风光片《神秘的五峰》在央视播出并获得湖北省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片奖(武汉);
1999年,歌曲《咂酒歌》(文词)在全国第九届“群星奖”音乐比赛中获得金奖(重庆);次年获得“楚天群星奖”金奖(武汉);
2000年,歌曲《鸽子花》(文词,与蓝东合作)获得广电部少儿电视节目“金童奖”(北京);
2004年,歌曲《茶山小幺妹》(文词)获得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55周年佳作奖(北京);
2008年,歌词《北京 奥运》获得全国新歌新词征集金奖(北京);
2009年,歌词《土家的男人女人》获得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歌曲歌词征集金奖;
2011年,大型纪实舞台剧《土家妈妈罗长姐》(与蓝东合编)在湖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中获得大奖(武汉);
2014年,参与主创的土家风情歌舞《我在茶乡等你来》进京演出引起强烈反响;该剧目参加了宜昌市首届艺术节并获大奖;作者个人获得创作一等奖;
出版物:
2004年,参与主编《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艺丛书》十本套,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5年,散文集《贝锦卡的家园》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9年,歌词集《鸽子花飞》有长江出版社出版;
2014年,散文集《埠上众生》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2014年,词作选曲《我的土家,我的茶乡》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副主席兼秘书长 蔡钧庭
蔡钧庭,湖北兴山县人。1955年3月出生,197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湖北省民协会员,现任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蔡钧庭热爱民间文艺文化,积极参与民间文艺活动的策划、实施及宣传事宜,为宜昌民间文艺的发展尽了一份微薄之力。
1974年6月至1977年12月,兴山县高岚公社野竹池大队党支部书记;
1978年1月至1979年12月,兴山县师范读书,任班长、党支部书记;
1980年1月至1982年7月,兴山县榛子乡榛子岭小学教师,任教务主任;
1982年8月至1984年7月,兴山县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
1984年8月至1988年4月,任兴山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副科长、科长;
1988年5月至2012年5月,先后任(宜昌日报)三峡日报兴山记者站长,政文部、特稿部、新闻部主任、图片总监、编委;
2011年2月借用宜昌市委宣传部外宣组工作,任组长;
2012年6月至今,三峡日报传媒集团新闻采编策划咨询专家。
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政治新闻采访任务。作为报社一名文字、摄影骨干记者,蔡钧庭先后采访了乔石、李瑞环、李鹏、朱镕基、吴邦国、俞正声、刘云山、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李克强、罗干、孟建柱、顾秀莲、华建敏、郑万通、邹家华、何厚铧、马万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宜昌的考察调研;跟随省委书记、市委书记等省市领导深入宜昌工厂、农村、社区调查研究,准确理解、全面把握调研目的、活动内容,高质量完成了采编任务,多次受到领导赞扬和同行肯定,体现出一个党报记者应有的素质。
组织参与了一系列重大战役报道。蔡钧庭先后参加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开工、截流、浇筑到顶、全线贯通报道;见证了三峡工程蓄水175米的全过程;98长江抗洪、宜昌抗击非典、支援汶川抗震救灾、抗击冰雪灾害、奥运火炬宜昌传递、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宜昌闭幕式、宜万铁路建成通车、宜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策划组织和采访报道。作为其中主力记者之一,在众多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中,做到了新闻宣传更具三峡特色、宜昌特色。
推出了一批重大先进典型。蔡钧庭先后采写了覃慧敏、王忠平、黄文松、覃发国、李国楚、王劲松、王华君等一大批先进典型,还参与策划、采访报道了重大典型李文英、刘发英、胡钦春的事迹,取得重大宣传效果。覃慧敏获全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王忠平的事?;袷比沃泄仓醒胝尉殖N畛ご号?,黄文松被受到国家人社部表彰,覃发国获全国优秀法官称号,李国楚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王劲松获得全国“最美优秀警察”称号,王华君获得 “全国文明出租车驾驶员”等殊荣。
积极攻创新闻精品。30年来,蔡钧庭用攻创好新闻作品来提升自己的理论学识水平,共有200多件次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其中消息《46万中外旅客悠然过三峡》等5件写作作品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评论《当惊世界殊》等7件编辑作品获湖北新闻奖一等奖。
注重新闻理论研究。蔡钧庭坚持结合新闻实践加强理论研究,先后发表论文近20篇?!兜厥械潮ㄐ挛疟ǖ?ldquo;三贴近”实现的途径》、《唯有贴近活力来》等受到专家好评。担任三峡日报图片总监后,提出并制定了三峡日报选用新闻图片“事、情、理及美”的“三加一”标准,要求一张新闻图片要能读出故事、诠释情感、说明道理和画面美观,被报社采纳,效果显著。所撰写的论文《数码摄影:地市报图片重采轻编时代的终结》,获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一等奖。
作风过硬接地气,不到现场不写稿。30年来,蔡钧庭始终把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实际作为自己的职业操守,坚持不到现场不写稿,不和采访对象见面不写稿。他是三峡日报第一个跑遍宜昌所有乡镇、办事处的记者,也是走完宜昌市边界的记者之一。蔡钧庭曾获得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的“抗洪抢险一等功”,获得省委宣传部、省人社厅表彰的湖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宜昌市委宣传部、市记协评定的首届宜昌“新闻名人”奖·最佳编辑奖。
副主席 胡世春
胡世春,女,中共党员,1964年9月生,土家族,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学士,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鸭子口乡人,现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局局长、党委副书记,省民协理事,宜昌市民协副主席,长阳县民协名誉主席。
1983年9月至1987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政治系经济学专业学生
1987年7月至1989年2月宜昌地区财贸专科学校教师;
1989年3月至1989年9月长阳县政府体改办工作员;
1989年10月至2001年1月中共长阳县委宣传部工作员、副科长、科长;
2001年2月至2004年1月长阳文体局副局长;
2004年2月至2006年8月长阳文体局局长、党委书记、文联主席;
2006年8月至2011年12月长阳文体局局长、党委书记;
2012年至今长阳文体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2007年6月,胡世春同志被国家人社部、文化部表彰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进工作者;2007年7月,中共宜昌市委表彰全市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参与组织领导,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发行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 湖北.长阳卷》,获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10年,被中共宜昌市委、市政府记公务员二等功一次。
2002年以来,胡世春同志在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さ确矫?,做了大量组织领导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2004年至2005年,参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ぬ趵返钠鸩莨婊妥橹斓脊ぷ?,2006年3月,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于2006年6月10日起实施;二是2006年至2010年,就传统文化的收集、整理、?;び胙芯康确矫?,根据长阳民族文化的现状及特点,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些措施,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这些办法和措施被专家们赞誉为“长阳保护摸式”,文化部提仪向全国推广;三是2008年,与戴曾群、肖国松同志联合编著的《土家族撒叶尔嗬》专著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四是参与组织、策划了是次规模较大的“非遗”学术研讨会。
副主席 袁裕校
袁裕校,现为袁裕校家庭博物馆馆长、宜昌市三峡摄影研究院院长、宜昌市政协委员、宜昌市文联第四届文联委员会委员、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宜昌市慈善总会常务理事、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
袁裕校热爱摄影,出版了《三峡之光》、《印象宜昌》、《中国宜昌》等多部摄影专辑。多次在宜昌、武汉等地举办影展,为三峡、宜昌的摄影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武汉宜昌城区和兴山县城举办“见证历史,见证辉煌”中国首个平民家庭史料展览——《袁裕校家庭史料展览》,引起了轰动,各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袁裕校祖孙三代的家庭收藏,经其30多年的整理、形成了综合牲、系统性的家庭生产生活近2万多件的实物和400余万字的家庭档案。袁裕校投入毕生积蓄,多方筹集资金达1000多万元筹建“宜昌市袁裕校家庭博物”。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平民家庭博物馆,集民俗文物家庭收藏交流、藏品展示、教育研究、展览、旅游休闲、艺术博览、影视拍摄于一体,是一座综合性、地方性博物馆。馆展内容涵盖了袁裕校家庭自19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一百余年历史,为社会保留了一批不可再生的宝贵的不同时期文化遗物和文字资料。博物馆被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两项外观设计专利,并被授予“湖北省家庭档案示范点”、“湖北省情市情教育基地”、“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昌市国防教育基地”、“宜昌市青少年校外活动教育基地”、“宜昌市知识产权?;さノ?rdquo;、“三峡技术职院教学实习基地”。
袁裕校整理出家庭档案史料达300余卷,逾400万字,被誉为“百年家庭史料收藏第一人”。历经数载艰辛笔耕,编纂并即将出版我国首部家志——《袁裕校家志》(中国方志出版社),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佳木、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等领导及社会知名人士均为家庭博物馆题词。《袁裕校家庭档案博物馆》、《袁裕校家志》填补了我国社会档案收藏和我国方志史家庭志书的空白,弥补了地方志书收藏微观记载的不足;拓展和丰富方志文化。袁氏家庭文化引起宜昌市委,市政府,国家、省、市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获得了国家方志办及国家档案局、国家文物局、国家地方志办等权威部门的首肯和高度赞扬。新华网、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档案报》、《湖北日报》等数十家新闻网络媒体争相报道。2011年袁裕校入编《中国影响力人物大典》、《共和国不会忘记,中国复转军人风采》、《政协委员风采》。
2014年2月 ,宜昌市教育局、三峡电视台录制2014年新学期《新春第一课》,向全市30万学生传递正能量新增课程。袁裕校和他的家庭博物馆是《新春第一课》主角之一。
2014年国庆期间,中央电视视13频道国庆特别节目——“我们的传家宝”,播放了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专题片:《一座穿越家庭历史的博物馆》。以国家电视台的名义,传播袁裕校家庭博物馆的故事。
袁裕校建馆修志,把家粹变成了国粹,把家宝变成了国宝,把家庭收藏变为社会财富,让岁月沧桑印痕及巨变给老百姓感悟到新希望和发展,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宜昌市袁裕校家庭博物馆”成为国家2A级景区,亦是爱国主义和省情市情教育的一个独特场所,为繁荣宜昌文化,促进区域民间文化交流,为宜昌文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并纳入市人民政府入2014-2016年宜昌千亿文化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2003年8,月他的《三峡之光》摄影集列为三峡精品;2009年12月31日,袁裕校被评为宜昌市十大民选新闻人物;2011年6月14日,袁裕校荣获第四届“薪火相传” 年度贡献奖;2012年3月16日,袁裕校家庭博物馆两项外观设计专利;2012年5月1日,袁裕校荣获湖北省劳动模范;2013年7月袁裕校家庭博物馆获第六届“薪火相传” 年度团队奖。2014年12月,市民协副主席、宜昌袁裕校家庭博物馆馆长袁裕校荣获中国第七届《薪火相传--寻找文化遗产守护者年度十大杰出人物》嘉奖。
副主席 覃德铭
覃德铭,1973年生,宜昌土苗(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市民协副主席。他出生于湖北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巴东县的一个土家山寨,自幼对鄂西土家族传统民俗文化耳濡目染。2009年以来,他带领土苗集团员工开拓进取,发展成土家民俗风情酒店、文化旅游地产开发、绿色食品加工、园林绿化数业并举的集团公司,成为宜昌的民间文化龙头企业,总资产达5亿元。
2009年6月创办了宜昌市第一家民俗风情酒店——宜昌土苗兄妹大酒店和土苗兄妹艺术团。富含土家民俗文花特色的服务迅速打开市场,短时间内即成为民俗文化服务企业标杆,并迅速扩张开办了多家连锁酒店。2012年投资兴建长阳土家风情园和巴东土家风情园,其中长阳土家风情园为宜昌市民间文化产业基地,将通过打造“九老十八匠”原生态复原展示区,把土家风情园建成湖北最大的交互式文化旅游景区。2013年,覃德铭申请出资设立宜昌民间文艺奖,通过对文化传承人的重奖,提升社会对文化传统的重视,推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
副主席 谭斌
谭斌,男,中共党员,1970年1月出生,秭归县归州镇人,大学本科学历。国家三级演奏员,现任秭归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秭归县文化馆馆长、秭归县屈原艺术团团长、秭归县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闹魅?。
1991年至1992年3月,秭归县茅坪金矿工作;
1992年3月至1996年8月,秭归县文艺演出队工作;
2000年8月至2002年10月,任秭归县屈原艺术团副团长;
2002年10月至今, 任秭归县屈原艺术团团长;
2008年1月至今,任秭归县文化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ぶ行闹魅危?br />
2010年2月至今,任秭归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兼任屈原艺术团团长、文化馆长;
2012年6月至今,宜昌市第四届民协副主席;
先后被授予省第十届百团上山下乡暨新春金秋巡回演出季活动先进个人、宜昌市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秭归县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党员十佳标兵、人民满意公仆;策划导演《秭归花鼓舞》荣获全国群星奖;《露水一条河》、《开山号子》先后荣获楚天群星奖;《敲起琴鼓劲逮逮》荣获宜昌群星奖;《大端午》荣获“宜昌文华奖编导奖;《三只燕子》获楚天群星奖、全省第五届音乐舞蹈曲艺新人新作比赛编钟音乐创作声乐类一等奖;《巴楚村鼓.生》和《楚音》分别获全省第五届音乐舞蹈曲艺新人新作比赛编钟导演奖二等奖和舞蹈三等奖。出版发行《你的名字-秭归》音乐CD及 《秭归民间音乐集》、《秭归饮食习俗》、《屈原传说》等书籍。
副主席 李道海
李道海,男,中共党员,1976年8月生,土家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榔坪镇人,大学学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0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宜昌市委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2014年担任中共宜昌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增补为市四届民协副主席。
1997年7月至1999年1月长阳县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干部;
1999年1月至2004年3月长阳县委组织部科员;
2004年3月至2005年7月长阳县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副主任;
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长阳县委组织部党员电教中心主任;
2007年12月至2008年8月长阳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科科长;
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 长阳县委组织部信息管理科科长;
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长阳县委组织部综合干部科科长、干部监督科科长;
2010年11月至2013年3月长阳县委组织部综合干部科科长;
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宜昌市委宣传部文艺科副科长
2014年1月至今宜昌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增补市四届民协副主席。
参与组织筹办第九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第四届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第三、四届中国宜昌长江钢琴音乐节、2014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和首届宜昌艺术节、“中国屈原诗歌奖”等重大文艺活动,坚持“节俭办节、文化惠民、促进发展”的总要求,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负责中宣部第十三届、湖北省第九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屈原文艺奖”组织申报工作,由市委宣传部组织创作、著名作家周立荣作词的歌曲《江河恋》获得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宜昌成为全省地市中唯一连续两次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的城市。曾荣获“全省优秀组工干部”、全市“三节”筹办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副秘书长 张远刚
张远刚,男,中共党员,1975年9月生,土家族、本科学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人。宜昌三峡日报传媒集团三峡日报广告部副主任、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
2000年8月大学毕业后入职湖北锁金山电业公司;
2002年7月至8月,五峰长乐坪镇政府工作;
2002年8月至今在原宜昌日报工作。先后在编辑部、日报广告部,商报广告中心工作。期间:
2004年6月至2005日后年5月,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和宜昌日报社下派到五峰渔洋关镇政府挂职,任镇长助理。
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三峡日报广告部工作,先后任名茶工作室主任、汽车工作室主任、县市区工作室主任。
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秭归县挂职任外宣办副主任兼三峡日报传媒集团秭归县记者站站长。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任三峡商报广告中心副总经理。
2014年1月至今任三峡日报广告部任副主任兼综合工作主任。
长期以来,本人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十分爱好民间文艺工作,长期致力于民间文学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工作的便利,对全市的民间文艺工作进行广泛的宣传,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副秘书长 李明
李明,女,出生于1976年,中.共党员,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晚报资深记者、编辑、宜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
李明毕业于三峡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1998年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就职于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晚报,先后从事记者、情感主笔、编辑等工作。
曾有多篇散文刊发于国家、省、市级文学杂志及报刊,1998年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其个人散文集《紫流星》。大学毕业至今一直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三峡晚报工作,先后从事情感主笔、记者、编辑等工作,其新闻作品也曾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新闻奖。
?。ㄗⅲ汗宋柿ㄏ槟旮咝菹?,尊重他本人要求,没有发表有关资料;顾问孙家香于2016年1月27日因病逝世,相关资料另存。)